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曝光,俄军副司令皮卡车内遭攻击!大量乌军特种部队秘密潜入俄罗斯,睡觉时被团灭

近日,国内外不少媒体都报道了一则新闻:8月17日,俄军北方集团军副司令,叶谢杜拉·阿巴切夫乘坐的车辆在库尔斯克州的高速公路上遭遇乌军袭击,造成1死2伤。其中,叶谢杜拉·阿巴切夫伤势严重,已经被送往莫斯科抢救,据称手臂和腿都需要进行截肢。

500

▲俄军副司令被乌军无人机袭击画面

而这起袭击,正是乌克兰情报总局下属的特种部队在俄罗斯境内组织的诸多行动之一。

随着2024年乌军反攻进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之后,乌军特种部队就开始频繁地进入俄罗斯领土执行各类作战任务。虽然乌军主力目前已经被赶出俄罗斯领土,但这些特种部队的渗透活动依旧时有发生。

500

▲8月18日在俄罗斯境内布良斯克地区被俄军特种部队打死在睡袋中的乌军特种兵

8月18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种部队就在布良斯克州的森林中,围歼了一支乌军特种部队。这支乌军特种部队的人数只有6人,其中3人被俘,3人被击毙。他们身穿平民服装,携带了带消音器的美制自动步枪、微声手枪、炸药等武器。

500

▲俄罗斯缴获的乌军特种兵装备

为啥俄乌打了这么久,战线始终朝着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进行,但乌军特种部队却能一直渗透进俄罗斯境内呢?

500

首先,给没有着重关注俄乌局势的网友讲一下。虽然俄乌前线近期的局势比较平稳,俄军一直在稳步推进,但目前俄罗斯的攻势基本局限于红军城一带,也就是顿涅茨克地区。而在库尔斯克一带,俄军只是将此前进攻本土的乌军主力打了回去,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外,并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攻势。

500

▲俄乌边境北部一直没什么大动作

由于双方的兵力一直存在缺口,乌军也无力再组织一次攻势,俄军不可能在较为稳定的北方地区布置大量兵力进行防守。因此在俄乌两国漫长的北方边境线中,有大量可供乌克兰特工和特种部队渗透的空白地带。

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军特种部队常常分散成10人以下的小组,分批渗透进俄罗斯境内,对库尔斯克、布良斯克两州的军事和民用目标展开袭击,暗杀俄军军官,侦查俄军动向,或是炸毁桥梁、加油站、发电站。

500

这种破坏行动对俄军的攻势没有什么效果,但在心理层面却能够对俄罗斯民众甚至军队的士气造成一定打击。而且,只要类似的行动够频繁,就总是有可能抓到一些大鱼——比如这次被炸成重伤的北方集团军副司令。

500

▲第一次袭击

从乌军公布的无人机视角来看,为了进行这次袭击,乌军组织了整整3架自杀式无人机。第一架无人机在跟踪目标车辆一段时间后,径直撞向汽车的后车厢。

500

▲第二次袭击

皮卡车被击中后,乘员立刻弃车逃离,此后第二架无人机靠近皮卡,此时车上受伤的乘员已经下车。无人机先是对已经损毁的汽车进行检查,特别是确认了汽车的车牌,然后一头撞上汽车前部,对目标进行“补刀”。

500

▲第三次袭击

但这还没完,没过多久,乌军第三架无人机赶到了现场。此时,已经有一辆疑似救援车辆的汽车赶到了现场,对车上的伤员进行抢救。因此第三架无人机没有观察太久,而是加速撞向汽车,进行第三次袭击,估计这也是最后一次攻击了。

500

按理说,出了库尔斯克这么大的事之后,俄军就算没有足够的兵力加强防御,也应该加强北部俄乌边境的巡逻监视。但以现在的结果来看,俄军在这里的方式依旧相当松懈,给了乌军可乘之机。未来如果乌克兰恢复了一定元气,仍然可能会在这里搞个大新闻。

500

从这次袭击里,我们还是能看出不少信息的。

首先,乌军一定是拿到了比较确切的情报,能够肯定北方集团军副司令乘坐民用车辆外出,以及他的出行路线,甚至是目标车辆的车牌号。否则,乌军是不可能派无人机在高速公路上随机“抽奖”的。从乌军连续派出三架无人机这一点也能看出,乌军对自己的情报准确度很有信心。

500

这一点其实就很可怕了:对于集团军副司令这种高级将领的车牌号、出行路线和行程,乌军居然一清二楚,还能专门派出人员和无人机进行截杀,这对于俄军的威胁是相当大的。

500

▲无人机在袭击时专门给车牌号来了一个特写,说明乌军特种兵事先就知道这辆车上有重要人物

而俄军北方集团军自身也的确不争气,在去年的库尔斯克攻势期间,北方集团军被乌军的精锐部队打的节节败退,几乎是放任乌军深入。虽然在军事上影响不是很大,但在政治上极大损害了俄军的形象,非常“有碍国际观瞻”。直到今年4月,俄军才在朝军的支援下击退了乌军,算是挽回了一点面子。

不过显而易见,虽然乌军主力被赶出了库尔斯克,但整个库尔斯克和布良斯克地区都依旧属于“危险地带”,乌军特种部队在这里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对此,北方集团军无疑是要负一定责任的。

500

▲拉平上将

在此之前,俄北方集团军的司令是俄陆军参谋长拉平上将。对于这位将军的指挥水平,很多人都是颇有微词的。8月初,俄方宣布拉平辞去了这一职务,由叶夫根尼·尼基福罗夫上将接任北方集团军司令。

虽然名义上,拉平是因为“身体原因”自愿辞职,但一直有人猜测,这是因为俄方高层对于北方集团军的表现不满。如果这类消息属实,这次袭击无疑进一步暴露出了北方集团军在情报和安全方面的混乱程度。

500

不过反过来说,乌军连续调集3架无人机对一辆车展开自杀式袭击,最终却只炸死一个人,另外两名乘员仅仅是受伤。要知道,事件中俄军副司令乘坐的仅仅是民用皮卡,而不是军用车辆,这个战果实在是有点离谱了。

在三次袭击中,被炸的皮卡都没有出现结构的严重损毁。从这一点来看,乌军使用的无人机应当尺寸比较小,携带的炸药也不多,因此威力不算很大。显然,这是乌军特种部队渗透到俄罗斯境内,在高速公路附近展开袭击的,否则不可能使用威力这么小的无人机。

500

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总是能看到很多人宣扬所谓的“无人机万能论”,觉得现代战争只要有无人机就足够了,什么特种部队、狙击手早就该淘汰掉。但无人机仅仅是一种工具,是辅助士兵完成作战任务的工具,而不是无所不能的自主猎杀机器。

500

像这种小型自杀式无人机,是必须要有人在附近实时操控的,否则无论是航程、遥控范围还是延迟,都无法满足实战需求。因此,乌军想要对俄罗斯境内的目标展开袭击,是不可能只派无人机参与行动的,必须要派出特种部队携带无人机,才能执行相关任务。

因此,和传统的特种作战一样,这些特种部队自身在执行任务时需要面临极大的风险,很多乌军特种部队都在行动中“有去无回”,伤亡率极高。

500

特别是近期,随着美俄谈判的进行与俄军在战场上的攻势,乌军急切需要打出一些漂亮仗,开始不计代价的在战场各处大量投放特种部队。有些特种部队被当成普通步兵送到前线去填线,阻拦俄军的进攻,也有些特种部队被大量送入俄罗斯境内,进行接近自杀的破坏任务。

从长远来看,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在这样的滥用下,乌军原本就不多的精锐特种作战部队已经出现了不小的伤亡,而这种损失是很难进行补充的。但对于正面战场难以为继的乌克兰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