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天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是在提醒一些人,今天的后悔药,你吃了吗?

【本文由“盎撒霸权必将被打倒”推荐,来自《我在西方快四十年了,西方人就是这样百无禁忌,肆无忌惮相互开玩笑的》评论区,标题为盎撒霸权必将被打倒添加】

  • 石一快
  • 喔,这位澳洲的老哥,你的上一任总理莫里森对中国画家乌合麒麟漫画叫嚣时,你有没有出来劝他 “包容点吧。放松一下,抽支烟,喝杯酒,这世界不必处处充满了神经过敏的政治正确的“?

你没明白,他是被百无禁忌的对象……所以除开自我安慰,还能怎么样?这叫习得性无助。

所以连带着为了自我安慰的需要,把文化冲击的含义都曲解了——我先善意的假设他的文化水平是能给理解文化冲击的意思的。

简单的说,文化冲击就是不同文化的碰撞。

注意,文化冲击并不自动包含对这种碰撞的应对。

一般来说有四种应对:(有/无)原本文化X(有/无)外来文化。

在西方富裕的时候,他们是有多余的钱来推进文化融合策略(有X有)的。

但是这不现在没钱了么。所以就是相对而言更便宜的策略(无X有)。所以不愿意放弃自己原本文化的,能回去的就回去了。

而(无X有)强行同化策略比(有X有)融合策略更便宜,效果更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歧视。

你要迫使新移民彻底放弃其原本文化而被同化,总得有理由吧?更别提从融合策略转向同化策略,总不能明着说没钱玩不起了吧?你还想不想要移民了?

所以贬低,抹黑移民的原本文化就成了刚需。

而贬低一种文化,实质上就是抬高另一种文化——即使没有主动去做。

这一高一“低”,高的自豪自信,“低的”自怨自卑……

所以,在一个“你的文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大环境中,可不就是在自己的原本文化领域习得性无助了么——没有逃走的话。

而这种同化会止步于此吗?如果没有种族区别的话,多数时候会。

而存在种族区别,同时又是一高一“低”的同化策略,所以这个过程中,就事实上形成了一个“高”种族与一个“低”种族,特别是这种高低之分还伴随着利益的差异的时候,那么即使在同化完成之后,既得利益团体也是不会放弃这种高低之分的,于是被区别对待的“基于族群划分的亚文化群体”就诞生了(同一文化内部种族歧视的实质)……

而同化的终极成就,就是让处于劣势的亚文化群体坦然接受这种待遇……毕竟,“我们的文化就是这样,你需要接受!”

而选择接受的那些人,他们会自动改变一切与他们的境遇不和谐的认知……

毕竟,一天到晚自我矛盾,太辛苦了,长期下去……

当然,这只是闲聊的分析,实际如何大家对照着看。

而原本文化的文明在几十年内快速复兴,这种事历史上没出现过,所以后续怎么演变只能凭经验猜……

毕竟,一般而言,不后悔的原因都是因为一直处于后悔状态的损失比需要后悔的事损失更大……

但是需要后悔的事的损失每天都在快速增加的时候……

所以从他们(被同化的)的角度,也就不难理解为啥“需要希望”中国发展慢一点,中国房价崩一点等等了。

毕竟,中国每天的任何一点进步,都是在提醒他们,今天的后悔药,你吃了吗?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