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我们公司使用国产芯片替代国外芯片的事

  • 你说的是智能驾驶座舱的芯片,不是原始设计的车规级MCU芯片。MCU芯片还是都用老工艺。智能驾驶芯片开始基本就是用老一代的手机SOC,把可靠性提高到符合车规级,之所以沿用高制程,很大程度是因为省事省钱,而不是有什么性能优势。原来的手机芯片是配套7nm工艺设计的,改成智能座舱芯片,你不可能重新花时间、金钱去改成低制程,费力不讨好。可不要认为同一款芯片改低制程是简单的事,整个工艺都要变,甚至很多设计都要改,那不如重新开发设计一款芯片了。然后就跟手机一样了,对手用5nm,你用7nm怎么宣传?5nm的和7nm你用出什么差别了,反正肯定打不过用14nm工艺cpu+gpu的桌面电脑,5年前的桌面电脑也打不过。智能驾驶芯片不是不能拿40nm设计,不影响性能,无非就是体积大一点,耗电多一点,又不像手机寸土寸金,电量还捉急,芯片耗电相对汽车电池基本没什么影响。但作为卖点宣传,5nm的最新智能驾驶芯片,和40nm的最新智能驾驶芯片,哪个好听?

回复2

  • 为啥大众的CEO看了上海车展的国产车上的车机系统后,就把大众搞车机的子公司全部裁掉,就是大众的车机系统是基于28纳米和40纳米的SOC芯片开发的,两者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存在代差,不是改进一下就能抗衡的,完全是垃圾,只能全部推倒,重新来过,所以全部炒掉。所以不要再跟着欧洲的技术路线用老制程芯片了,大众都自己看不过眼,完全否定了。跟上市场或者中国公司的脚步吧,这是市场强者的选择,客户的选择,再自以为是,就要给市场淘汰,要再就业了。
  • 你的说法蛮多是错误的,车机系统的芯片现在用7纳米的8155,而不是用40纳米的办公电脑的CPU,是有现实需要的,绝不是为了营销。首先8155支持3块四K屏和6个摄像头,这也是现在的汽车有那么多屏和摄像头的基础,这是老制程的CPU做不到的,还支持5G通讯,这也是老制程芯片做不到的,最重要的是8155的算力达到8万亿次,才能满足L2的自动铺助驾驶,影音娱乐,5G通讯,众多车辆传感器控制器的统筹控制等对算力的需求,如果用老制程芯片,就算叠加几块,也不能完全实现,而且能耗会过大,现在一块8155就2,30瓦,你8块40纳米的算力才勉强达到它一块7纳米的,系统的复杂程度,成本,功耗是它的接近10倍,基本没有经济性了,加上散热和配套系统,能耗也许到了1千瓦了,这是油车的小电瓶无法负担的,电车是能负担得起这电力需求,但行驶里程缩短10%,也是不可接受的。最经济的方式就是按日本油车那样搞,一块小屏,没有铺助驾驶,只有影音娱乐,没有5G通讯,只有一个摄像头,多用机械控制,少用传感器和电传控制。这样小电瓶够用了。但顾客对比过会要这样的素车而不要智能化的电车和油车吗?完全是降维打击,会给客人毫不犹豫留情的抛弃。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