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我们公司使用国产芯片替代国外芯片的事

  • 啥子车辆不需要高制程芯片,是原来掌控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进程的欧美企业保守,不知进取,智能化水平太低,智能化程度弱和慢,太原始,弱爆了,所以只需要低制程,算力差的老芯片,稳定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是靠长年累月的经验和积累,靠细小经验的积累形成的技术和行业壁垒,而不是靠芯片性能算力的每十八个月翻倍,用强悍的硬件性能形成的碾压,这就是老欧洲的技术和美式技术的区别,这也是电子行业和其他传统行业的区别,迅速的迭代,年年换代。中国汽车行业原来跟着欧洲走,按传统行业的规则走,两年一小改,四,五年一大改,这几年,随着智能化电动化,新势力,风投,电子行业互联网行业那一套带入汽车界,电子行业和汽车行业融合,汽车技术更新加快,也是年年换代,稳定压倒一切这老规矩完蛋了,会象电子行业一样迅速迭代,技术飞速进步,再加上电动化摔掉了油车全靠经验的束缚,所以中国汽车才跟井喷一样,迅速迭代,外形内饰的设计,也摆脱了老鬼的影子,大胆设计,充满科幻色彩,这一切才让中国汽车2,3年内大变样,对原汽车巨头形成全方面的碾压,降维打击。拥抱技术创新,迅速迭代,这一中国手机突围的法宝用在汽车行业,在这短短几年,让华系汽车换了一个人间,成为世界第一,也就这三,五年的事。为啥欧系日系很难学,因为他们已基本给挤出电子行业,完全给挤出互联网行业,哪来的IT互联网行业的经验和模式,空有汽车业,如何能融合出汽车+互联网的智能电动汽车业。米帝的互联网电子是强,但制造业空心化,汽车行业不思进取,所以只融合出一个怪胎,特斯拉,而不是中国,融合出整个行业,一堆的特斯拉,形成产业集群。

回复2

  • 你说的是智能驾驶座舱的芯片,不是原始设计的车规级MCU芯片。MCU芯片还是都用老工艺。智能驾驶芯片开始基本就是用老一代的手机SOC,把可靠性提高到符合车规级,之所以沿用高制程,很大程度是因为省事省钱,而不是有什么性能优势。原来的手机芯片是配套7nm工艺设计的,改成智能座舱芯片,你不可能重新花时间、金钱去改成低制程,费力不讨好。可不要认为同一款芯片改低制程是简单的事,整个工艺都要变,甚至很多设计都要改,那不如重新开发设计一款芯片了。然后就跟手机一样了,对手用5nm,你用7nm怎么宣传?5nm的和7nm你用出什么差别了,反正肯定打不过用14nm工艺cpu+gpu的桌面电脑,5年前的桌面电脑也打不过。智能驾驶芯片不是不能拿40nm设计,不影响性能,无非就是体积大一点,耗电多一点,又不像手机寸土寸金,电量还捉急,芯片耗电相对汽车电池基本没什么影响。但作为卖点宣传,5nm的最新智能驾驶芯片,和40nm的最新智能驾驶芯片,哪个好听?
  • 我们是生产汽车周边用品的,不是汽车。
    这些东西便宜的一百多,贵的500-600块一个,赚不了多少钱。
    各位说得很多战略都没错,但你要代入实际之中,我们这种小公司拿什么去做多套备用方案?又拿什么去超前布局呢?
    所以呀,道理谁都懂,但难在落地。这就算是回复你和其他一些朋友的留言吧。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