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什么用?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答案

500

选自赵林《西方哲学史讲演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哲学有什么用?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也是我在上课时同学们最爱问的一个问题。

哲学无用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哲学没落的时代,我常说,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真正的哲学,我们很不幸,生活在这么一个没有哲学的时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很幸运,因为一个没有哲学的时代是一个轻松的时代,一个使人可以像动物一样跟着感觉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不是崇高而是快乐。

无论大家对这个时代的价值判断是褒是贬,但是有一点是大家都必须承认的,那就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市场化的时代,一个浮躁的时代,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学习任何东西,首先都要问:“它有什么用?”比如上大学,父母为你们选择专业,都会考虑学习这个专业,将来毕业以后又什么用。正因为如此,所以没有人愿意学哲学。如果有同学问我,哲学有什么用,我就会反问你,你所说的这个“用”到底是指什么意思?如果是指实际的用途、功利意义上的用处,也就是说,哲学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那么我就会斩钉截铁地回答:哲学没有任何实际的用处。

美国一个哲学家詹姆士曾经说过:“哲学不能烤面包!”他的意思是说,哲学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实际利益。

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位已经去世的老先生,是我国哲学学界的一位泰斗级人物,苗力田先生,他一辈子研究西方哲学,晚年又参悟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苗先生说:我一辈子几十年学习西方哲学,后来又参悟中国哲学,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性的结论:我认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而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特点恰恰相反,是“重超越、尚思辨,学以致知”。西方哲学的显著特点就是沉溺于纯粹思辨,喜欢追问事物背后的本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在乎功用。

我非常同意、也非常推崇这个观点。中国古代有一个寓言,说一个人花了千金,学了三年,学会了屠龙,结果却一无所用,为什么呢?因为没有龙给你屠。因此中国大凡学了没有用的东西,就被叫做“屠龙之术”。

根据这个观点,哲学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里,对于同学们以及你们的家长来说,就是“屠龙之术”。以至于我们这些教哲学的人在外面与别人聊天,别人问你是学什么的,我只能说自己是学哲学的,但是总要加上一句,不是搞政治的,是学西方哲学的,甚至还要说是学基督教哲学的。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在一般人眼里,一个学哲学的人就好像是一个很古怪的怪物一样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就是屠龙之术,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我们由于是在中国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中长大的,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本来就有经世致用的巨大惯性,再加上我们这个时代的急功近利特点,所以哲学成为一门冷僻之学,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无用之用

所以我要提醒大家,你们不要指望哲学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哲学确实是没有用的。但是我同时也要说明一点,所谓“用”,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实用或者功利意义上的“用”,就是直接带来物质利益的用处。比如说,学习法律、学习经济管理,它们能给你带来物质利益的用处,使你成为一个律师、一个总裁,从而干大事、赚大钱。那套知识你学会了以后,在日后的工作中在把他转卖给你的老板、你的上司,从而可以换得钱财、地位、名誉等等,你就可以利用这些东西来改善你的生活状况,从而改变你的生活环境。

因此,这种意义上的“用”,说到底就是改变环境之用。比如说,你是学会计学的,面对一套一套会计学理论,实际上你并不爱好它们,你只是把它们当做一种谋生工具。大学毕业以后去当一个会计师,把所学的这些理论运在你的工作岗位上,运用得好,你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地位,成为高级会计师,赚到很多的金钱。然后你用金钱来改善你的生活环境,住好房子,买名牌衣服,大家都很羡慕你。于是,你在精神上、心理上就会感到非常快乐、非常幸福,你就会说,学会计学确实是有用的。

但是,当你这样感受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种快乐感和幸福感是绕了一大圈才实现的?你首先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金钱和地位,然后再用它们来改善你的生活状况,最后才能从自己的享受和别人的羡慕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除了要面对环境之外,同样也必须面对自身。我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既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实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自身可能比改变环境更加重要,因为一个人永远只能活在自己的感觉和思想之中,只能活在自身之中,环境必须通过自身才能被感受到。世界就是你眼中的世界,你有什么样的眼光,你就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因此改变你的眼光,你实际上就改变了世界。在同学们看来,这个观点可能有唯心主义之嫌。但是我们强调,哲学的最大用处就在于改变你自己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如果你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改变了、提高了,那么你对世界的看法肯定就和别人不一样,你就会看到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刻的奥秘。

这就是“用”的第二种意义,即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用处。这种用处可以使你在精神上保持一种高层建瓴的姿态,使你不用绕刚才那个大圈子就能够直接体验到精神上的预约和心理上的快乐。事实上,当我们赚了钱去买好吃的事物、好看的衣服等等,然后再用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最终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快乐感和幸福感;这与我们去欣赏一场美妙动听的音乐会、阅读一段优美感人的散文诗和进行一次启迪智慧的哲学思辨,从而直接从中体会到心理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预约,二者不过是殊途同归罢了。

这样看来,哲学的用处恰恰就在于使我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直接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快乐和幸福。当别人由于环境的限制而苦恼时,你却会因为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在精神上感到豁达和愉悦。虽然你并没有改变环境本身,但是却把自身改变了,从而也就改变了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你思想中所思考的世界。离开了你的感觉、你的思维。

世界本身的所谓客观性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固然不能像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那样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存在的意义是离不开我们的感受和思维的。世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但是它的意义却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世界的存在只有在你的感受中、在你的思维中,才是有意义的。

我常常对一些问我哲学有什么用的同学说:“其实你想一想,这个世界说到底不过就是你眼中的世界,如果你的眼光改变了,你眼中的世界当然也就改变了。”哲学就是帮助你调理、改善、提高自己的眼光的学问,就是改变你自身、而不是改变你的环境的学问。这样一来,哲学的用处就充分显示出来了。

如果你有了这样一种深刻的反思,你就不会去随波逐流,不会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就会像但丁所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这时你就能体会到心灵的自由,以及与这种自由相伴随的快乐和幸福感。只有当你达到了这种精神境界,你才知道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由此可见,哲学与其他实用性学科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学科的知识都被用来改变环境,哲学的智慧却被用来改变自身。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改变自身比改变环境更加重要。这种观点或许会使同学们把我当做一个唯心主义者。其实我既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当然这是一种“有教养的怀疑”,我老是处于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意识中,唯心主义也好,唯物主义也好,对我来说,都需要进行怀疑和批判。但是我觉得,一个人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主动提高自己的主观素质,比起改变自己的客观环境,可能更为重要。

崇高的悲剧

我平时喜欢讲悲剧,哲学就是一场崇高的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悲剧,悲剧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一个人要想一辈子不经历悲剧,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根本就没有生活过。只要你生活,你就会遇到悲剧,一种没有经历过悲剧的人生才是真正悲惨的人生。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悲剧,而在于你如何对待悲剧。

如果仅仅把悲剧当做一件悲惨的事情,你本身也就成为一个很悲惨的人了。但是你如果有一种哲学的素养,有一种超脱的姿态和深邃的睿智,你把悲剧看做是人生中的一些必然性插曲,这些插曲有时候还具有几份崇高的色彩,他们会带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那么你就会对人生的悲剧采取一种一笑置之的态度。这种态度,从贬义上来说,可以叫做阿Q精神;但是从褒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极高的哲学素养。这也就是所谓“大智若愚”的道理。

独立思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灵魂。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从小就受到有关独立思考的教育,因此,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要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就需要多训练,从小训练。

我们经常能在生活中看到一些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国内,一些本来很聪明的人即使到读研究生甚至博士时期,还不一定具备研究素养、独立思考与辨析的能力。

这就是从小到大都没有受过独立思考训练的原因。一味的依赖分数过关斩将混到了很高的学位,拥有了很多的知识,却不懂得如何把这些知识有效的组合起来创造新的价值,那会是对青春的一种巨大的浪费。而我们通常的教育,总是在重蹈这样的覆辙。

独立思考的能力,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其实,孩子本来都热爱思考,他们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证据,只不过,大多数时候,父母都忽略了孩子的这一能力,即使重视也不太懂得引导。

热门评论 7

  • exlion 我的小红书是1966年版的
    科学领域有很多为人“津津乐道”的所谓黑箱,比如:
    1  天文学,在研究了恒星,行星,超新星爆发,中子星,黑洞,乃至暗物质之后,天文学家发现哪怕把现在有所涉猎的所有东西加起来,在质量上还是只占数学计算的很小一部分,可是剩下的究竟是啥?于是“聪明”的天文学家就造出了一个词语“类星体”,一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
    2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在研究大一统理论陷入死胡同之际,突然灵光一闪,创造除了所谓“弦论”,完美包含所有解,就好像你问我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我扔给你一本字典,自己家去查,都在里面!
    3  经济学家也不甘示弱,在发现他们有能力研究的经济学内容加在一起,也只占全社所有生产关系的一部分之后,创造出了一个所谓的“全要素生产率”,一下子把所有人的嘴堵上了,你看全在里面,憋问了
    4  然后就轮到哲学家了,
    5  当然古今研究世界运行规律和哲学思想的哲学家里,也有人是在认真从事研究的,他们想办法把一块一块内容从哲学理挖出来,可是后来大家发下,凡是能挖出来的,都不在是哲学,而是一门门现代科学
    6  最后剩下实在不能挖掘的东西,他们说,那就是哲学!
  • 广大如海 慎终追远,重显荣光。
    这就是读书不得法或者是无智者授业传道解惑带来的结果,完全没有方向,也可以说是没有入门。人的一生,应该是: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而见道之后的选择,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我们的祖先们过于伟大,留下了许多思想的高峰,如果没有智者前辈引路,真的会迷路。回到作者的问题,什么是哲学?它有何用?哲学是人类不断总结的观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法,这里说的自然界也包括人类自身。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哲学的发展历史。作者说他生活在没有哲学或者哲学无用的时代,我很遗憾。日新月益的社会大变革,必然有哲学思想的大变革,不学习,不思考,不总结,当然视而不见,更不可能领悟。不能见道,何以得道?这样的迷途人,还要经年青人传道解惑,我很担心!
  • 自己信仰缺失,却说“当代没有哲学”。一边标榜自己是前政府官员,似乎成了说教别人的本钱,一边说着背弃组织、违反原则的话语。真是当代岳不群的一个标本。
  • guan_15744062521718 为人民服务
    背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是哲学失去吸引力的根本原因!
  • 看的各位所谓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文字越多,越破除了我心中对他们的神化————原来他们的水平也就这样嘛。。。言行不一致还想要规训广大人民群众,这叫什么?
  • 当父母的把孩子导成你这样就是人生的失败。
  • 我认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而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特点恰恰相反,是“重超越、尚思辨,学以致知——恕我直言,如果这里说的中国哲学也包括中国佛学思想的话,这话明显是错的。并且,这个判断似乎也排除了老庄,只是针对儒家的。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74
最热 最早 最新

  • 真懂的事情,没人会说的含含糊糊的。
  • 朋友,看到所谓大V给你留言加vx,想告诉您,切勿盲目相信在不擅长领域夸夸其谈的所谓专家。如果有心理上的障碍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或者正规医院的药物辅助,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疏解路线。如果有心理咨询的需求可以去“简单心理”,“一心理”等平台或同等规模其他平台拨打免费热线(一般免费次数有限)。心理咨询虽然不是万能,也不一定把人从地狱拉出来,但是ta可以陪你一起站在一起共情你的痛苦。
  • neo爸爸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数学和物理就是哲学的最高境界
  • 广大如海
    这就是读书不得法或者是无智者授业传道解惑带来的结果,完全没有方向,也可以说是没有入门。人的一生,应该是: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而见道之后的选择,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我们的祖先们过于伟大,留下了许多思想的高峰,如果没有智者前辈引路,真的会迷路。回到作者的问题,什么是哲学?它有何用?哲学是人类不断总结的观察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法,这里说的自然界也包括人类自身。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哲学的发展历史。作者说他生活在没有哲学或者哲学无用的时代,我很遗憾。日新月益的社会大变革,必然有哲学思想的大变革,不学习,不思考,不总结,当然视而不见,更不可能领悟。不能见道,何以得道?这样的迷途人,还要经年青人传道解惑,我很担心!
      是的,哲学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毛泽东思想就是哲学与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应用。哲学大可以治国,建设国家,小可以治病救人,比如中医。到处都可以找到哲学的印迹,中华文化,就是处处充满哲学光辉的人类瑰宝。
      哲学无处不在,自古以来。
  • 人家说的明明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您偏要解释成“哲学-------就是“屠龙之术””?
  • 平常 无尽世界。
    全部楼层
    牧场乌
    苗田力先生思考过,亚里士多德穷其一生能够用当时的书写工具把他的著作抄写一遍吗?
    给个出处?
  • 平常
    苗先生说:我一辈子几十年学习西方哲学,后来又参悟中国哲学,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性的结论:我认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而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特点恰恰相反,是“重超越、尚思辨,学以致知”西方哲学的显著特点就是沉溺于纯粹思辨,喜欢追问事物背后的本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在乎功用。
    -----------
    苗力田先生翻译了《亚里士多德全集》
    《亚里士多德全集》洋洋的300万言充溢着爱智慧、求真知的精神,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外至万事万物,内至人本身的肉体与心灵……如果我们可以把古希腊哲学比作古希腊文明的王冠,那么亚里士多德哲学则是这座王冠上的一颗最璀璨夺目的宝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繁多,他所留下来的作品,仅依公元2世纪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其《著名哲学家传》中保存的目录所载,就有164种400余卷,共计445270行、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只有47种。1831年,柏林科学院授命伊曼努尔·贝克尔(It-manuelBakker)编辑《亚里士多德全集》,历经40年,到1870年完成,是为《亚里士多德全集》贝克尔标准本。90年后,又有奥托·吉冈(OttoGigon)的新版《亚里士多德全集》,是书在贝克尔标准本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最近几十年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残篇,尤其是《雅典政制》一书。汉译本《亚里士多德全集》即依据Bakker-Gigon古希腊原文标准本编译而成,它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页码编排,按学科门类依次分为10卷。
    jpg
    苗田力先生思考过,亚里士多德穷其一生能够用当时的书写工具把他的著作抄写一遍吗?
  • RanD007
    因为上一篇吹捧前吴姓外交官的文章,本人不想看作者的文章。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这个不是他写的,是转帖,作者是赵林,是武汉大学的。
  • 因为上一篇吹捧前吴姓外交官的文章,本人不想看作者的文章。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哲学的效果就是让脑壳里几个小人互相撕架
    然后整个人变得既恍惚又忙碌 

    。。。。后来人们发现达到这个效果还有捷径。。。玩手机。。。
  • 金光吴这个号到底是什么情况?
  • 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
                                                                                                                                               ——毛泽东
  • 平常 无尽世界。
    苗先生说:我一辈子几十年学习西方哲学,后来又参悟中国哲学,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性的结论:我认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而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特点恰恰相反,是“重超越、尚思辨,学以致知”西方哲学的显著特点就是沉溺于纯粹思辨,喜欢追问事物背后的本质,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在乎功用。
    -----------
    苗力田先生翻译了《亚里士多德全集》
    《亚里士多德全集》洋洋的300万言充溢着爱智慧、求真知的精神,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外至万事万物,内至人本身的肉体与心灵……如果我们可以把古希腊哲学比作古希腊文明的王冠,那么亚里士多德哲学则是这座王冠上的一颗最璀璨夺目的宝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繁多,他所留下来的作品,仅依公元2世纪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其《著名哲学家传》中保存的目录所载,就有164种400余卷,共计445270行、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只有47种。1831年,柏林科学院授命伊曼努尔·贝克尔(It-manuelBakker)编辑《亚里士多德全集》,历经40年,到1870年完成,是为《亚里士多德全集》贝克尔标准本。90年后,又有奥托·吉冈(OttoGigon)的新版《亚里士多德全集》,是书在贝克尔标准本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最近几十年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残篇,尤其是《雅典政制》一书。汉译本《亚里士多德全集》即依据Bakker-Gigon古希腊原文标准本编译而成,它完全按照国际惯例进行页码编排,按学科门类依次分为10卷。
    jpg
  • Chemiholic 乱退回复的小编会被扣工资
    哲学是一种关于反思的思维活动,哲学总是把人们常见的事物作为思考的对象,从而获得新知
  • 仪表高工 冶金仪表高工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实施呢,不知道哪里式微了。
  • 哲学一定是你在哲学系学到的吗?照你这样理解,没学过生理身体估计好不了
  • 哲学没用只是因为它们教授的根本就不是哲学……
  • 哲学有没有用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毛主席会研究哲学,作为普通人读一读他的著作中某一段话都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不知道作者有没有研究哲学,应该不会吸引人。
    这说明哲学有用,只是这个时代网络上卖弄自己研究哲学的大多数人没有用。
  • 如果大学教哲学的老师没钱买房,没钱娶老婆,不知道他们怎么通过哲学改变自己,变得快乐。
  • 我感觉,科学是术,哲学是道!科学是研究怎么活得更好,而哲学是研究为什么活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