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背山远行 无论山是否向我走来,我都背山远行
      关于科学,我可以把我们的争论脉络理清楚一点。

      我的观点是,属于不属于科学,必须主要看两点:你的根据是不是实践,你的目标是不是实践。这和科学的定义有关,这里,科学显然必须是哲学概念,因为我们谈的不是知识体系而是哲学问题。

      你的观点,不管我们在谈什么问题,百度定义第一句说的是科学体系,科学这个英文词的来源,翻译等一路走来的历史过程,都是与知识体系有关的(不过,我倒是不相信西方哲学没对科学有另外的讨论,但你就是不提这个),所以,死抱着知识体系不放,是不是偷换概念都不管,然后就可以把很多是知识体系的归类于科学中。

      不过,很不幸,很多已经存在过的知识体系都对某些群体有至关重要的正面帮助,但就是不属于科学。圣经,古兰经,都是这样的知识体系,它们都强调结论的先验性,并且历史已经证明了宗教与人类发展的正道相矛盾,因此都不符合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这种约束。

      你说的中国古代成果,无论什么形式的,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的,都是科学的一部分,这个我从不否认。不过,有科学不是万事大吉,还必须有科学体系,科学才可以持续发展。

      而科学体系,是一套规范,用来支持研究和使用科学的人之间互相交流,以及科学本身推陈出新不断进步。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实践结果是彻底失败,而且是在对手极其差劲和本来被甩开很远的前提下,你怎么论证其科学体系是存在且足够好的?

      科学体系不行,背后的原因是实践与理论的不均衡。

      你认为不同科学体系可以殊途同归也行,但你至少要用不那么失败的实践作基础,走不通的路你也当作路介绍给别人,这是什么逻辑?

      科学内容认知道路的多样,这个在历史上是家常便饭;但科学体系的多样性,至少现在还未产生,西方发展出的科学体系,是目前唯一在使用的可行方案。

      顺便誊清一下,中国古代有科学不假,但你所说的所谓“宏观性认识”,未必都是科学。判别是不是科学,还是要回归到“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这点上去。强调结论先验的,或者至少给实践留下巨大窟窿于不顾的,都不属于科学范畴,你说它们是玄学、宗教或反科学,看具体情况。当然,这些不属于科学的,未必没用,前面已经说过了,圣经、古兰经都是至少有过大用的。

回复1

  • 404 万物皆有规律。
    你还是不明白科学的定义。而且你两次回避了我举的例子,即流体力学理论的例子。流体力学恰恰是从宏观上的经验总结,是来自实践、服务于实践的要求。那你说流体力学的科学理论,求解公式是不是科学?这个科学恰恰就是从宏观上用联系的观点,因果的观点总结出的科学体系。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