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是不是在交智商税?

我是个发烧友和理科老师,尽可能通俗地解释一下,买发烧器材是不是交智商税。不感兴趣的朋友别往下看了。

第一,人的听力差异跟视力一样大,甚至更大。而且一般人不会去测听力,更不会像戴眼镜一样去矫正。因此,不同的人聆听相同的器材和乐曲,或者同一个人聆听不同的器材和相同的乐曲,感受天差地别。这就像有人说远处风景很好,没戴眼镜的近视眼则说远处在哪里?因此有些人自嘲自己是“木耳”,自己既然如此,就别嘲笑别人了。

第二,有些人认为数字音乐信号传输,0110的,怎么会有错误?跟信号线有什么关系?殊不知有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是脉冲电磁波,怎么会跟导线的规格和优劣没有关系?!例如把50欧姆同轴线接在75欧姆的数字视频设备上(比如从有线电视机顶盒到电视机),结果就是图像产生虚影。这是因为信号电磁波在接收端因阻抗不匹配,接受不好而产生反射,反射波到了发射端还会再次反射……这样就产生了视频噪点或音频底噪。那么光纤是不是就没有这个问题?答案是问题同样有,而且很复杂,有兴趣的朋友自行百度“光纤 噪声”。因此,发烧友很少用光纤,主要使用同轴线、1394线、USB线等等。其中PCHIFI爱好者避不开的USB线,则问题更大——电脑内部的电磁噪声既多又杂、USB线中的地线会带来噪声,电脑的开关电源输出的5伏直流电的质量也很一般……有人可能会问:难道电磁噪声会使我通过USB拷贝的Word文档产生错字?!当然不会,只要你不是录音或拍照,仅仅下载保存文字、视频和音频文档,并不会记录噪声信号(信噪比的问题,简而言之,澡会影响信,但不会变成信。)。电磁噪声或杂波,会使你的屏幕有轻微的噪点或抖动,大家浏览网页时都遇到过吧?因此摄影发烧友,会给电脑和显示器配电源滤波器。耳朵是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之一,灵敏度往往比眼睛的还高。为什么呢?原始人在丛林中打猎,这时候耳朵往往比眼睛好使。男人为什么话少?发烧友为什么99%都是男的?耳朵不好且话多的,都被老虎吃了。再想想看,男的为什么比较喜欢武器、喜欢运动,而且空间感和速度感比较好?女人为什么喜欢逛商场?喜欢花花草草?喜欢吃零食?为什么嗅觉和味觉比男的好?

第三,实话实说,国产的信号线和电源线的质量参差不齐。例如同轴线的阻抗,取决于管状屏蔽铜网或锡箔与线芯的直径之比(此值为1.65时,阻抗为30欧姆。),以及屏蔽网或与线芯之间的绝缘层的介电常数(例如聚乙烯为2.3,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同轴线阻抗解算公式”。),因此制造信号线时,材料的质量和尺寸稍有误差,阻抗就不对了。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所谓发烧线,其实就是制造标准特别高且特别精密。如果你是发烧友又苦于不知道怎么选择线材,那我的建议就是购买专业级别的,例如瑞士的高芬(Gotham)和德国的苏默(Sommer)。这些线材都是广播电台或录音室用的,声音中性直白高清晰、制造标准高,而且不太贵。智商税一词,包含了发烧器材贵的意思。为什么贵?大部分是进口的,含高昂的人工、关税和物流费。更不用说小众产品,无法走量摊薄成本。我的经验是,同样品质的器材,进口的价格大约是国产的5倍以上。这价格还是很离谱吧?为什么?发烧器材都是把质量从99.99%提高到99.999%,一点点提升,代价巨大。例如做高端发烧信号线的8N铜,也就是纯度为99.999999%的铜,已经远远比黄金贵了。咋一看,国产发烧器材有很大价格空间哦!但也不乐观——便宜的消费者说质量不好,质量好的消费者说不如买进口的,国产商太难了!

第四,音乐本身的差异,现在流行一个词——无损音乐,基本上以CD的质量为准(1411.2kbps、16bit和44.1kHz)。也就是说,你拿低于CD标准的音乐(有损、压缩音乐)去测试发烧器材是可笑的。甚至有些音乐的录音是很差的或夸张制作的,即便符合CD标准也没用。而且不要在线听音乐,喜欢的应该下载后听——网络底噪也是非常大的,下载保存音乐文件不会记录噪声哦!

推荐一个CD测试碟——Denon HiFi Strings。多听听发烧器材播放的这种高质量古典音乐,你就知道发烧友省吃俭用,花钱折腾,图的是啥?不少DSD格式的历史录音,往往不刻意去除现场杂音,你会听到录音室附近的电梯声、电车声、磁带机走带声,一股真实的、身临历史现场的感觉油然而生……你会感叹,这么好的乐队,例如Fiedler指挥的Boston Pops,其实很穷的、录音条件很差的,但他们仍然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