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的大原则和小技巧,以及一些人情世故

【本文来自《求助,侄女报志愿的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文科理科都没有说,怎么说?

第一个方面,只能说说大概的原则。喜欢是天大的事,看孩子。同时,就业也是天大的事,选专业就是选就业,一定要有这个认识。就业也要看适不适合,所以,有条件的话,去做点霍兰德或者MIBT。其他的,文科类学校>专业,进校后可以想办法转,同时要注意同等学校优先选择一线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文科的专业的话一般比较集中,比如政法就那几家。理工类,一般来说,工科大于理科,非家里有矿或者孩子真心喜欢慎选生化环材之类比较基础一点的专业。理工类也可以多看看国家的一些计划和安排,比如现在半导体比较猛。

第二个方面,只能说说报志愿的技巧。这个每个省都不一样。因为规则不一样。学校会提供辅导讲座。网上也有。多听多看多分析多比较,掌握逻辑比掌握面上的简单方法更重要。基本上来说,慎重去冲,稍微保守点要好一点。现在大数据那么发达,网上随便就可以找各校各专业前几年的录取分数线。

第三个方面,人情世故。说这个意思是如果你不能把亲戚家的娃当真自家的娃,那就尽可能说原则,帮助打听消息,提供自己这个行业的认识和看法。如果当成自家娃,那你就按自己家娃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