每天有规律的生活,并不是自律

【本文由“guan_16617887332437”推荐,来自《既然自律个人发展有那么多积极意义,那为什么没有进化出来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者在偷换概念,就说文中的ABC吧

A每天正常上下班,完成工作之后什么都不管,每天坚持锻炼1个小时。

B是个工作狂,每天作息毫无规律,暴饮暴食严重,经营一家大型企业。

C是个科研工作者,每天有状态的时候就工作,没状态的时候就休息放松,也不控制饮食,BMI超过了28,但每年能发很多优质论文,在业内也有很好的知名度。

似乎A最自律,但是这忽略前面的事情,工作之前,上学期间呢?

A是这么自律吗?如果他每天运动,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管,会是什么样子?

至于BC,在上学期间,刨除智商超人的因素,他们会是怎么样的学习状况?可以猜测,B有目标,为了目标去积极努力,积累人脉,积累知识,积累必要财富等等;C呢,很可能是学习起来不要命,研究问题不达目的不罢休,自然会成功。

总结一下,作者将自律和规律搞混了,什么是自律?就是在面对诱惑时,不放松,不懈怠,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才是自律,比如B,为了经营企业,为了这个目标,面对保持身材,保持健康,这些诱惑,统统放开,这其实就是自律;比如C,为了科研,面对诱惑,也是不放弃,比如BMI超标,许多人就要节食锻炼了,但是C不会,他要搞科研,,,,,

所以,每天有规律的生活,并不是自律,往往是放弃了追求,一种随波逐流,面对短视频,美食,以及其他刺激,根本拒绝不了的生活,最终只留了一点点时间读书,或者锻炼,自己还觉得很自律,其实其放纵的时间更多;自律实际上,除了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要素,尽可能的放弃,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只关注自己的目标,这才是自律。

最后,用周易的乾卦做个结尾,“初九,潜龙勿用”,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是这么说的:“龙潜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君德也。”

孔子在这里描述了什么是潜龙,许多人往往在困顿时,就认为自己是潜龙,处于潜龙勿用的阶段,但实际上,在孔子的眼里,潜龙是什么?不会因为世俗而改变,不在乎出名,无人知晓也不苦闷,没人认同也不苦闷,适合自己的道就实行,不适合自己的道就违背,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这就是君德。

这才是真正的自律,才有可能最终位居九五,飞龙在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