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带你了解印度女性家政工的现
编者按:
本期推送的是Bhagyashree S. Vadageri,M. Hilaria Soundari在 Hilaria Soundari In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发表的题为Socio-Economic Problems of Women Domestic Labourers in Karnataka的文章。缺乏教育和技能的女性们在从农村来到城市寻找工作的时候,往往很少有选择工作的机会,她们通常在建筑行业、家政服务和街头小贩这些工作中寻找到机会。其中,女性家政服务人员在城市的非正式部门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这是社论前沿第S1259期推送
微信号:shenlunqianyan
1
引言
(一)背景
在印度,有4亿人口在非正式部门中工作,其中超过1.2亿是女性。家政服务是对非正式经济贡献较大的主要职业之一。在这一部门中,女性要比男性多。根据2011年的人口调查报告,家政服务人员有413万人,其中279万是女性。
社会经济背景较差的女性教育水平较低,甚至是文盲,这导致他们缺乏选择的机会,因而她们只能通过家政服务这类工作换取很少的工资,并必须每天必须工作14-16小时。
家政工是指那些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为雇主从事家务劳动,例如做饭、洗衣、清洗餐具、购买蔬菜或者其他必需品、照顾雇主家的孩子、老人、残疾人或者生病的成员。可以根据家政工的工作时间和雇用关系的本质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兼职劳动者:指那种每天为一个或者多个雇主提供固定时长的服务,或者每天为多个雇主中的每一位提供特定服务的劳动者。
2、全职劳动者:指每天只为一个雇主提供固定时长的服务(通常是全天工作),在工作之后返回自己家中的劳动者。
3、居住(在雇主家中)的劳动者:指为一个雇主进行全职服务并且住在雇主家中或者由雇主提供的住所中(通常在雇主家附近),而不是每天完成工作之后返回到自己的家中。
贫困是迫使许多社会经济背景不佳的妇女特别是移民妇女从选择家政工职业主要因素。全国家政工运动(NDWM)已经确定了个人尤其是女性选择家政服务作为其职业的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如下:1、家庭纠纷,2、丧偶、与丈夫分居,3、在农村没有合适工作以及男性失业也使得女性从事家政服务。4、缺乏教育和其他技能以及低水平的社会经济状况。5、局势动荡以及自然灾难迫使移民。
在全球范围内,移民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卡纳塔克邦是印度城市化(速度较快)的州之一,许多来自各地的人正移居卡纳塔克邦。
缺少就业机会是人们移居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的年轻人以及其他人移居都是为了接受教育以及寻找机会。
家政工在本质上是多样的,组织起来非常困难。她们是非正式部门中最为脆弱的群体。家政工不受印度劳动法的保护。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干预以及人们多次斗争、抗议、运动之后,最近印度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来保护这一群体。以下就是由印度政府所实施的一些法案:
1、2008年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法案
2、2013年职场女性性骚扰法(保护、禁止和补救)
3、1986年童工法案(保护与管理),2006年进行了修正以禁止儿童从事家政服务。
4、1979年州际移民劳工法(就业和服务条件管理)保护移居到城市从事家政服务的个人。
2010年印度政府通过了家政工福利保障法案。
印度政府除了实施这些法案之外还有以下增进家政工福利的计划:
Rashtriya Swasthya Bima Yojana(RSBY),是一个健康保障方案,为城乡贫困线以下的家庭设计的。
Atal Pension Scheme,于2015年实施并为非正规就业者提供经济支持,并将其作为他们60之后的养老金。
Swavalamban Yojana,针对所有加入新养老金制度并在非正式部门工作的印度公民。这一制度是由临时退休基金管理及发展局实施的。计划政府将为2010-2011年以及接下来三年(即2011-2012,2012-2013,2013-2014年)开设的所有新养老金制度的账户提供每年1000卢比的捐助。这些救助金只能由加入新养老金制度并且每年贡献最少1000卢比,最大12000卢比的人获得。
卡纳塔克邦、拉贾斯坦邦、喀拉拉邦、恰尔肯德邦等政府已经发布了家政工的最低工资和工时。2004年卡纳塔克邦首先采取措施在联邦立法中确定了家政工的最低工资。见表1。
(二)研究问题
女性家政工在这一非正式部门中更加脆弱。一般而言,家庭问题、农村就业机会有限、男性失业、父母去世、与丈夫离婚(或丈夫去世),与丈夫分居以及丈夫酗酒以及受教育水平偏低等是女性不得不从事家政行业的原因。研究显示,来自较低水平社会经济背景的女性从事着家政服务这一行业,缺乏选择机会以及对于经济来源的需求使得女性以更少的工资做着这一工作。她们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但却只能得到少于60卢比的薪水。她们付出的远远大于得到的。她们在社会中面临经济地位上的不利局面。通过这一研究,研究者希望可以探索女性家政工的现实,她们面临的问题尤其是社会经济问题。
女性家政工是社会中的劣势群体,她们一天工作8小时以上但却获得很低的工资。由于家政服务行业被划入非正规部门中,这一群体没有任何的社会保障。缺乏社会保障以及法律保护使得这一群体更容易受到剥削。因而有必要探讨女性家政服务人员在社会与经济上的脆弱性。通过这一研究,研究者试图探索女性家政服务人员的社会经济状况。
2
研究方法
文章使用一手和二手资料,对移民现象以及女性家政服务人员的问题进行描述性研究。一手资料主要来自古尔伯加市的4个贫民窟,从中选取116个人,并对他们进行采访。表2描述了受访者的年龄分布,图1为受访者的婚姻状况,图2显示女性家政工受教育水平较低。
古尔伯加是印度卡纳塔克邦的行政区之一,坐落在该邦北部。它包括7次会谈,10个郊区和57个公认的贫民窟,并与肖拉普尔(马哈拉施特拉邦)、海得拉巴(特伦甘纳邦)以及马哈布努加尔(安得拉邦)接壤。这一地区拥有丰厚的文化背景。在独立之前,它受海得拉巴的管理,在1956年独立之后,它与老迈索尔(现在的卡纳塔克邦)合并。它是该联邦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这里的人们相较于该联邦其他地区(的人们)正在遭受社会、经济、教育以及其他发展方面的问题。按照2011年的人口调查,吉尔伯加邦总计有2566326人,其中男性有1301755人,女性1264571人。主要职业是农业,向日葵、落花生、甘蔗、棉花等是主要作物。
表3显示,大部分女性都把家政服务作为自己的职业,图3揭示了来自部落的女性更倾向于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3
发现和结论
在印度,家政服务通常被看作是由人们(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所从事的不洁工作。这些人的生命受到种姓制度(这一制度决定了她在社会中的位置)的支配。从古至今,即使家政服务工作以及家政工对于维持/控制家庭责任很重要,但却从来都不被重视。家政工持续工作一个月,没有特定的假期,这使得她们很难完成自己其他的社会责任。在参与社区规划、会议、拜访亲戚以及实现自己功能上,她们也面临着困难。有时候,她们也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孩子留出时间,她们没有时间参加家长会以及与孩子教育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活动。数据4揭示了大部分的女性家政工(她们来自贫民窟)正在得到社会的尊重。
女性家政服务人员被看做是为雇主服务的人,这意味着很少有人为单一雇主工作。她们一天工作14-16个小时,一般早晨4或5点起床,首先做完自己的家务,然后再去雇主家工作。那么她们的工资也会少得多,也得不到应得的薪水。卡纳塔克邦是印度第一个通过最低工资公告的联邦,这一公告为卡纳塔克邦的家政服务人员提供了法律支持。即使联邦政府已经固定了工资率与工作时间,以此来为卡纳塔克邦的家政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支持以及改善她们的处境,但女性家政服务人员仍然处于工作8个多小时却得到很少工资的不利境地。数据5表明,大部分女性家政服务人员每月的收入低于2500卢比。
除了社会经济问题,女性家政服务也面临着健康问题,由于长时间无休止的劳动,女性家政工长期接触水、苯酚、洗洁精、洗涤剂等化学物品,哮喘、关节痛、皮肤过敏以及背痛等逐渐成为女性家政工共同的健康问题。表4说明多数女性家政工都患有关节痛。此外,缺少闲暇时间以及长时间的工作负担也导致了家政工的心理或情感问题。
人口迁移趋势日益明显。移民可能是在寻找机会或者在社区遭遇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时寻求保护。对于个体生活而言,迁移是一把双刃剑。最近,一些女性开始向邻近的地区迁移去寻找工作。大部分来自社会经济背景较差的移居女性都在从事家政服务工作,她们是非正式部门中最为脆弱的群体。常受到雇主的剥削,缺少社会保障与社会的污名化使得女性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作者提出以下建议:(1)家政工没有得到政策制定者的重视,这一点体现在印度现存的政策上。在印度,没有太多为改善家政服务人员福利的法律。因此应当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来使这一群体获得福利;(2)组织起女性家政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政府以及非政府机构应当努力组织她们;(3)有效地形成并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只有这样,受益人才能真正受益;(4)在社区层面应当建立监督机制以确保方案、项目和计划的实施,才能真正使目标群体获利;(5)女性家政工需要接受教育,以使其认识到自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