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塌房,为何Prada总受伤?

500

大家应该都吃到蔡徐坤的大瓜了吧?

当然,吃瓜固然精彩,可什么都难不倒当代网友找乐子。

许多网友发现,蔡徐坤是Prada的代言人,而Prada曾经的代言人们也都屡屡塌房了。

这瓜吃着吃着,Prada妥妥赚了一波极高的话题度。

500

实际上,奢侈品与代言人之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

品牌对代言人的选择,代言人对品牌的影响,不仅仅是一场商业博弈,更与市场、社会文化密切联系。

今天,我们就要和大家聊聊关于大牌和代言人的事。

500

Prada为何要请蔡徐坤代言?

Prada近几年找的代言人们,都多少有点争议。

前有柯震东、PGone、吴亦凡、李易峰、郑爽,后有蔡徐坤。

似乎陷入了一个,“请谁谁塌”,只要请流量明星代言就必塌房的魔咒。

500

很多网友不解,像Prada这样的国际奢侈品牌,为什么就非要找这些内娱流量明星呢?

从Prada的业绩中,我们可以窥得一些答案——Prada目前正在遭遇业绩上的困境。

口罩三年,导致Prada集团平均有40%店铺关闭,而四月高峰时更有70%店铺关闭。

500

似乎这个品牌已然失去了“穿Prada的女王”时那般光鲜亮丽的外衣,而急需拓宽市场,刺激消费,挽回自身的一席之地。

中国,这个在不断恢复的巨大经济体,以它极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了奢侈品大牌们的必争之地。

流量明星加持给大牌带来的商业价值无疑十分直接。

纵观近几年的大牌代言人选择,大多是流量偶像。

500

甚至蔡徐坤的高奢品牌影响力在所有男明星中间已算佼佼者。

他们无一例外贴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

Prada选择蔡徐坤,自然也是为了赢得话题量,更加贴近青年市场。

500

当然,Prada选择蔡徐坤也是看中了蔡徐坤本身的时尚资源。

正是由于蔡徐坤贴近年轻人群体的流量身份,更多奢侈品牌向他伸出橄榄枝。

据说在蔡徐坤2023年巡回演唱会上,有六家大牌抢着为他定制礼服。

500

这样一来,明星的身价也随之上涨,自然更多品牌会倾向于这种本身就具有时尚吸引力的明星。

500

品牌靠什么选择代言人?

最近网友们都在疯狂讨论着Prada到底什么时候和蔡徐坤解约,塌房明星到底用不用对代言的品牌负责?

所以,品牌和代言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500

代言人与品牌就好比寄居蟹和螺壳,二者是互利的关系,这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于明星而言,拿下奢侈品的代言对自己是提升形象、迈进时尚圈的绝佳机会。

而品牌也可以借助明星的名气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00

但同时,一旦明星出现负面新闻,对品牌来讲就是一次血亏。

舆论风波会直接给品牌带来侵略性的影响,首先就是声誉大跌,网络扩散的速度会让品牌来不及危机公关就被卷入漩涡。

500

当时某著名乳品公司官宣罗志祥为代言人之后,时隔不到24小时,罗志祥就被曝光。

丑闻一经发酵,网友纷纷抵制,品牌方也紧急撤下所有代言人官宣信息。

之前的郑爽代孕事件,也让Prada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股价一度跌超3%。

正是由于二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品牌在选择代言人的时候才会倍加小心,综合各方考量。

500

那么,品牌选择代言人的标准有哪些呢?

首先代言的明星要可以最大化的产出商业价值,也就是带货能力必须很强,同时自身也得具备一定的实力,也不能拉低品牌的价值。

时尚圈最看重的就是形象,所以品牌会更偏爱那些背景深厚,名气、作品兼具的硬实力明星,长久积累的口碑更能凸显品牌的内涵。

比如巩俐,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的双料影后,凭借自身的硬实力,在当时成为伯爵的全球代言人。

500

其次,代言人要与品牌的形象、内涵、个性标签相匹配。

李宇春代言Gucci便符合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模糊性别界限”的初衷,将Gucci慵懒的文艺风穿出了阳光。

500

此外,人气号召力、粉丝商业数据也是品牌的考量因素。

曾经经常出没在奢侈品牌圈层中的代言人吴亦凡、蔡徐坤等明星,其拥有的粉丝也达到了量级般的存在,每一次解锁新造型都能引得粉丝狂欢,这背后就是带货能力的证明。

所以,在如此复杂的利害计算下,即便冒着塌房的风险,高奢品牌还是会选择“蔡徐坤们”来做代言人。

500

大牌如何防御塌房风险?

别看奢侈品品牌们“高高在上”,实际上这几年大牌在选择代言人时也面临着困境。

企业聘用名人作为代言人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销售量增长,刺激消费。

500

但对于品牌方来说,由于品牌代言人发生负面事件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预知、不可控制的。

尤其是流量明星,本身并没有太多作品加持,其价值仅在于资本“流量”,这就大大加重了塌房风险。

这种风险变化始终是悬在各大品牌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500

于是,奢侈品牌便想出来一系列行动来应对。

首先,他们拆分了所谓“代言人”的概念——

奢侈品牌不再动辄就请“代言人”,而将他们拆分为了品牌大使、支线大使、品牌挚友、支线挚友。

500

路易威登品牌挚友 黄明昊

其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一般来说,品牌代言人>支线代言人>品牌大使>支线大使>品牌挚友>支线挚友。

等级越高,代言人本身的“权力”也就越多。

500

路易威登品牌大使 白敬亭

作为奢侈品牌的代言人,按照规定会有相应的代言费, 除此之外,定期的广告拍摄,大幅海报的拍摄、制作,品牌进行的推广等等。

而品牌大使,虽然有时候也会去参加广告拍摄,或者出席一些相关的活动,但是大多都是其自愿参加,不一定会有相应的酬劳。

但相比的出席的活动,参加相关的活动也会更少,能拿到钱的概率也更低,与品牌的关系也不如代言人那般亲切。

500

迪奥品牌大使 迪丽热巴

由此可见,即使是奢侈品牌的代言人,等级划分仍旧十分鲜明。

品牌通过这样的方式,既“笼络人心”,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

500

其次,许多大牌开始启用了“虚拟代言人”策略。

明星风险太高?那就不用他们!

对于奢侈品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稳固的安全牌。

比起可能会时常出现风险的明星名人来说,纸片人们的安全系数高多了。

500

500

他们没有不可控的绯闻,不会“塌房”。

更为重要的是品牌方可以对于代言内容做到几乎完全的掌握,而省去考虑其他难题。

除此之外,用虚拟偶像代言,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更为新奇的体验。

尤其是对于Z时代青年人来说,能够提升他们对于奢侈品的认知度,培养潜在客户。

500

Gucci与哆啦A梦联名

乘着社交媒体的春风,这些虚拟偶像在互联网之中收获了相当一部分的粉丝,为品牌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与效应。

奢侈品与代言人之间,似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这其中沉浮、挣扎的,不只是资本的力量,我们更应该看到资本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与紧密的连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品牌形象代言人的选择标准》

《为什么国外的奢侈品品牌广告大多是超模代言?》

《来看看奢侈品代言人大使title》

《顶级大牌太势利,选明星代言也分三六九等》

《奢侈品牌该找谁做代言人?》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
最热 最早 最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