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术包工头眼中的衡水中学,以及河北与上海的高中和高考(二)

  • 通篇读下来,就一个印象:衡中教学模板化,应考模板化,学生把模板掌握透,上清华北大再来点运气加持。象我这样的大多数人,咱就不讲什么科研创新这种高大上的话题了。在日常工作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模板,怎么办!
    照楼主的描述,如果衡中模式全国开花,会是什么后果。光想想,就让人恐惧,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担忧。清华北大居然招了一帮思维固化的人,当国家未来精英来培养。而这帮所谓精英逆向逃汱了一批真正有思想高度、有思维深度、不屑在窠臼中打转转的少年才俊。
    很庆幸,浙江省教育厅领导在2017年对衡水一中平湖学校的当头棒喝“浙江教育不需要衡水模式”。今年是衡水一中平湖学校第一届高考,没见他们宣传成绩。在“头条百科”上可明确写着,这个学校的目标是面向全国,招144个班,6000名学生的。
    我孩子对自己的实力有清醒、客观的评估,没有“清北复交”的实力。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而不存妄想。但他在畅想若干年后VR在社会活动各场景中的运用,畅想着生活由此带来的变化。很高兴,在一个应该还会幻想的年纪,他依然充满想象力。在等待大学开学的日子里,自己找慕课,买教材,开始准备四六级,以愉悦的心情,保持着学习的动力。基本维持着高中阶段的学习激情。

回复20

  • 湾湾回来我要发红包 Marxism!Marxism!Marxism!
    请你去了解一下美式精英教育,看看真正有头脑、有见识的美国上层阶级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 能把这些题型掌握就不得了了。
  • 思维固化个屁,稍微难一点的方程都不会解,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知道,要这个思维有啥用?发散吹牛逼?!
  • 山猫龙空版本 不是发财的事儿别找我私信,忙着呢。
    不好意思,VR虚拟现实在20年内没有应用前途,有前途的是AR增强现实。不学就是不会,问道于盲的下场就是盲人摸象。
  • 赞同你的观点。
    很多人对创新有一个误解,认为只要思维缜密,逻辑清楚就自然而然的具有创新能力,这个观点其实是有问题的。
    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多能表明,这个人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下他的纠错解决问题能力会比较强,但是并不表明他会具有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恰恰指的是他是否具有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可以这么理解具有比较强逻辑能力的学生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不但逻辑能力一定非常强大,而且观察和理解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能力也非常强。而只是逻辑思维强的人只是掌握现有的知识能力比较强,理解已知世界的能力会比较强,理解未知世界的能力不会很强,所以本质上也就缺乏创新能力。
    应试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训练学生掌握已有知识的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必然会成为成绩突出的好学生(因为逻辑思维强的人在人群中同样是少数),但是不一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为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不但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理解现有的知识,还有通过对生活的不断观察和实践来训练学生理解和把握未知世界的能力。
    很多人将创新能力理解未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创新的本质。
  • 执行都做不好,更不要说创新了……
  • 纸飞机的梦想 不首先使用xx
    感觉你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表达的很偏激。
    给你补充一些:在师资、经费不变的情况下,公办学校凭什么学衡水?公办学校学衡水模板化里的若干措施有没有侵犯学生、老师的合法权益?因为校领导很多是“半路出家”,来你们学校干几年就调走,他要提高升学率来升职,学生老师就该接受?政策一刀切是大背景,所以一刀切是合法的?
    说说我的经历吧,
    巧了我学校当初也是学的衡水模式,学校组织了一大批人去衡水中学参观、参加培训。
    我这学校在地级市所有四星高排名倒数第一,生源不好,老师也参次不齐,本二率40%左右。校长们为升学率,家长为孩子,就是苦了老师和学生。
    结果呢,升学率提高到50%了,但是老师和学生都去了“半条命”,很多师生得了或加重了胃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等其他疾病。为什么呢,举几个例子,一年半的高考复习里,工作量上,每周学校都统考一次,是每周!老师轮流出试卷,无偿的或者相当低报酬的,出了就得学生做,做了得批,批了得讲;刷题量怎么定的——按强化班的做题量来,然而有超过一半的班级是普通班。时间上,起早带晚肯定的,6.30am-10.30pm,老师学生都这样。
    匪夷所思的就是这样,老师学生在“无赔偿”的
    牺牲自己的身体,学校默认所有师生都是同意的,默认我们签好了合同,默认放弃索赔的权利,默认自愿承担一切后果。
    所以,“半路出家”的领导,参次不齐的师生,这样的公办高中采用照搬照抄的方式学衡水合法吗?
    当然这是12年前后发生的事情了,我作为过来人自觉的这是时代背景下缺乏维权途径的必然结果。
    可惜的是,“悲剧”的故事还在“如火如荼”的上演。


  • 你连模板化都学不好,你谈个屁啊,人家会模板化,并不代表人家不会非模板化的,不会临机应变
  • P的逆向淘汰。河北需要花几倍的力气才能考上北京上海的大学,你咋不说是现有模式是对河北优秀学生逆向淘汰?有没有“清北复交”的实力是相对的,同样的人放在北京上海就有这个实力,放在河北就没有这个实力?
  • 你说的创新确实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衡水中学模式或者类似这种模式,多少寒门子弟更无法实现阶层跨越。这些大部分,不一定要去清北复交,至少985,2111等好的大学就更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你可能代表的是精英教育,从小开始培养,但是你知道上千万的高考生中,北京上海这种学生又有多少呢。思维固化我觉得短期不是一个问题,上了大学之后,只要引导正确,科研创新能力该有还是有,不一定说大学以前的思维就决定了以后几十年的思维。国家未来的精英,是在大学里面出来,如果仅仅只靠小部分的精英阶层的孩子,就能对国家实现复兴吗,我看未必,如果没有更多的孩子实现打破自己的阶层,那么国家会更不均衡
  •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能做到让孩子明白按照时间表做事。那就可以,不是清北也能去一个不错的学校。即使考砸了没有去到好大学。那他的未来人生路也不会太差。衡水一中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能让孩子按照要求做事。不用等到了社会被毒打后才知道按时完成功课是大人小孩都要学会的!
  • 很早之前,企业的现场管理有个来自于日本的4S管理,到现在为止也被很多企业所推崇,但是更多的人只是认为这是个打扫卫生的事情,是被无限拔高的事情,其实完全就是折腾人而已。
    虽然这么说是很吻合现在真实情况的,可这个东西真的不是就如这些人所说的。
    表面上看,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是要求人循规蹈矩,其实却是在整齐划一,一个最明显最容易被理解的方面就是,整齐划一之下,任何不对的情况都能在最早的时候被发现。
    创新其实不只是来自于利润的寻求,更多的时候其实就只是来自于补窟窿,打补丁这样的行为中,而问题点被发现的越早,解决问题时就会更从容,就会更容易生成修订方案,而这些完整的修订方案才是企业正在的创造力来源。
    正如一帆风顺的人很难有突破,而生活一塌糊涂的人也是如此,只有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的人,才会在不断地寻求突破。
    4S要求的就是把每一个人打造成这样的存在。
    每天第一件事情是规划当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安排——整理(计划)
    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会出现一些意外,进行及时的修订方案——整顿(应变计划)
    每完成一件事情后,把过程中产生的小混乱归纳至原位——清洁(确认结束时有无遗漏)
    每天的最后,把当天的日程安排在归纳一遍,并初步计划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安排——清扫(确认初始计划的执行偏差并修订)
    这些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难做到的事情,可一旦做到了,必然是最顶尖的存在,我们的教育体系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只是现在很多讲所谓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其实就是剥夺了孩子接受这种最顶尖的教育方案的权利,而且因为其冠名好听,“素质”“快乐”,于是很多人反而认为最顶尖的教育方案是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反而这种素质与快乐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于是我们能见到,每天那些被人认为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往往是出人头地(不否认有另类出现),反而是那些平时看着很聪明活泼的,步入社会做啥啥不成。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前者训练的是思维逻辑,训练的是观察思考能力,训练的是判断及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后者,只是在训练成了小聪明,而平时不不观察不思考,看着很聪明,其实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真的创新思维完全没有。
    衡水中学的缺陷就是把教育资源集中化,把各地的顶尖学子掐尖了,这样会破坏其他地区的学习大环境,是不应该存在的。
    但衡水的模式,至少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学习阶段就是这样不断的打磨。
    好钢是需要千锤百炼的,浇筑出来的总是会有不少的缺陷存在
  • 如果亲自做一下高中的数学题、物理题,并且研究一下,就不会有这种思想了
    高考数学、物理出的题如果能打高分,考生绝对不是模板化,思维僵化
    刷题是得不到高分的,说的就是高考出题人想方设法避免题型重复,考的拔高题基本都没有见过
    拔高题答题模板是没用的
    那种考题都是最少转2道弯,要想到3步以上
    那种简单的单线思维和不动脑筋或者头脑懒惰的人绝对学不好
    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绝对不差,如果没有相当的思维能力,绝对不会高分
    因为现在的高考大部分就是靠思维能力
    你想什么不考,考你怎么想的,而且还是全方面的各个角度的考察
    数学、物理的结合就不说了
    化学、生物的结合也不是新鲜事
    语文更是要命,考的是思维和逻辑
    如果要打高分,需要考生非常的细心、思维缜密、思想开阔、思维灵活、懂得变通、而且心理素质都要十分优秀
    衡水中学也没什么了不起,就是在别的孩子幻想的时候,在学习;在别的孩子放松的时候,在思考学习方法;在别的孩子思想溜号的时候,在始终保持着精神对学习的高度集中。
    没有高质量的付出,别指望有相当的收获
    当时间以秒来计算,当思维的每一刹那都在想一件事的时候
    差距就出来了
  • 你就吹吧!你真正了解衡水吗?你以为衡水的老师都是你遇到的老师?衡水除了应付考试之外就没有特长生长的空间?衡水被滔天诟病,这背后不会没有缘由!浙江是资本聚集之地,当然不需要衡水这样的公办学校,不然私立学校哪来的敛财土壤……别拿想象力说事,没有好老师的启迪、好的学习氛围……你那点想象力就是无土之根,昙花一现
  • 黄酒焖鸡 努力飞吧

    不受任何束缚的是民科专家了,比如印度那个写信给美国,说经过他自己的研究,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错误的。
    科学一定是严谨的,任何发明都是有原理研究支撑的。。拍脑袋就能造成划时代的产品,这种事情只会出现在电影里。
    说白了,素质教育是政治正确,谁敢否认谁滚蛋。
    但是公立学校的减负、素质教育,却是在给私立贵族学校提供发展土壤。
    私立学校现在完全复制了以前公立学校的严格管理、高强度教育,然后让所有的家长勒紧裤腰带,花费十几倍的金钱,去享受原来在公立就有的廉价教育。
    现在的公立学校的减负,真的是畸形了。甚至可以说,教育战线里面有内鬼,在扶持私立教育。
  • lithiumhydride 在药企混的合成狗
    作为某市值千亿级别私企研发部门小负责人,南京大学本科海归博士,我可以负责人告诉你,研发创新最重要就是有一套严密的模板,并严格执行模板,并不断完善模板。不修边幅天马行空的疯狂科学家只是科学家群体中的极少数。科学家群体绝对是我们社会最循规蹈矩的人群,因为科学家是社会最严谨最讲究方法论的人群
  •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们需要的是脑子活的学生,能把交叉学科或很多常人不在意的点挖出来,有实际的应变能力。而不是那种“我把出题老师猜透了”的方法,现实社会中哪来的出题老师,高考证明的是你有学习的能力,然后进大学发挥你的能力,我接触过几个河北的朋友,石家庄普通校的朋友考进河北医科大后来又进的天医科的研究生,脑子很活。另外一个衡水一中的,考研考了两次没成功,说话永远是那种高中班会风格,毕业多少年了还tm是高中时期的思维,完全自我固化
  • 黑客行 网络安全和舆论战专家,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日常工作中就是有更多流程和模式可以执行的,绝大部分人按照制度执行就是了。创新毕竟是极少部分人的任务
  • 衡中这样打鸡血似的真没必要提倡,但是高中严格管理,科学规律作息,持之以恒,加上老师的点播,学生的天赋和勤奋,还是很有必要的,衡中这样很多是做过了,比如一个知识点,老师举一反三,但不可能无穷的举一反三,你衡中的学生会了,别的高中的学生也会了,不可能你衡中继续举一反三能学到更多,衡中的成功一是掐尖,二是军事化严格管理,处处围绕学习,让学生达到自己的潜能上限,和最大化,而不是被游戏、手机、懒散等因素浪费了时间,任何人在这种学校,都能取得比在普通放任管理的学校较好的高考成绩。
  • 他们是把高考出题的套路研究透了,然而,“考试技巧”跟“知识”是两回事,现实中也没有预设标准答案的题目给你做,更不用提“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这么多优秀的孩子被这种方式刷三年脑子,太浪费人才了,太可惜了,他们本可以有更大的成就。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