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停止运营,线下“疯狂甩卖”,Forever 21将离开中国?
作者:王小哼 来源:财经早餐(Femorning)
4月25日消息,美国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天猫与京东旗舰店以及官网分别发布公告,称将于4月29日起暂停运营,同时清空会员积分,此举被外界猜测为Forever 21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的前兆。
不过,业内专家表示,关闭线上电商平台并不代表该品牌将退出中国市场,只是未来快时尚品牌持续发展离不开线上平台。
然而,除了线上平台,Forever 21的线下门店也在陆续关闭。
Forever 21关店潮
自去年年底,Forever 21已陆续关掉了天津、杭州、北京、重庆等地门店,近日更是宣布了关闭在西安唯一一家门店的消息。
目前,该品牌仅剩上海的晶品、长宁来福士、南京东路3家分店以及北京的悠唐店。
不过,据北京商报报道,Forever 21北京悠唐购物广场店正在进行清仓处理。
通过查询大众点评的最新点评,老王发现,上海的晶品、长宁来福士、南京东路3家分店也正在打折促销。
当然,快时尚品牌在换季期间疯狂打折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只是在现在的节骨眼,不由得让人对“Forever 21撤出中国”的传言多信了几分。
再加上这些征兆和这两年宣布离开中国市场的ASOS、Topshop、New Look实在类似。
2016年5月,英国时尚电商网站ASOS宣布停止中国区运营。该中文网站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经营不善。财报显示,ASOS中国区业务共亏损860万欧元,而关闭中文网站、配送中心和上海办公室还产生了1000万英镑的一次性关闭成本及400万英镑的运营亏损。
2018年8月,Topshop宣布将提前终止与中国特许经营合作伙伴尚品网的合作,当年11月,Topshop在天猫发布公告称,因国际业务运营策略调整,将关闭天猫旗舰店。
2018年12月,New Look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和天猫旗舰店发布将关闭中国店铺和天猫旗舰店。
应该说,快时尚品牌门店关闭成为近年常态,很多品牌也已经退出或者正在退出中国市场的路上。
中国消费者正在加速淘汰快时尚品牌中业绩不佳、门店数量也达不到市场期待的品牌。
除了不适合中国消费者品味外,ASOS与Topshop在中国都存在同样一个问题,在中国的定价偏高,缺乏价格优势,使得英国的快时尚品牌在中国无法立足。
十几年前,国外快时尚品牌在中国的对手寥寥无几,轻松地得到了国内市场的一席之地,经历了数年的辉煌。
不过,随着国内电商的崛起和成熟,在中国,快时尚面临的处境非常复杂。除了不断崛起的国内服饰品牌,成千上万的淘宝网红卖家更是“霸占”了相当一部分快时尚的目标受众,这使得中低端市场竞争变得前所未有的碎片化。
和十年前相比,他们口味更挑、要求更高、也更难被取悦。
Forever 21的“日渐消瘦”
当然,全世界消费者的口味似乎也在逐渐改变。
早在2014年,Forever 21就拥有600家门店,包括美国的469间门店,以及131间海外门店。当时的Forever 21还立下了“三年门店翻番,达到1200家”的flag。
只是,好景不长,Forever 21在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
2019年1月,Forever 21全面退出法国市场,约有150至200名员工将被辞退。去年起,品牌已经接连法国境内关闭3家店铺,今年则彻底关闭了最后一家巴黎旗舰店。
2018年1月,Forever 21关闭了荷兰市场的阿姆斯特丹旗舰店。而Forever 21的欧洲总部和分销中心就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旗舰店的关闭无疑向欧洲市场传递了消极信号。同时,在北美市场,品牌关闭了温哥华市中心的门店。
2017年,Forever 21关闭了在日本的首家旗舰店。该店位于东京原宿,于2009年4月开业,当天曾吸引了1800名消费者排队入场选购,随后迅速成为日本快时尚消费者的购物天堂。有分析指出,越来越低的客流量和高昂的租金是导致Forever 21日本旗舰店关闭的主要原因。
因在澳洲的销量持续低迷,Forever 21位于悉尼的旗舰店也被关闭,该品牌于2014年正式进入澳洲市场。
2016年,在英国不景气的零售环境下,Forever 21不断缩小英国市场店铺面积,目前在英国只剩下三家店铺。
此外,Forever 21在经过6年的努力后离开了比利时市场,关闭了在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的门店。当时,比利时媒体称高租金和线上销售下滑是退出比利时市场的原因。
截至目前,Forever 21的门店数量在过去的三年中不增反减,早已少于600家。
密集关店、经营不善的问题不只出现在Forever 21的身上,即便是ZARA、H&M这样的行业巨头,也同样遇到了销售放缓、业绩不振的“当头棒喝”。
据Zara母公司Inditex向西班牙国家证券市场委员会提交的最新报告,集团在本土市场的销售表现自2015年起持续放缓,2018年其在西班牙的销售额仅增长3%至45.5亿欧元,2017年的增幅为4%,2016年则为6.2%。Inditex集团去年全球销售额则增长3%至261亿欧元,净利润仅增长2%至34.44亿欧元,为5年来最糟糕的表现。
H&M销售额在截至2月28日的三个月内,同比增长4%至510亿瑞典克朗,利润则大跌41%至8.03亿瑞典克朗。品牌坦诚,去年成为H&M最为艰难的一个年度。
快时尚“跌落神坛”?
快时尚服饰品牌的定位通常是年轻、时尚,因此,目标群体为拥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人,这部分群体接受新鲜事物快,但是忠诚度却往往不高,很容易被更新鲜、更迷人的事物所“带走”。
对于Forever 21们来说,能依靠快时尚的概念而崛起,是他们抓住了时代的机会,但是,没有一种模式能够取得绝对的、永恒的胜利。
快时尚之所以能自带荣耀站上舞台,在于合理平衡了低价与优质,但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意味着历史的拐点正汹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