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术包工头眼中的衡水中学,以及河北与上海的高中和高考(二)

  • 赞同你的观点。
    很多人对创新有一个误解,认为只要思维缜密,逻辑清楚就自然而然的具有创新能力,这个观点其实是有问题的。
    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多能表明,这个人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下他的纠错解决问题能力会比较强,但是并不表明他会具有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而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恰恰指的是他是否具有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可以这么理解具有比较强逻辑能力的学生和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不但逻辑能力一定非常强大,而且观察和理解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能力也非常强。而只是逻辑思维强的人只是掌握现有的知识能力比较强,理解已知世界的能力会比较强,理解未知世界的能力不会很强,所以本质上也就缺乏创新能力。
    应试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训练学生掌握已有知识的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一个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必然会成为成绩突出的好学生(因为逻辑思维强的人在人群中同样是少数),但是不一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为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不但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来理解现有的知识,还有通过对生活的不断观察和实践来训练学生理解和把握未知世界的能力。
    很多人将创新能力理解未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创新的本质。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