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4条
-
西安的例子,只能说明适当比例的汽车和摩托车,才是一个平衡点,并不能说汽车全变成摩托车了就更好了。如果全都变成摩托车,事故还是会上升的。
另外摩托车解决不了很多出行的问题。
一个家庭有一个人会开车就可以全家出行了。不然你得每个成年人都学摩托车,还要会带人。
还有环境尤其是天气因素,导致不小比例的出行无法用摩托车满足。
另外烧油的摩托车不见得比汽车环保;用电的电瓶车,报废后造成的污染也不小。
城市道路拥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汽车保有量确实是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根源问题,不可以因噎废食。在适当控制汽车保有量的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车流量优化交通线路,改善交通设施,提早规划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等等等,这些措施多管齐下,才能逐渐缓解或者解决城市拥堵问题。 -
还有自行车,教条式的与国际接轨,现在回头看发达国家的自行车专用道,又绿色又锻炼身体,可现在一切都晚了。远不远,近不近的地儿,开车去太近,还没地方停车,走着去太远,坐公交还得倒车,多麻烦。我们常讲,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不简单。
-
赞成放开电动摩托车,摩托车占地少,能减轻拥堵。另外,我觉得应该借鉴东京、纽约等特大型城市的管理方式,这些也是一两千万人口的城市,拥堵比北京轻,为什么?
目前的摇号等限制购车方式实际上有很多问题:
1、限制的消费,购车用车是消费的重要环节,限制这方面的消费是否对发展经济有利?我们的内循环怎么增长?
2、限制了人们的权力和自由,购车是人们的权力和自由,即使把汽车看做特殊商品,需要限制,现在的限制方式也不合理,先买车的享有使用权,后来想买车的就没有这个权力,这样公平吗?法制的社会应该强调公平原则,这是最基本的公民权力。即使限制也应该是在保障每个家庭都有权力享有汽车的条件下再限制够买多辆车,而不是现在这样摇号。应该让个人超过一辆车,家庭超过两辆车的先把多余的车限时转让或出售,完全放开家庭购买第一辆车,然后再限制第二辆车进行摇号,个人不允许保留第二辆车。这样才是相对公平的做法。
3、说道污染和能耗,既然车辆允许生产,而且有尾气排放等要求,那么每个人就都有使用汽车的权力。否则就不要生产,所以不要拿污染和能耗来作为限制用车的理由。
4、提高使用成本,特别是在主城区的成本,比如停车费等,但是停车费收入要纳入税收范围,去除合理成本,盈余用来改善城市道路环境和增加停车位等,不能成为某些单位或个人的敛财工具。
5、开放所有封闭小区和非保密的机关单位,拆除不必要的围墙。这个问题前些年提到过,之后不了了之了。只有开放这些区域,才能增加道路面积,减少拥堵。我们的城市很大,道路面积也不少,但是相当部分被这些地方给封闭起来,没有充分利用,是严重的浪费,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所以不要一味限制车辆,更应该开放这些区域,把道路的使用权还给老百姓。 -
我就去找了西安治堵措施,来自西安日报的总结,措施如下:
1.基础路网改造建设提速多个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2.西安市启动占道围挡变围栏整治,解决施工围挡对城市交通造成的拥堵。
3.提出“借道左转+可变车道”交通组织新模式,在有限的道路资源下,最大限度盘活了路口的通行潜能。
4.我市每月发布《西安市交通优化提升监测月报》,分区域、分时段发布交通拥堵指数,找准城市常态化、机动化“堵点”,激活城市交通脉搏。开展“一灯一策”十字路口信号灯优化,累计完成主城区1341处信号灯智能化改造,建成常态绿波带114条,自适应控制220余处。
5.建设公共立体交通体系积极提升通行效率
6.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停车泊位供给量持续增长
所以你的解禁摩托车人家根本就看不上。。。治堵就是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要修路,修快速路,优化路况提高交通素质,加强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禁不禁摩,不重要。
热点
- 1 抗美援朝电影怎么拍? 10.5万
- 2 高志凯激辩印度学者 8.4万
- 3 买短乘长的问题如何解决 3.7万
- 4 需要什么样的文科生? 7.5万
- 5 俄罗斯公布EUV路线图 11.6万
- 6 中国一个朋友都没有? 7.6万
- 7 歼-16锁定隐身战机 16.3万
- 8 解放台湾 暗夜里的星光 9.7万
- 9 韩国反华游行说明了什么 12万
- 10 中国 0-1创新的能力 4.5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 “避坑” 版块上线!你的消费避雷指南、好物种草清单,从此常驻不离🎉
还记得“三月风闻社区消费者权益月”“智能车轮上的权益保卫战”活动里,大家分享的那些消费“踩坑”吐槽、维权妙招和宝藏好物吗?很多观友都说,希望这样的交流平台能一直存在!现在,......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新加坡替北极航道操心:不安全,不环保! 评论 194 赞 116
-
2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评论 86 赞 16
-
3“婚礼琐事”具体是什么要不要说清楚? 评论 83 赞 6
-
4目前的中医理论仍停留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对... 评论 70 赞 7
-
5假期婚礼乱象:闹伴娘的人,坏透了 评论 68 赞 7
-
62030世界杯正式讨论扩军至64队,谁支... 评论 59 赞 1
-
7实力遥遥领先的两个最强国在谈,其余人不要... 评论 53 赞 29
-
8用事例来说明美西方的双标 评论 48 赞 1
而你想象的严重车祸,汽车的确安全,因为他们把危险转嫁给了其他交通参与者,每年交通事故死伤数量最多的:行人。反而摩托车驾驶人员知道自身受伤的危险,更能去主动规避。
事实胜于雄辩,西安在解禁摩托车后,《增长10w辆摩托车,事故率不增反降》,城市拥堵排名也从第2,降至第13。鉴于90年代禁摩令下媒体对摩托车的持续妖魔化,以致今日像你这样对摩托持偏见人士,我并不苛责。但以上事实数据请自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