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考研考编里」的人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全职考研考编」真的可取吗?

原文链接:21到26岁,她被困在考研考编里的五年

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全职考研考编”倒也不见得不可取。现在“考研考编”竞争激烈,难度不小,而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要学的东西很多,通常不会太轻松,兼顾工作备考困难较大;而失去应届生身份后,“考公考编”难度又要提升不小。那也只能选择“全职考研考编”。

但个人建议是,不要年复一年的“全职考研考编”,如果一年没考上,那就别考了,可以选择去工作。想读研究生,可以考虑申请出国留学,或者将来再读在职研究生或者中外合办硕士项目。

选择了“全职考研考编”,第一年没好好准备的概率是很小的,再重复一年,成绩又能提升多少,考上的概率又能增加多少?其实自己心里时有数的,没必要用“去年不够努力”来安慰自己。而且,第二年再考,压力往往会更大。

长期“全职考研考编”,家庭关系也会受到影响。这其实很可以理解,不是家里人不理解你,而是压力都在他们身上。二十多岁的劳动力不出去工作,要靠长辈养活,长辈自然有现实的经济压力。别人聊起儿子女儿在哪读书,在哪工作,成家生子,你天天在家复习备考,长辈难免有社会压力。如果长辈也认同进入体制内,那第一年“全职考研考编”他们很可能会支持,但第二年、第三年,他们大概率会责问你,为什么总考不上。

我觉得,重要的还是心态的调整,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体制内的生活也许会相对容易一些,但也不是说考上了就能一辈子开心顺遂。在社会上找一份工作,也不见得就要艰难困苦一辈子;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没有研究生学历,在体制外工作,也都在好好生活。认为人生只有一种选择,认为几场考试考了高分人生就不会有烦恼,是很不好的心态。

当然,我也希望社会进一步发展,福利水平进一步提升,每个人都可以更轻松地生活在这片我热爱的土地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