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娇养,什么时候下半场

上周六,肉叔终于去了一次广州动物园。有个展馆,里三层外三层地排队——

中字顶流,大熊猫展馆。

受热搜上”丫丫“近况牵动,大家都对大熊猫产生了兴趣,各地的展馆估计都是这种盛况。

巧的是,这周一我收到一条胖友的私信,言辞恳切。

希望我们能为旅美大熊猫们发声,保住热度,给他们争取多一份平安回家的保障。

500

说实话,肉叔我也一直关注着丫丫。

今年初旅美20年的”乐乐“死亡,丫丫形容消瘦、疑似皮肤出现状况、精神状态不佳,瞬时点燃了不少人对旅外大熊猫现状的关心,怕是没人见到年迈无神的国宝能无动于衷。

500

来源:顶端新闻

如此关切下,乐乐的死亡原因、丫丫的回国事宜被紧锣密鼓地推动。

那位胖友担心的也不无道理,太多关切蜂拥而至又如退潮般迅速散去的“热搜”。

幸好,如今丫丫时不时出现在热搜,北美当地关心丫丫的华人也时不时更新它的状态。

也希望这种关切,能延续到丫丫回国后,甚至不止丫丫。

更希望越多人能对中字顶流往后的命运保持疑问,永远不吝提出那句:然后呢?

最后呢?希望能如标题所说,顶流们不必可爱,尽早撒野。


01

中字顶流

当提起大熊猫,第一反应,就肯定是中国国宝。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500

圆圆脸,大大的黑眼圈,滚远的身体,毛茸茸,一团团的,还有用手捂眼睛这种萌坏人的小动作。不管多大,它都如孩童般可爱。

所以给它们取名,也忍不住怜爱,总要取个乳名般的叠字:“乐乐、丫丫、香香……”

500

500

截自纪录片《大熊猫51的故事》

其实大熊猫原本名为“猫熊”,古时被唤作貘,因为一个读音的小乌龙,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别看长得萌,大熊猫实际牙齿尖利,既吃素也吃荤(会捕食竹鼠)。说来也奇怪,在我国的历史上,有那么多关于动物的传说,唯独大熊猫,只被当做珍贵异兽,除此外,存在感不强。

没有过往神话传说,形象可爱,加上数量稀少,大熊猫慢慢作为独有的吉祥物,承担了别的动物没有的一项历史使命,外交

据澎湃新闻统计(原文《图说·顶流明星①|最萌“外交官”的66年国际交流史》,作者薛晶》),外交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957-1982,以赠送为主。

这一期间,以1972年的中美建交为典型,那一年,周总理赠送了两只大熊猫“玲玲”和“兴兴”给来华访问的尼克松政府。

1982-1994,租借巡展。

出于对濒危动物的保护,我国不再赠送,改为商业租借。

1994-至今,非商租借。

海外各国可在繁殖、保护、研究前提下租借,租期一般10-15年,到期后可适当续约。其间繁殖后代归中方所有。若大熊猫意外死亡,其遗体也归中方所有。

——作者:薛晶|澎湃文章《图说·顶流明星①|最萌“外交官”的66年国际交流史》

截至目前,有66只大熊猫及其后代仍旅居海外。

500

来源《澎湃新闻》


02

该回家了

这样算来,千禧年前后旅外的大熊猫们,也到了期满回家的日子。

出生于1998年的乐乐和2000年的丫丫,是在2003年被送往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动物园。

其实早在2022年初,就有网友曝光过二者境况。

今年因为对比过于明显,丫丫状态过于揪心,引发大家的怜爱。

上周四,中国专家组成员、北京动物园的兽医和饲养员已到达美国孟菲斯动物园。

经过检查,乐乐因为心脏病变去世。

中方赴美大熊猫专家组抵达孟菲斯动物园后,与美方专家共同完成了对大熊猫“乐乐”的尸体解剖检查,解剖排除了导致动物意外死亡的如肠扭转、主动脉破裂、肝脓肿破裂或大出血等常见病因。观察到心脏病变,初步判定是其死亡的原因,但需要进一步的病理检测结果确认。

——《人民网》

两位专家将与美方工作人员为丫丫做健康评估,回国提上日程。

4月12日公示期结束后,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将发放“丫丫”回国相关许可证。但能否赶在合同到期的4月7日回国,还无法确认。

500

来源:《北京日报》

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丫丫已经二十三岁了,换算成人类年龄,她已经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

500

心疼丫丫的网友们,开始突击检查其他旅外的大熊猫。

旅美的,除了丫丫和乐乐,还有美香一家。

2000年12月,“美香”和“添添”被送到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在美23年。

在这几十年里,它们先后生育7崽,4只存活,最近一次生育在2019年。

美香已经26岁高龄(相当于人类80高龄),据说最近美香身体状况也不好,食欲不振、行动困难……

(很多网友认为让“80岁”高龄的熊猫通过人工授精“强迫”生娃,太过残忍。对此,美方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解答说,经过检查,美香的身体符合生产条件。)

因为出生四岁的熊猫崽小奇迹身体状况不适合坐飞机,美香一家将在美生活到2023年底。

500

画面截自3月22日21时41分中新网百度直播

除了在美大熊猫,其他国家的大熊猫也将陆续归国。

但其他国家的外借大熊猫,状态和丫丫比,确实好很多。

2011年旅英的“阳光”和“甜甜”,在疫情期间申请提前结束租借期,预计今年10月底回到国内。

500

500

上图为“甜甜”,下图为"阳光",图源:BBC

旅日的“旦旦”(雌性),合同已到期,此前因疫情暂缓回国。目前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欠佳,预计今年年底回国。

500

大熊猫“旦旦” 图源:IC photo

旅新加坡的“凯凯”和“嘉嘉”,2021年诞下了宝宝“叻叻”,将延长至2027年回国。

500

凯凯,图源:新加坡野生动物保护区

把独有的物种外借到别国,作为繁殖研究,是否有必要,暂且还难有定论。

从英国BBC出品,腾讯上线的纪录片《爱上大熊猫》里,我们能看到大熊猫旅外,哪怕对于租借国,也不是一件易事。

《爱上大熊猫》记录了苏格兰人把“阳光”和“甜甜”从四川接去爱丁堡的全过程。

这家搬得着实费神。

500

首先,他们需要派出专家来中国大熊猫繁育基地,接受培训。

为期一个月,学习和大熊猫有关的一切知识。

比如喂食,最好别一股脑把竹子投进去,而是让大熊猫有主动觅食的乐趣。

咋主动?

把竹子一根根插地上,仿佛它就长在那,然后等大熊猫自己把竹子拔出来吃。

500

你会说,这也不难吧。

不就是给崽子插饭么,也不咋费工夫。

但要知道,大熊猫的生活里,一半时间用来吃,一半时间用来睡。

这强度可想而知。

竹子插完清理,清理完了继续插新竹子……

500

当然,大熊猫也不止吃竹子,苏格兰人还给大熊猫准备了蛋糕——

由豆类、鸡蛋和水做成,包含大熊猫每天所需的所有营养。

500

苏格兰又不产竹子,每年还得从荷兰进口,光是竹子这一项的花费,就要七千英镑,折算下来,大概一个月五千块的伙食费。

除了饭盆、食谱有讲究,窝更是重中之重。

大熊猫馆的围墙高度也经过精确计算,保证一公一母两只大熊猫有独立的活动空间。

500

照顾大熊猫,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0-15年的租借期,也意味着大熊猫们将在国外度过自己的黄金期。(大熊猫平均寿命为25年,最长寿的是38岁)

就在我们以“回来就好了”的心态,准备迎接旅外大熊猫时,国内又起风波。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宝新”,两岁不到,3月初出现嗜睡、拒食、精神差的表现。

500

因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经过十几天的抢救,14日最终器官衰竭去世。

上海野生动物园的“七七”肠梗阻了。

500

浙江台州的大熊猫“姚欣”被游客泼水。

500

山东临沂的大熊猫“银柯”出现消瘦、乞食情况。

500

于是,一群群情激奋的网友出击,质疑培育机构工作不到位。

500

500

当然,大部分还是乌龙。

成都"宝新"的救治方案官宣。

500

来源《人民网》

“七七”成功手术,福建熊猫馆回应将尽量改善场馆不足的问题,山东大熊猫”银柯“的近况也有专人跟进核实。

500

500

虽然话说得激烈了点,但这种密集的监督和关切,对大熊猫现状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但趁着这波已经算持久的关注,肉叔更想聊的,是两组数据。

经过人为干预,大熊猫的野生动物等级在2016年已经从“濒危”降至“易危”。据2021年的数据统计,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1114只增加到了1864只。

但十年来,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达到673只;累计已放归自然大熊猫11只,成活9只

因为意识到它的珍贵,我们做了很多人类能做、该做的。

但,大熊猫需要的,只是活着吗?


03

让它野

没错,比起人类能不能养好大熊猫,肉叔更想聊的,是大熊猫的野化问题

大熊猫虽然萌,却并不是人类的宠物。

野生大熊猫,也被叫做“花熊”,身上具有熊科动物特有的凶猛、力量,在自然界中本无天敌,但老弱的熊猫会被肉食动物攻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由于气候变化和大量土地被人类开发,熊猫的栖息地变得破碎,不仅阻碍大熊猫种群的正常扩散,还给它们带来近亲结合、小种群局部灭绝等风险。

国内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也堪忧。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1974-1977年第一次熊猫普查为2459只,到1985-1988年数量下降至1114只。

我们能让他们活着,却无法教会他们真正生存。

肉叔对2020年的一部动物纪录片《人类-动物》印象深刻。

里面有一位野生动物园博士,专门收养因为人类活动失去母亲的美洲黑熊宝宝。但只养2年。

除了治病、喂食,还锻炼它们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因为他知道,每一头熊都想回归自然。

他也舍不得,但这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的情绪不重要,我希望熊能幸福。

而每一头熊,被放归时,几乎都是先试探,再小心翼翼地飞奔入森林,毫无留恋。

500

这种“无情”,才是我们对动物,尤其是曾经在野外生存的动物,最高的期待。

任何生物,都不是为了取悦人类而存在。

大熊猫,也一样。

我们立刻把他载上车,送回捕获他的地方。他一看见熟悉的竹林,就兴奋起来,凄惶的神情一扫而空,他抬起头,四下张望,笼门一开,他立刻冲出去。

——野生动物研究学家乔治·夏勒目睹一只野生大熊猫捕获后被放归

早在200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与放归工作。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指导的保护策略,在人工圈养种群增长到一定数量之后,需要将部分人工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以复壮野生大熊猫种群,拯救大熊猫孤立小种群,让大熊猫种群持续生存。

圈养大熊猫的野化放归主要分为培训、放归、监测三个阶段。

2006年,雄性亚成体圈养大熊猫“祥祥”经过3年多的独立野化培训,专家评估后认为,可以择机放归野外栖息地,进入到补充野生种群的试验中。

祥祥成为历史上首只放归野外的圈养大熊猫。

在放归之前的诱捕,祥祥为了能呆在自己的领地,拒绝了美食的诱惑,找回了熊猫的野性。

500

然而,放归卧龙“五一棚”不到1年,工作人员在雪地里发现了它的尸体。经解剖研判,受伤还未痊愈的祥祥在冬季与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和食物,在打斗时从高处摔落重伤致死。

祥祥的悲剧,加上2008年汶川地震,让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工作一度被搁浅。

直到2010年,熊猫中心提出“母兽带崽”的新野化培训方法,重启野化计划。

让有野外和育幼经验的母兽在自然环境下产崽,使放归个体跟随母亲成长、习得野外生存技能。待幼崽满一周岁后,母幼转移到面积更大、自然环境更复杂的野化圈舍环境中进行培训。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放归野化的"华姣"。

500

截自纪录片《重返森林》

断奶之后,2岁的它被放到雅安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麻麻地。

两岁,是大熊猫的青少年时期。

羽翼未丰但好奇心、对周遭认知还未定型,是重拾野性的最好时机。

在野外,没有母亲的保护,遇到的动物也不知是敌是友,遭遇暴风雪天气只能自己躲起来。

500

科学家给它套上了带有追踪器的项圈,但偌大的森林,信号也时断时续。

放归的1年零3个月后,工作人员在野外再次发现了华姣的踪迹。

500

截自纪录片《熊猫回归山林 野放全记录》

至此再也没有华姣的消息。对于野放的动物来说,没有消息也许是最好的消息。

来自熊猫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3年开展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工作以来,该中心先后成功野化并放归包括淘淘在内的11只圈养大熊猫,存活9只,存活率达81.8%。

其中,7只大熊猫成功融入有灭绝风险的小相岭山系野生种群,2只成功融入岷山山系野生种群。

———记者:张蕾 周洪双 李晓东 | 光明日报《野化放归,探索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之路》

今年5月1日,野生动物保护法在5年后重新修订,将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500

修订后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并细化野生动物种群调控措施。

岳仲明介绍,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种群,其“野性”降低,遗传性状也发生改变,应当区别情况,实行与野外种群差别化管理措施。

—摘自新华网

我们都很关心,旅外大熊猫们能不能在我们的照顾下,安稳地度过余生。

但除了让他们安然终老,更重要的责任,是它们有不用妥协的自由。

化用野生动物研究者乔治·夏勒的忠告。

闭上眼睛,忘掉科学,理性。

尝试发挥直觉、敏感、同理心,把它当作真实的生命。

问问它,你是要当笼里的可爱国宝,还是山林间自在的花熊。

500

本日打工人:夏屿

本文由公众号「肉叔电影」(ID:dusheyingdan)原创,点击阅读肉叔更多推荐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