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即使当天食用,也不能和隔夜菜相提并论
【本文来自《过去穷,谁不是吃剩菜长大的,这几年网上的风气突然说,吃隔夜剩菜不健康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半夜三更我打更
隔夜菜不能吃了,那预制菜隔了多少夜了?
预制菜即使当天食用也不能和隔夜菜相提并论。
隔夜菜是前一天的现制菜,除传统调味品外,不存在化学添加剂;而预制菜的实质是防腐调制菜,按配料表混合加工,是现制菜的仿制品。预制菜与现制菜的差异,可以用方便面与手擀面来类比。方便面不利于健康,但食用后能迅速带来饱腹感,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便捷地实现充饥功能是其商品价值所在。
现制菜隔夜后,会有一定的细菌繁殖,只要不变质,一般不会对家庭成员带来健康风险。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消化系统就是一个细菌繁殖场,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的免疫系统对彼此之间的各类菌群有自适应能力。隔夜现制菜的安全风险来自家庭冰箱的生、熟食材混放,不留隔夜菜或者保持生、熟食材分隔储存,可以降低这类风险。
预制菜即使当天食用,其所含有的防腐剂、增稠剂、固化剂、着色剂、膨松剂、抗氧化剂等化学添加剂并不会转变性质,与隔不隔夜,隔了多少夜没有关系。把预制菜当作正餐食用,如同把零食当正餐,不但阻碍人体的正常营养摄入,而且大量的化学添加剂将对人体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有人辩称,预制菜的添加剂含量是安全的。那只意味着吃一道预制菜安全,那么吃三菜一汤的预制菜、一桌的预制菜、一年的预制菜,情况又如何呢?大力推广预制菜的专家们是否也应当来一场为期3到5年的双盲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大力发展预制菜,从保障人民健康的角度看,是重蹈工业化初期“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从拓展新产业链的角度看,是重蹈资本垄断下微小企业“寸草不生”的覆辙。大力发展预制菜,将从形式到内容,全面摧毁我们渴望回归的“人间烟火气”,将冲击餐饮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大批厨师失业,生鲜食品集贸市场凋敝。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大力发展的是生鲜净菜、餐厨家电、炒菜机器人、智慧厨房、AI食堂和餐厅。家政机器人将是下一代不会掌勺的中国人首选的居家电器,大批的持证厨师可以成为菜品设计师,通过烹饪APP弘扬美食文化。只要我们子孙后代的舌头上还生长着中国人特有的灵敏而刁钻的味蕾,华夏民族的健康和智商就不会滑坡。家电头部企业应当积极研发家政机器人和智慧厨房设备,预制菜这类工业仿制品可以留给那些早已习惯了流水线食品的国家去推广。毕竟,千百年来,不论贫穷或富有,从民间到宫廷,中国人都是吃着家庭定制菜长大的,而且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道拿手菜,其中蕴含的美食信息是无价的,发掘好中华美食文化这座金矿,将会给我国的餐饮业发展带来无限商机,根本没有必要走进预制菜这条“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