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历史宜粗不宜细?

  • 要不要更细一点,要不要讲时代的一粒灰尘?
    任何时代的历史如果细到个人上,总能找出污点的
    许多搞历史研究的都钻到历史的牛角尖里出不来了,你要普通大众怎么分辨是非?
    不如粗一点,让历史为现实,为未来做点正能量的贡献

回复2

  • 有污点又怎么样?如果污点能颠覆历史结论,那隐瞒污点就是造假,如果污点不能颠覆历史结论,那就应该梳理清楚个人污点和历史结论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不是隐瞒不说。
  • 看穿池水 在池中,有绽放的荷花,也有游弋的金鱼。
    这个世界就是存在灰尘!朗朗乾坤不是没有灰尘,而是通过人们的努力打扫,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任何人都不能睁着眼睛说世界没有灰尘。人类社会,就是通过摸着“石头过河”发展起来的。
    (给你举一个忽略灰尘的例子。美国之所以会被部分中国人称之为“灯塔之国”,就是因为大量垃圾,而不仅是灰尘,被有选择的忽视了。仅举一例:今日美国有1/4以上的人口依赖“食物卷”、“食物银行”和乞讨活着,他们的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那些饿着肚子的美国人,如果不允许“零元购”,就会被饿死,或者在大街上盗抢路人!)
    另外,普通大众,当然能够明辨是非。谁有资格在历史上,高高在上,俯视芸芸众生,通过掩盖真相,扭曲历史事实,让芸芸众生“明辨是非”?谁有这样的资格?上帝吗?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