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丸与美白针让人白到发光,是真的吗?

      对美白感兴趣的朋友应该都听过美白丸与美白针,据说很多明星都是靠吃美白丸、打美白针来美白的,说是可以美白全身、让人由内而外白到发光。

那么,美白丸和美白针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吗?它们美白的原理和有效成分是什么呢?

500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说一下关于皮肤颜色的知识点。皮肤颜色是由黑色素、胡萝卜素、表皮厚度与含水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黑色素。黑色素是由位于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生成,是用来起保护作用防止细胞被紫外线晒伤的。因此,想要美白,就需要让皮肤内的黑色素变少。

为了让黑色素变少,除了少晒太阳以外,还可以通过干预黑色素的生成、转移和代谢过程,影响黑色素的正常表达来实现。包括抑制黑色素细胞增殖和活动、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抑制已经形成的黑色素颗粒转移等等。化妆品中美白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大抵如此,美白丸和美白针的原理其实也是一样。

美白针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传明酸(氨甲环酸)、谷胱甘肽(或L-半胱氨酸)、维生素C、硫辛酸,一般的美白针主要含这些成分中的一到两种。美白针并不是打针,其实是静脉输液的方式,每次输液时间约一个小时左右,每周一到两次,一般12次为一个疗程,据说每个疗程的有效时间为一到两年。

美白丸的有效成分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谷胱甘肽(或L-半胱氨酸)、植物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传明酸(氨甲环酸)、二甲基砜、硫辛酸等,一般美白丸都会含一两种维生素再搭配一两种其他美白成分。美白丸不同品牌的服用频率不一样,一般2个月为一个周期,据说是28天见效,可以长期服用。

500

下面先分别来说说各种成分的情况。

1、传明酸(氨甲环酸)

传明酸又称氨甲环酸、止血环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属于抗纤维蛋白溶解剂。原本是止血药物,能加速血液凝固,后来临床证实它能治疗黄褐斑,还有美白效果。

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的作用机制有两个:一、氨甲环酸化学结构与酪氨酸酶部分相似,均有一个羧基,从而容易产生竞争性抑制,干扰酪氨酸酶对酪氨酸代谢的催化作用。二、氨甲环酸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而干扰黑色素细胞和角化形成细胞的相互作用,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形成。

氨甲环酸是用于凝血的药物,有脑血管病史的人慎用,普通人小剂量补充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偶尔也会出现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还有一定可能会造成经量减少或闭经。长期服用有引发血栓的危险,甚至有可能性出现视网膜病变。

500

2、谷胱甘肽(或L-半胱氨酸

谷胱甘肽是一种含γ-酰胺键和巯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也叫L-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组成,是人类生理学中最活跃的抗氧化成分之一,存在于几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谷胱甘肽有美白功效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谷胱甘肽是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

黑色素的生成过程是一种氧化过程,抗氧化剂既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又能阻止多巴氧化为多巴醌,还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过氧化物酶作用,从而以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第二,谷胱甘肽可以让黑色素的合成通路倾向于褐黑色素。

我们的皮肤中其实含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黑色素,一种真黑色素,一种褐黑色素,真黑色素颜色比褐黑色素要深,因此,如果减少真黑色素比例增加褐黑色素比例,也能让皮肤颜色变白。

在酪氨酸变成色素颗粒的形成过程中,中间产物多巴醌可以被氧化成为多巴色素,最后生成真黑色素;也可以通过另一途径经谷胱甘肽或半胱氨酸催化生成褐黑素。因此补充谷胱甘肽或半胱氨酸就是为了让更多多巴醌变成褐黑素。

500

半胱氨酸是组成谷胱甘肽的成分之一,其作用机理与谷胱甘肽是基本类似的。半胱氨酸是人体的条件必需氨基酸和生糖氨基酸,由人体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转化而来。(谷胱甘肽的另两种组成成分谷氨酸和甘氨酸都是非必须氨基酸,人体可以自身合成,不需要额外补充。)

理论上说,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确实是很有效的美白成分,那是不是只要补充它们就能够达到良好的美白效果了呢?不是的,它们是否能真正发挥作用还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的。

首先,它们都必须经过体内循环运送,最终到达皮肤的表皮基底层细胞中才能发挥作用。谷胱甘肽是三肽物质,如果口服的话很可能在消化过程就被分解变性了。就算用注射的方式将谷胱甘肽直接输入血液,它在进入细胞之前也会被细胞膜表面的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解,使其无法达到应有的作用。

因此,不论是口服还是注射,直接补充半胱氨酸效果会比补充谷胱甘肽要好。

其次,如果人体内缺少半胱氨酸,那补充半胱氨酸确实能起到不错的美白效果。但如果人体内本身并不缺少半胱氨酸,那补充再多的半胱氨酸也是徒劳。

真黑色素与褐黑色素转换机制不单与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的量有关,主要还是由酪氨酸酶的活性决定的,高水平的酪氨酸酶活性导致真黑色素的产生,低水平的酪氨酸酶活性导致褐黑色素的生成。

并且,半胱氨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人们每天从常规食物中会获得几百毫克以上的量,一般来说是不需要额外补充的。

更重要的是,补充超过身体需要剂量的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会严重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说支气管痉挛、口臭、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等。

最后,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的安全剂量至今尚未明确,它们的美白效果,迄今也没有得到严谨的、充足的临床数据支持,而美白用途的注射剂,更未获得过证实批准。简言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没有保障。

500

3、维生素C

维生索C对除去后天性黑色素沉积有明显效果,其美白机制主要是将黑素还原而淡化色斑,但因经还原的黑色素仍可能再次氧化,因此必须长期保持足够的浓度才有效。

其美白原理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含铜的酪氨酸酶能催化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而维生素C能减少人体对铜离子的吸收,又能降低血清中铜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酪氨酸酶活性。

是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抗氧化剂的作用上面提到过,下面讲维E时还会详细展开。

是使氧化性黑色素还原为无色的还原性黑色素维生素C能将多巴醌还原为多巴,还能将黑色素直接破坏瓦解,使皮肤中已经形成的黑色素还原为无色物质,或使黑色素变为水溶性胶样物质。

由于维生素C本身易氧化并不稳定,因此有些产品中会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代替维生素C,但衍生物虽然比较稳定,其功效一般都没有直接使用维生素C那么好。

维C虽好,但如果不当或过量使用,是会适得其反的。一般来说,维生素c每天只要摄入100毫克,就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了,新鲜蔬菜与水果中富含大量维c,是能满足我们日常所需的。

维C每天的摄入量不能超过1克,大量应用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恶心呕吐、胃痉挛。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停药反应,出现早期坏血病症状;另外常见的就是出现泌尿系统疾病,比如肾结石、泌尿道结石、血尿和肾绞痛;最后,大量维C还还可能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

500

4、维生素E

维生素E是有8种形式的脂溶性维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包括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两类共8种化合物。

维生素E是自由基的去除剂,阻止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又能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可溶性胶原蛋白向不可溶性胶原蛋白的转化速度,从而保持皮肤的弹性,减少皮肤皱纹。维生素E还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成。经常与维生素A、C一起使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是与脂氧自由基或脂过氧自由基反应,向它们提供氢离子,使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中断,是最重要的脂溶性断链型抗氧化剂。维生素E不仅具有自由基清洗剂的功效,而且其本身也能获得激发态的氧原子,防止细胞膜因氧化而受损伤,稳定细胞膜。

需要注意的是,摄入低剂量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而摄入大剂量时可能不再具有抗氧化活性,此时维生素E反而成了促氧化剂。

并且,摄入大剂量维生素E可妨碍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功能。另外,维生素E具有抗凝活性,长期大剂量摄入可增加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因此,如果过量补充维生素E,不但起不到效果,还会有副作用。

成年人每天只需要摄入14mg左右的维生素E就足够使用了,而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食用油、坚果、瘦肉、乳类、蛋类、豆制品,以及很多的蔬果中,都含有维生素E。因此,只需要注意日常的均衡饮食,是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对维生素E的需求量的。

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E可引起各种疾病。每日服用维生素E300毫克以上,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容易发生各种疾病。每日服用维生素E400毫克以上,会发生头痛、眩晕、恶心、视力模糊以及月经过多或闭经,甚至因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与肺栓塞,更大量服用则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大量或长期补充维E仍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

500

5、硫辛酸

硫辛酸是一种在细胞周转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抗氧化剂。其具有美白功效也是因为其抗氧化特性,作用原理与维生素E类似,有研究认为其抗氧化效果比维生素E和维生素C都要好。

硫辛酸还帮助身体更有效的利用维生素E和C,以及谷胱甘肽等其它抗氧化剂,还能让维生素B更有效的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转变成能量。

尽管硫辛酸被吹嘘为万能抗氧化剂,有美白、淡斑、抗衰老、抗皱等功效,但没有强有力的临床研究结果支持这些说法。

目前还没有官方提供的硫辛酸日建议摄入量,但研究发现每天服用100毫克就足以给身体带来额外的抗自由基保护。在许多天然食品如豌豆,甘蓝,菠菜,米饭麦麸,花椰菜,啤酒酵母和动物内脏等中都含有硫辛酸,人体自身也能合成一定的硫辛酸。

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食用包含硫辛酸的食物会引起副作用,但临床发现,额外口服或注射硫辛酸则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比如发麻,肌肉痉挛,头痛和皮疹等,还有可能影响荷尔蒙水平或导致血糖过低。

 

6、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包括很多物质,其中与美白有关的主要是维生素B3。

维生素B3又称烟酰胺、尼克酰胺或3-吡啶甲酰胺,是烟酸的酰胺化合物。它对皮肤具有多种功效,包括抗炎症、抗氧化、防止光免疫抑制以及提高细胞间脂质合成。

烟酰胺作用于已经产生的黑色素,减少其向表层细胞转移,从而减少过度色素沉积,阻断黑色素向角质层的迁移和分散。有研究表明,烟酰胺可有效抑制高达68%的黑色素转移,但其抑制黑色素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知晓。

烟酰胺对 pH 比较敏感,当PH值高于或低于6时,它容易水解形成烟酸, 烟酸可能导致皮肤过敏过敏症状包括皮疹,荨麻疹,面部、嘴唇或喉咙肿胀等。另外,轻微肠胃道紊乱、头痛、头晕或瘙痒是烟酰胺的潜在副作用。长期过量还有可能导致高血糖或视力问题,甚至肝脏或心血管疾病。

烟酰胺的食物来源很多,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许多食物中都含有烟酰胺。

维生素B族的其他物质无法直接美白,但可以加速代谢,有的还能促进其他美白物质的吸收,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500

7、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一般指黄酮类化合物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包括异黄酮、花色素、黄酮醇、黄烷、黄酮及黄烷酮等。

黄酮化合物作为酪氨酸酶作用底物替代剂具有可逆性抑制酶活性的作用,其中黄酮醇是竞争性抑制剂,洋地黄黄酮是非竞争性抑制剂,另外许多黄酮化合物还具有清除皮肤中自由基、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润泽肌肤等作用。

其中甘草黄酮光甘草定是油溶性甘草提取物,是一种很好的美白成分。其美白作用主要来自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对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TRP-2)活性的抑制以及对5,6-二羟基吲哚(DHI)的聚合的阻碍。甘草提取物还可干扰细胞增殖周期,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随着剂量的增加,黑色素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绿茶提取物含有茶多酚,是一类有效的抗氧化生物黄酮类。绿茶提取物是强效酪氨酸酶抑制剂,可与酪氨酸竞争作用在酪氨酸酶的活性部位。此外,它可有效地抑制成熟的黑色素颗粒从黑色素细胞到角质细胞的转运,从而达到抑制黑色素的目的。同时通过茶多酚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达到改善皮肤细胞膜稳定性和延缓衰老的效果;茶多酚类化合物还可吸收波长为200~300nm的紫外线,有紫外线过滤器之称;且具有收敛性,能使蛋白沉淀变性,因而可用于消炎杀菌。

黄酮化合物有一个潜在的副作用,在体内有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有可能会扰乱我们的内分泌系统,引起经期紊乱、长痘痘之类的问题。

500

8、二甲基砜(MSM

二甲基砜又称甲基磺酰基甲烷简称MSM,是一种有机硫化物,是人体胶原蛋白合成的必要物质在人的皮肤、头发、指甲、骨骼、肌肉和各器官中都含有,对人体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生命体的含硫组织中,约有85%的硫是由二甲基砜、二甲基亚砜同系物供给的。甲硫氨酸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和胱氨酸中的硫,是从二甲基砜处获得。

在临床上,二甲基砜可缓解压力、缓解疼痛、改善愈合伤口、促进新陈代谢等,一般作为胃肠疾病、风湿关节炎、抗过敏、免疫调节的保健补充食品原料。如果有关节炎,将二甲基砜与硫酸葡萄糖胺(骨维素)或者盐酸葡萄糖胺合用,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像美国非常有名的维护软骨关节的保健品维骨力,其主要有效成分就有二甲基砜(MSM)。

也有极个别研究表示二甲基砜有美白皮肤、淡化瘢痕的作用,但此类研究非常少,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也没有得到临床证实,因此并不可信。

所以,二甲基砜本身是没有美白作用的,顶多是作为原材料给上面提到过的半胱氨酸提供合成所需的硫成分,不论是口服还是注射二甲基砜对美白来说都没有用。

500

综上所述,美白丸和美白针中的有效成分大多都是发挥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功能,有的还能起到还原、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比例等作用。

从理论上说,这些成分确实是能起到一定美白效果的,但事实上功效如何还有待考证。毕竟目前关于这块的研究和数据都不多,无法令人信服,且其功效与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另外,他们的安全剂量问题和副作用问题也没有研究清楚,因此作为普通消费者不宜轻易尝试。

况且,美白针并没有通过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在内地是不合法的,其来源会有各种隐患,可能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在香港和日本等地虽然合法,但注射美白针之前也需要进行各种体检,因为其中某些成分还是会对身体有副作用。

说了那么多,最后给出我个人的三条建议吧:

1、那些宣称有立竿见影效果的美白方法,通常都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不值得尝试。

2、在追求美白路途上,保守一点是应该的。想想文艺复兴时期用剧毒的铅白、水银美白的欧洲贵妇们,也是拿自己当小白鼠去尝试还未完全研究清楚的东西,最终害了自己。

3、其实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好防晒和护肤工作,皮肤自然会越来越白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