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租房3天被拒20次,媒体称“别轻易说是歧视”,你怎么看?

近日,一则“为65岁母亲和年迈外婆租房3天被拒20次”的新闻上了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据央视网报道,有人表示,自己为了给65岁的母亲和年迈的外婆租房子,三天内见了20余家中介,却没有一个房东愿意租给她们,大部分中介还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们“基本没可能”。中介还表示,如果房东在外地,或许可以帮忙隐瞒老人租房的事实,可楼上楼下都是邻居,万一被拆穿、房东要赶人走怎么办?

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显示,超三分之二中介机构对60岁以上老人设限,要求“子女陪同签约”或直接拒绝。

有媒体以租房名义致电北京、石家庄和济南等地多家房产中介。他们均表示,对于租房人的年龄,中介不会有要求。但是,部分房东可能根据租房者的年龄,以及身体状况考虑是否出租。

大河网发布评论称,别轻易说“老人租房难”是歧视。评论指出,房东群体普遍存在的顾虑有其现实合理性:老年人突发疾病风险较高,且一旦出现纠纷或意外,房东将面临较高法律和经济风险。最担心的还是,一旦无人照顾的老人,在租来的房屋里出现死亡,不仅会降低房子的原有市场价值,还会导致继续租赁的困难。房东不愿意将房子租赁给60岁以上的老人,不过是一种“风险规避”,不想因此惹麻烦。

评论认为,更深层的问题在于,现有住房租赁市场缺乏对老年群体的适配机制。目前国内租房合同普遍未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性,既无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条款,也缺少配套的照料服务衔接。同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与住房市场尚未实现有效衔接,社区养老设施与适老化改造服务的供给不足,进一步弱化了老年人租房的可行性。

广州日报指出,对老人租房难,我们不可视而不见,但如果仅把板子简单地打在房东和中介身上,显然解决不了问题。要保障老年人的租房权益,还要着重考虑化解房东的顾虑,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观网小伙伴,对此你怎么看?“不愿意租房给老人”的现象背后到底有什么顾虑?又该如何解决?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