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凄凉告别最后一艘航母!
俄罗斯海军唯一现役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自2017年2月维修以来,就像是一位进了ICU的重症患者,一直生死难料。
本周,它终于拔管,放弃治疗了。
据“央视新闻”7月11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的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工作已经暂停。专家不排除这艘在技术和物理层面均已过时的航母退役的可能性。
另据俄《消息报》报道,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阿瓦基扬茨上将表示:“停止航母维修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不再继续维修,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只能被切割成金属作废物利用”。
俄海军唯一的海上面门,就这样进了废品回收站。
阿瓦基扬茨上将又说:“从长远来看,俄罗斯不再需要传统航母。航母已经过时,几分钟内就会被现代化武器摧毁。这是一种昂贵而低效的武器。”
这就叫泪往心里流,嘴里还得说硬话。
所谓“航母无用论”,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赫鲁晓夫叫停航母建造计划,用的就是这个理由。他迷信核导弹,手指头动一动就能摧毁千里之外的敌人。
说来也是“有缘”,当年再三力劝赫鲁晓夫建造航母的人就是苏联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
为此,他惹怒了赫鲁晓夫,1955年10月,苏军战舰新罗西斯克号(原意大利海军凯撒号)锅炉爆炸,导致沉船。
于是,库兹涅佐夫不仅被撤了海军总司令的职,还被降为海军中将。他的《海军十年建设规划》也被扔进了垃圾桶。
这一切,真正的原因是库兹涅佐夫的航母计划是得到了斯大林的肯定和批准,赫鲁晓夫必须反对。
1956年3月,年仅54岁的库兹涅佐夫元帅被强制退役,1974年12月6日,库兹涅佐夫郁闷之中离开了人世,享年72岁。
60年代初,由于受到美国航母的全面压制,苏联海军才有机会重启航母计划,但不叫航母,叫“巡洋母舰”,这样赫鲁晓夫会舒服一些。
1964年底,赫鲁晓夫下台,1967年12号,“莫斯科号”航母加入黑海舰队服役(主要搭载直升机,没有战斗机)
再后来,苏联就在航母项目上发力。
1988年,在海军将领的呼吁下,苏联才为库兹涅佐夫恢复了名誉,并用他的名字命名在1985年下水的一艘新航母。
1991年服役时,这艘航母就叫“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
而此时,苏联已经解体,“红海军”也已不复存在。
实际上,俄罗斯拥有的是苏联航母。当时,如果不是俄罗斯国防部下令“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立刻离开黑海前往北大西洋,加入北方舰队。
否则,作为苏联遗产,它有可能属于乌克兰海军。
那么,苏联海军建造计划中的其它航母呢?
这是一个跟国力直接相关的话题。
大毛和二毛分家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还停着一艘已完工70%的航母--瓦良格号。
它的归属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会谈时,双方态度都很模糊,或者说都很尴尬。
瓦良格号作为遗产,应当是分给乌克兰的,俄罗斯已经有了一艘航母也就满足了。但乌克兰并不想要一艘未完工的航母,所以,克拉夫丘克建议俄罗斯将航母买下(要价20亿美元),然后一起完成最后的30%工程。
双方的共识是,拆掉或废弃都很可惜,应当将它建完。但俄罗斯既没有钱买,也没有钱继续建造,只能停工再议。
而已经完工30%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核动力)的命运则是悲惨的。
俄罗斯既然放弃了瓦良格号,当然不会想要只完工30%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
乌克兰本想出售给第三方,但美国不允许。最终,乌克兰将航母当成废钢卖给了美国一家钢材公司(1吨450美元)
然而,当乌克兰方面拆除航母时,美国公司却说原价格远高于废钢市场价,新合同只能是1吨150美元,旧合同赔点违约金。
由于航母已经拆除,也不可能再有买家,就这样,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被当作废品卖掉。
至此,苏联航母计划彻底终结,航母工业也被“消失”。
只剩下孤零零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在证明苏联“红海军”的辉煌曾经存在过。
普京上任后,俄罗斯国力有所恢复,2011年左右,亚努科维奇在乌克兰执政期间,俄军提出了“双航母”设想,另建一艘7万吨级或以上的航母。
但现实很骨感,因为乌克兰的造船厂已经丧失了建造航母的能力。
俄罗斯自身要重新打造一个现代化的航母工业体系,又谈何容易?
所以,只能选择维护和升级“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这比造新航母要现实多了。
库舰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是在2016年,到叙利亚海岸为俄罗斯军队提供支持。
2017年,回程前往摩尔曼斯克造船厂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装。
当“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经过英国海岸附近时,英军“台风”战斗机升空监视,航母老旧锅炉喷出的绵延数公里滚滚黑烟遭到了英国媒体的耻笑。
2018年,这艘航母进入船厂进行翻新。
2018年10月,航母因PD-50浮动船坞沉没导致船底严重受损,甲板上出现了一个大洞。
随后,拖至第35造船厂的泊位维修。
2019年12月,焊接作业发生火灾,造成2人死亡,14人受伤。
2022年末,再次发生火灾,好在无人伤亡。
2023年2月,联合造船公司负责人拉赫曼诺夫称,航母已从船坞移出并送往永久维修点,2024年返回作战舰队。
塔斯社称,这艘排水量58600吨的航母在改装完成后,可以延寿20年,2024年回归。
2024年,俄媒又称,它最早将在2027年才能恢复作战能力。
今年6月,俄罗斯网友拍到了“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现状,锈迹斑斑。舰岛上还搭着脚手架。
现在俄军方放风称“放弃治疗”,只是先给国内做一下心理铺垫,“死讯”还有待宣布,也可能不宣布。
虽然俄军一些将领还装出无所谓的样子,但俄海军这种凄凉感是无法掩饰的。否则,也不用折腾八年去抢救“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
其实,俄军航母的命运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注定。
回到叶利钦与克拉夫丘克会谈“瓦良格号”那件事。两位总统谈完后,由俄乌两国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与库奇马)讨论具体细节。
两人一同去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视察“瓦良格号”,厂长巴卡洛夫为他们介绍建造过程。
切尔诺梅尔金与库奇马问他还缺什么?
巴卡洛夫说:缺一个苏共中央、一个部长会议、一个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个国防工业委员会、9个工业部委、700多家工业企业、8000多家配件工厂、600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切尔诺梅尔金与库奇马回去后,就决定放弃“瓦良格号”。
所以,乌克兰决定将瓦良格号出售给第三方,1995年中国企业与乌克兰洽谈此事。
但美国对乌克兰进行施压,要求必须将所有武器系统和动力设备拆除后,才能出售。
1999年,价值2000万美元的瓦良格号被一路拖到了中国海岸,它就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从瓦良格号命运也能看出:当一个国家衰败时,它的珍宝也会被当废品卖掉;而当一个国家兴起时,它却能变废为宝。
回头看,在2017年返航时,“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还有一线生机,因为它可以直接驶往中国大连,进行维修。
但倔强的大毛低不下头,国之重器,海军门面,还是自己来吧。
自己来的结果是这艘航母半身不遂了,此时,再想从遥远的摩尔曼斯克拖往大连,整个航程完全没有可操作性。
八年时间修一艘航母修到报废,中国新建一艘航母也不需要这么久。
俄罗斯短期内进入“无航母时代”已成定局。
尽管如此,俄罗斯还能站着跟西方说话,还能在欧洲顶住美国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道路是正确的。
再看看乌克兰,除了“荣耀”属于它,什么都是属于别人的了。
苏联解体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教科书,要不怎么说是摸着毛熊过河呢?
对于“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建议把工夫用在除锈、刷漆、翻新上,把外观整得漂亮一些,能开就行,美国还有五十年的航母呢。
把价格压到1美元,那个东方大国会来接盘的,修它个十年八年,可能买新航母的钱就修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