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面面观
“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面面观
阅读:
“全世界无(资)产阶级团结起来” - 聊聊阶级与全球化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975448
小泥:
这贴子很有意思,非常巧妙地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对立观了,掩盖了一切民族矛盾都是阶级矛盾被统治阶级便于他们的危机公关所着意进行的战略选择而进行的极端扭曲这一实质(比如美国,经常性地构造族群矛盾性别矛盾而将阶级矛盾忽悠于无形),构造了一个非常能让人找不着北的伪对立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被工农红军长征时代所解决过。
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统一,本是阶级矛盾观的全面成功透视的伟大成果,前三十年,因此,中国非常成功地解决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问题。可惜,后来又被忽悠坏了。
如今,尝试民族国家独立自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协同征途,是在被资本帝国主义为了他们的阶级垄断性统治利益而刻意挑斗弄得日前全球碎片化的恶劣背景下的一个崭新的伟大实践。
未来先进民族的政治意识必须无产阶级自由意志化,即全面无产阶级意识化,才能引领全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这文章,好就好在,流水帐了现代这一百年星球政治史,而这流水帐中的观念输入,则很需要人深入鉴定。
小渔:
马克思主义也并非只讲阶级不讲民族。包括马列毛,都是如此。甚至是民族的先于阶级的。
另外,民族矛盾也是建立于阶级矛盾之上的。是以“剥削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这个标准来衡量的。
列宁对于民族的和阶级的不矛盾的论述,是通过阐述剖析马克思对爱尔兰独立的的支持这一事件上着手的。
对于马克思支持爱兰独立,很多马克思主义者并不理解,很多人认为应该只支持爱尔兰的工人阶级对于爱尔兰资产阶级的反抗,不应该支持爱尔兰的独立,列宁对此有一篇专门的论述。对于爱尔兰工人阶级的压迫恰恰是源于英国对于整个爱尔兰的奴役与压迫。只有爱尔兰独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当初全球殖民地的普遍存在的情况。即使是殖民地存在内部的阶级压迫,但面对殖民地的民族问题。阶级压迫显然是次要的。列宁,毛泽东,也正是基于此,提出来反帝是解决主要矛盾。民族独立应优先于民族内部的矛盾。
在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实际上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功夫下的是够够的,那就是培养他们的代理人,因此,很多民族独立的蛋糕,还是被美帝的代理人瓜分而去。
小杨:
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化也的确是资产阶级主导的突破国家民族限制的国际化。这个分析是实在的。
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在受帝国主义压迫条件下,往往并不矛盾。比如,今天,中国现在感受帝国主义压迫最深的其实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好不容易从国内剥削的钱,发现很容易被帝国主义全给拿跑了,所以现在国内反帝倾向最明显的是那群资产阶级。
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革命爆发的地方,往往是各种剥削矛盾非常集中、剥削阶级力量相对被剥削阶级非常薄弱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民族主义与共产主义必然是相辅相成的。
不过,九十年代后的全球化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哪怕是资产阶级主导的国际化,将世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演化推进到了全球视角,进步作用仍然是明显的。
但私有制与国际化全球化实际上是不相容的,现在西方国家民粹主义与白左的互斗,就是私有制与国际化矛盾的集中体现。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民族与阶级是不会冲突的。真出现冲突的情况,别激动,找找冲突周围的剥削阶级,就能搞清楚源泉了。
最近阿拉伯国家的对账就说明了这一点:一对账那些国家就发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都是次要的,阶级矛盾、帝国主义与民族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才是主要的。所以反帝反霸依然是当前的国际社会的主题。这是必然的。
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由美苏共同完成。当时是有一波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60-70年代是高潮。苏联的想法是承袭马列的思路,美国的想法纯属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从现在来看,那段时间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当然是正义的,但革命果实明显被资产阶级享受了,换句话说,那段时间的民族解放运动更像是资产阶级主导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也是当时美国积极参与与苏联全球争霸缠斗的根本。
可问题在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很难完成对帝国主义的反剥削反倾销,苏联解体后这些年基本上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这些民族解放国家必然面临共同的帝国主义压迫和倾销,在国际化的当下,这些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其实也非常有革命性,但我不看好他们斗争的结果,因为剥削阶级主导的革命从来都是妥协和媾和的。
收买剥削阶级比收买被剥削阶级简单多了。当时苏联还是太老实了,居然真的跟欧美的节奏搞冷战。所以最近的大变局和中国的表现就很有趣。首先是大变局从根本矛盾上应该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国家化、全球化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来说,应该是金融资本主义和全球垄断资本主义主导生产国际化、全球化,制造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主导私有制国家化、民族化,两者发生冲突;欧美主导帝国主义国际剥削、倾销、压迫与发展中国家被剥削、被倾销、被压迫之间发生冲突。阶级矛盾仍然是存在的,但好像不算主导地位。所以中国的表现就很符合阶级定位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狗咬狗为啥要参与,狗咬过来就打回去,坚持搞自己的国际化;发展中国家的矛盾要调和,与发达国家的冲突要帮忙,与资本主义的斗争是必然的,却不是中国的主要矛盾。
单纯的国家私有化是达不到变局程度的,国际化全球化才是矛盾激化的原因。
小泥:
因此,美帝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设想是,一统全球,以资本主义跨国公司化的方式,终结历史。即使中国资产阶级化,要不听话,就必须往死里打。
小杨:
如果能在这场百年大变局中壮大几个无产阶级国家,多诞生几个无产阶级政权,大变局就不算失败了。欧美认为这是新冷战,我却觉得更像是新一战。
民族主义可分为四类,革命的民族主义、进步的民族主义、落后的民族主义和反动的民族主义。中国开国元勋中,革命的民族主义底色其实要强于民族的革命底色。
小泥:
精确!因此,许多先烈们在意识形态上,成为首先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其次才是民族解放的战士。否则,后者往往会蜕化成“革命的同路人”,社会主义的潜在反对者,即“走资派”。毛教员一代中坚过世之后,多少随时势实践了一下“补课论”,成果与 后遗症比比皆是,众所周知。历史就这么曲折。现在补课差不多了,补不了核心产业自主升级,更补不了社会阶级撕裂直致崩溃的危险,必然开启新时代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