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方伪史论感觉不太好,但没想到不少群众还挺支持

1. 回想起来,我和一些西方伪史论创作者,还有些交叉,经常看到他们的发言和文章,有时还聊几句。有时甚至看了觉得挺有道理,对啊,为啥古埃及、古希腊那么多事说不通?但并不觉得是多大事,没有参与运动。

2. 但有一个事,我是认真写文章分析了,就是关于明朝的《坤舆万国全图》,中国最早的世界地图。正史说是意大利来的传教士利玛窦所绘,学者李兆良用了很多心思收集证据,如北美的中国文物,得出了惊人的结论:世界地图是郑和舰队测绘的,美洲也是郑和舰队先开拓的。

我的分析长文:https://mp.weixin.qq.com/s/GnVLpJiONaofPl9Z210oyg

3. 李兆良是普渡大学生物化学博士,耶鲁大学化学系研究员。文风严谨,非常重考据,收集了很多资料,言必有据,列出了极多证据。而且他为人谦虚,不过头宣传,也不攻击别人,只是论证自己的理论。我断定,没有任何一个西方伪史论作者,比得上李兆良的严谨学术风格,会较为随意地按“常识”来说事,不少论据并无出处。只是李兆良为人低调,只有非常少的学术圈的一些朋友支持他的理论,社会知名度不高。

4. 看了李兆良的文章,再对比别人的伪史论,简直天上地下。一些文章太随意,论据太粗。按李兆良的学术标准,只能给不及格的分。学术刊物不刊登这些伪史论文章,主要是格式体例方面的问题,不符合学术标准。李兆良的文章就上过学术刊物,起码体例是合规的。论证东方或者西方某个不起眼的事,正史记载有误,这种历史研究文章、DNA研究文章我看过一些。

5. 为啥风格很好的李兆良,我还是觉得错了?因为结论惊人,论证过程按数学标准,有问题。他给出了很多“有利”论据,但只是一个反证法,缺少正面论据。证明数学题,主要的逻辑脉络不通,写一堆细节似是而非,最终证明还是失败。有点像是错误的数学论文,一般人看不懂或没兴趣了,但最后数学家们看了,不接受。有的专业人士,如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龚缨晏,专门指出了李兆良的问题,我认为他的解释更合理。但这些事,与西方伪史论的巨大影响力相比,属于没啥人知道的阳春白雪。我倒是看得很有意思。

6. 有一个词,叫“not even wrong”。就是说,连批驳的价值都没有。因为搞了一堆惊人的东西,但是驳斥它都不是有价值的思考。很多西方伪史论,是这个水平。我相信,这是不少专业人士的感觉,没法驳。

7. 我没想到的是,群众非常支持西方伪史论。现在想想也正常,群众的基础知识、逻辑思辩能力,不会太高,图个乐子。我如果迷迷糊糊,不提高警惕,也会像群众一样,支持西方伪史论文章,有时看得还挺带劲。群众朴素的感情,有它的力量。西方伪史论不合乎学术标准,遭到打击,但群众喜欢,看得很带劲,可以理解。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不能过于较真,伪史论也有它有趣的一面。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