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车辆限制和北京限制私家车
【本文来自《北京出了规范电动自行车的政策,虽然很多人抱怨,但大家都认真执行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空间资源、交通资源、生产材料、环境都是特定的。这样差异的基础条件,就决定了完全相同的生存模式并不能体现公平,这好比一群草原牧民搬到北京生活了,还坚持要求北京城允许骑着马遛弯一个道理。
再说“政府凭什么限制私家车?”,其实私家车的有害之处太多,特别在超级人口的城市,限制私家车的理由说也说不完。
第一、污染严重。我说的“污染”是广义的污染,包括汽车生产环节,汽车的燃料生产过程,汽车电池,汽车的尾气排放,汽车的废热排放,汽车的噪声,汽车报废后的回收;
第二、能耗巨大。相对一部普通的电动自行车,生产一部汽车需要的能耗巨大,运行一部汽车的能耗更加巨大。从一个城市的A点到B点,如果是一到两个人使用,一辆电动自行车质量仅为一百公斤左右,一辆汽车则随随便便一两千公斤,驱动所需要的能耗是10倍级的;
第三、空间占用巨大。无论是道路资源占用还是停放空间占用;
第四、浪费严重。和一些公共用车不同,比如消防车、救护车、各类应急保障服务车等等,一般纯私家生活使用的汽车,社会效益低下,造成的浪费极其严重;
第五、你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吧 。
有鉴于此,特别是北京市,还肩负着一个庞大国家的首都职能,她不仅仅是北京市民的北京,不可能仅仅只为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消费出行服务。全国人民,各级政府,国际交往,这些都有用车进京办事的重要需求,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体量。相对于这些重要的用车需求,再强调北京市民消费用车的权利,合适吗 ?
举个普通人的切身例子,一个确需到阜外医院手术的病人,一个来参加防疫会议的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他们用车进京的需求,不比你所谓的用私家车来“改善生活的自由” 重要吗 ?
所有因素都在指明一个方向 : 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汇聚了所有重要的责任,北京市只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上轻便低资源占用的电动自行车,这才是唯一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