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国信仰妈祖,铁证如山,不愧是域外中华

“浩渺沧波隶九州,贡航不绝大琉球。”中国明清的藩属国琉球王国,位于中日朝和东南亚之间,古代就是号称“万国津梁”。

目前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琉球人祖先来自中国福建。琉球吸收中原文化,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而吸收日本文化则是被动的,无奈的。

与中国沿海各省一样,他们的信仰也是妈祖。证据如下:

一、17世纪中期以后,琉球王国陆续编修了《中山世鉴》、《中山世谱》、《球阳》等3部官修史书。根据这些记载,琉球有三大天妃宫(妈祖庙)

永乐年间,琉球国王、尚氏王朝开创者尚巴志在那霸创建“下天妃宫”。“明永乐二十年壬寅即位。……二十二年甲辰春,遣使以 父思绍讣闻于朝。成祖命礼部,遣行人周彝赍敕至国,赐祭赙以布帛。本年,命辅臣创建下天妃庙。”(《中山世谱》卷四《尚巴志王》)

清康熙年间出使琉球的汪楫在《使琉球杂录》记载:“天妃宫有二。下天妃宫与天使馆邻并,门外即馆垣之左。地宽可数十亩,前有大石池。”

上天妃宫位于琉球闽人聚集之地久米村,应为明初闽人所建(一说为册封使郭汝霖在嘉靖四十年所建)。【“上”指中国,“下”指琉球,体现中琉之间的君臣关系】。根据康熙年间册封副使周煌撰写的《琉球国志略》记载:“门南向,亦为石神二。甬道左右宽数亩,周围缭垣。正中为天妃神堂,右一楹祀关 帝、左为久米幼童诵读地……”

乾隆年间,册封全魁、周煌出使琉球遭遇台风,还好人没事,为了“答谢”妈祖的“恩德”,在姑米岛建立第三个天后宫。这个天后宫有两个功能,一是航标避免路过船只触礁,二是答谢妈祖“拯救”中国册封使。根据《球阳》卷十五明确记载,这是中琉共建的妈祖庙。

二、制度化的妈祖祭祀活动

1、出使时的祭祀:每当琉球向中国派出朝贡船,琉球王室要求琉球官员集体向妈祖祈祷,以祈求朝贡船能够顺利达到中国。

2、每年的祭祀:《琉球国由来记》还明确记载了妈祖信仰的年度例祭,其仪式和中国一模一样。所以琉球自称是“域外中华”。上、下两天妃宫均被列入琉球国国家祀典。

三、日本方面的记载

1、17世纪初,日本僧人袋中编写的《琉球神道记》记载了琉球的妈祖信仰、仪式以及转述“唐人”(中国人)关于妈祖的传说。

2、日本外交史书《通航一览》第一卷《琉球国部》:“琉球谈、大岛笔记等记,国人最敬神,其神包括海神、天神、天妃,巫女数十人事神”,天妃就是妈祖。

3、日本外交史书《通航一览》第一卷《琉球国部》同时记载中国齐琨册封琉球的始末中国使者齐琨册封琉球的始末。其中提及祭祀妈祖的活动。妈祖神像与中国皇帝诏敕使用“龙亭”同格安奉,体现了妈祖在琉球的崇高地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