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拟65岁退休,但在香港不小心就能工作到100岁!

多年前,我来到吐露港畔的中文大学,坐上2号校巴。

山路十八弯,在山上兜来绕去,终于在晕头转向之前,到达山顶的新闻与传播学院。

500

回想读研生活,不知是我选的课比较有趣,还是中大的老师都比较有性格;

我遇到了很多乍一看不太像老师的老师。

有烫爆炸头、穿红色皮夹克的;有坐在桌上讲世界见闻,指点江山的;

还有注重穿衣打扮、每天在网上晒图的……

当然,我猜想这和课程内容有关,搞人文学科的人,自己也要有趣些。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顽童”。

500

硕士课程多安排在工作日的晚上或是周末,“老顽童”的课在晚上,我们戏称为“上夜校”。

初次上课,还是盛夏。

讲台上是一位老先生,瘦瘦高高,鹤发童颜,西装和衬衫笔挺。

500

图为老先生的漫画像

他说:我和你们多数人一个属相,猜猜我几岁?

那时,刚刚本科毕业,22岁的我们窃窃私语,纷纷猜测起他的年纪。

比我们大三轮是58岁,大四轮就是70岁;再大的话……应该不太可能了。

老先生微微一笑:我今年82岁了。

此话一出,“哇”声一片。

他把西装掀开,给我们看内侧的商标:这是CK的西装,我最喜欢穿CK,因为它是年轻人喜欢的牌子。

在我印象里,80多岁的老人家,要么腿脚不利索,要么头脑不清楚。

但老先生一站两三个小时,看起来很硬朗。

他笑称自己早到了退休的年纪,但觉得自己还年轻,能工作到100岁。

他还补充一句:你们也可以。

500

你肯定见过有些油腻中老年人,为了和年轻人拉近距离,讲着从网上抄来的笑话,蹩脚地装嫩。

但老先生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讲着最古老的故事和最流行的段子,有种复杂的和谐感。

当时20岁出头的我,并没有、也不懂年龄焦虑,只是觉得这位老顽童很有趣。

当他问谁愿意做课代表时,我举起了手。

500

老先生的中文名很复杂,有生僻字,英文名很简短,他就让我们直呼其名。

我们私下里总昵称他为“老爷爷”。

“老爷爷”的课堂在高高的山顶,每次下课都已近晚上10点。

他时常拖着行李箱,和同学们一起挤校车下山。

同学们每每让座,他总是微笑示意不用,身姿笔挺。

车到终点,他和箱子也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没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要到哪去,箱子里装了些什么,是不是总在旅行?

500

就这么上了几次课,中秋假期快到了。

老爷爷又是拎着箱子来上课,兴奋地告诉全班:要去加拿大给妈妈过生日。

一位80多岁的人能给妈妈过生日,实在是稀罕事。我们都“哇”出了声。

老爷爷开心又自豪地说:这次,他会和姐姐一起去探望母亲。

母亲100多岁高龄,远隔重洋,相聚难得。

他还有姐姐?我们又“哇”了出来,感叹这真是长寿的一家。

长途跋涉是很辛苦的,但下一次课,他又准时出现在课堂,说儿孙绕膝,母亲很开心。

课程就这样继续,天气逐渐转凉,老爷爷的CK外套中出现了毛线背心。

过了一段时间,秋风萧瑟,老爷爷眼泛泪光,说妈妈去世了。

然后,继续平静地给我们上课。

20多岁的人很少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也想象不到衰老和死亡。

只是好奇:80多岁的人,是如何看待生命的?

或者简单点说:怎么能潇洒地活到80多岁,哪怕遇上人生的大开大合,也处变不惊?

有一次课前,我去老爷爷的办公室拿课程材料去教室,他问我吃了晚饭吗,我说吃了,顺便问问他。

他指指桌上的生命面包,拿起一片,说:正在吃。

看见我惊讶的样子,他说:这个很不错,很健康,我吃了几十年。

生命面包是香港一款老牌平价面包。

包装几十年不变,纤维很粗,不像面包房那些现烤的吐司般松软。囊中羞涩的学生会买来吃。

500

在老爷爷的推荐下,我去网上搜了当年生命面包的广告歌《生命之曲》:

生命,生命,这好家伙,何时我也说它不错,燃亮我……

能摘遥遥之星,全赖熊熊生命。狂热爱生命,明白它可敬。

嚼着干巴巴的生命面包,听着时代感十足的广告歌曲,我在香港的小蜗居里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500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学期即将结束。

与多数课程一样,结课需要和同学组队做一个项目,策划一个商业方案。

具体的题目我记不清了,大概是设计一个主题乐园,并做全套的市场推广。

之所以记不清,或许是因为形式、内容没什么拘束,一切天马行空。

老爷爷不是教授,一直在商界摸爬滚打,而人到了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他自己没什么老学究的气场,也让我们放胆去做,反正nothing to lose。

只是在必要的时候,他在旁稍作点拨,可谓四两拨千斤。

比如,有一队同学做了很完善的方案,展示也很漂亮,老爷爷先是赞赏一番,然后说:

我建议你们改个名字,“Joyland”在广东话里听起来像“灾难”,真开了这个乐园,估计没什么人会去玩。

全队人当场石化。他笑称无妨,只是告诉我们,要多思考,接地气。

500

老爷爷的课是选修课。后来,有学弟学妹问起这门课是否值得选。

准确地说:老师给分手松还是手紧。我说:值得,这和分数无关。

虽然“求学不是求分数”听到耳朵都起茧子,但这句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还是觉得挺有意思。

当年在本科曾经因为课程压力大、老师给分低放弃了一些课,现在想来:

分数对将来的影响实在微乎其微,也很难定义一个人是否成功。

毕业后,曾经去过几次学校,看过一次老爷爷。

后来因为工作太忙、学校太远等种种原因(或懒的借口),也就没有再回去。

逢年过节偶尔祝福,渐渐地,大家相忘于江湖。

在老爷爷的课上究竟学到了什么,几乎全都浑忘了。

但时隔多年,我还记得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合一亭山海一色的美景。

一次次上“夜校”后,和这位西装笔挺的老人家一起挤校车翻山越岭。

500

合一亭美景

以及他的两句话:“Embrace what makes you unique”还有“工作到100岁”。

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好几十年的我,想再仔细琢磨琢磨。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关注我,就不会错过每一次在香港的体验:戳这里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