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是不是在交智商税?

  • 呵呵,这么多年会不知道灵敏度越高越好推的道理。如果有机器可以测出细节,你帮我找出一个更好的方法,这是你一定要我量化的。不是我自己发明的。不止这个,您还要我量化声场我还想告诉你,在输出输入均衡的情况下,吴总谐波,然后测出此房间每平方的声音的弥散情况呢?您老人家能测吗?现在又说银可以增加细节了。不虚无缥缈的玩意儿吗?还有敢为一个单元20块买得到吗?行,算他用了20块的成本,不算你跟我对。你让他买20块的卖吗?请问您在里面赚了多少钱呢?调笑的功夫值多少钱啊?怎么了?我肯定你们调笑的功夫,你自己还要否定一下呀。当时一个七彩虹下来的哥们拿了他们新出的耳机给我看了一下,一圈一铁,卖999,摆明了黑你。但这价格在耳塞里面还真算良心了。他们要我写评测,我随便涂了几笔,直接一个全新的耳塞就送我了。我会不知道里边的道道。我前几个帖子都说了,调音师是个很大的环节,你自己在和我这扯什么?对了,监听音箱来着。为什么大厂一个3单元,5单元的动铁或者动圈,能卖出个三五千的价格,为什么外面DIY的别说3单元往里塞个12单元,16单元也就最多只敢摆个5,六七千的价格。差在哪里?别说单元的价格了,现如今连运放的价格都透明了。为什么大家还是更能接受大厂的声音?这么公开透明的东西放在眼前,我需要你在这里给我普及。真把我当听着苹果小白耳机的家伙了。

回复1

  • 我听不出价格是因为音响的水太深,音响太复杂,自己懂得越多越谦虚。您一边在这里描述音响的水有多深,自己有多了解音响的复杂性(虽然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有点不懂装懂)一边又说自己可以简单的靠听,这一个因素就能听出音响的价格,这不是矛盾吗?您喜欢吹没有问题,充内行也可以,但不能吹出矛盾了,而自己还不知道吧?监听音箱用动铁?只有一些营销噱头的耳机才用动铁。监听音箱功率比较大,用动圈功率大时没多大影响,也就音圈温度高些。用动铁功率大的时候,动铁温度高会失去磁性,扬声器就坏了。为了用动铁搞一套冷却系统?这是有钱没地方花,吃力不讨好(不过搞出来也许会有人高价购买,动铁监听音箱的高大上名称又可以收割一波韭菜)。灵敏度高的扬声器好推,但是低频会差很多,一些低频好的音箱通常灵敏度很低(厂家为了音箱低频好而牺牲灵敏度)需要很大功率的功放来伺候,并且同样功率下灵敏度低的扬声器比灵敏度高的扬声器贵很多。您在我面前强调灵敏度高好推,不会是您认为灵敏度高就是好,就是高端,就是有更多细节,就是贵吧?提醒您:灵敏度与细节没有任何关联。DIY制作的音箱没有品牌价值,就如同问为何DIY的包包用料更好,不能和lv包包卖一样价是非常可笑的,但这也不是绝对,假如是赵娜丽老师签名制作的DIY音箱,很多老发烧友愿意高价收藏。高频有集肤效应,用镀银的导线传输高频电阻率小点,高频会有一点点提升,听起来感觉细节多了一丢丢(这是失真,如果您能理解)。用线材来调音,这线成本也就几元钱。厂家最喜欢鼓吹这线是99.999%纯铜,拿去太阳下晒一下,敢号称核聚变辐射处理过的黑科技,会让声音有更多细节,卖给您几千元一点都不贵。您换上去发现细节多了一些,感叹几千块花得太值了,对厂家顶礼膜拜,又庆幸自己打开了发烧新世界大门,一万元以下就是听个响,一根线没有几千块自己都不好意思用,天价线买了一堆,不停更换,感受不同的声音,厂家赚钱,您满足了心理需求,皆大欢喜(专业看来只要轻轻动动均衡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有钱没地方花)我不是js,所以我毫无保留的告诉您天价线的科学原理和成本,又告诉您细节多不是高贵,反而是人为加入失真,依据细节多判断音响价格是错误的。估计您是不会感激我,反而会埋怨我胡说八道,对于您而言声音细节价格是一种信仰,对于我而言,我只看到厂家满满的套路,最后您口里的声场(如果和我们专业说的声场是一个意思)越宽广,细节表现就越差,这两个是有矛盾关联的因素,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您能并联一起拿出来说,我都不知道如何该如何说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