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辉「2.0版」偷渡陈仓性质更恶劣
英国《金融时报》前日报导,蔡英文四月初计划出访中美洲的「友邦」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期间将在美国加州和纽约停留,届时蔡英文将在麦卡锡的选区加州与麦卡锡会晤,也将赴列根图书馆发表演说。麦卡锡去年夏天曾表达若当选联邦众议院议长有意率团访台;今年二月被记者追问访台计画时,麦卡锡回答目前没有安排并强调中国无权告诉他「哪里可以去,哪里不能去」。至于麦卡锡为何改变心意,《金融时报》报导引述一名台湾高阶官员透露,台湾向麦卡锡团队提供中共近来动向和「威胁」的情资,麦卡锡和蔡英文因此达成共识在加州会面,以避免重现前美国众院议长佩洛西去年八月访台时中共环台军演的激烈回应。
对于《金融时报》的这个报导,美国白宫发言人尚皮耶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昨日均不愿证实蔡英文将访问美国,称台湾方面尚未宣布任何出访行程。而在台湾方面,「总统府」发言人Kolas Yotaka昨日表示,「对该报导没有评论。若总统有任何出访行程皆会循例对外说明」。亦即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而「外交部长」吴钊燮的回应则似乎是默认了这个报导,他说,「元首外交」是台湾当局「外交」非常重要的一环,若有确切规划后,将对外说明。台湾当局驻美代表处的态度也是如此,声称「总统」出访邦交国相关安排均照惯例进行,目前没有相关资讯进一步说明。
从《金融时报》报导中有关「台湾向麦卡锡团队提供情资」的表述中,似乎可以窥见,这个蔡英文与麦肯锡会面的地点由台北改为美国加州的建议,是由蔡英文提出,麦肯锡接纳。倘该传闻属实,其性质将比麦肯锡访台并与蔡英文会面更为恶劣,而且也将是当年李登辉访美发表「台独」谈话的「2.0版」,所引发的反应,可能比李登辉访美及佩洛西访台更要激烈,因而所谓「避免刺激北京」之说,只是自欺欺人。
实际上,一九九五年六月,李登辉为了为参加翌年的台湾地区首次「总统」大选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前往美国进行「非官方的、私人的访问」,并参加母校康乃尔大学的毕业典礼,及在康乃尔大学发表了题为《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演说,首次公开宣示了其「台独」政治立场。李登辉和美国此举激起对岸强烈反应,解放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导弹发射演习,并推迟第二轮「汪辜会谈」。这被称为「第三次台海危机」。中美关系也降至冰点,经过双方外交官不断斡旋,促成江泽民一九九七年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克林顿也于一九九八年正式访问中国,并在上海公开阐述了美国对台政策的「三不」主张: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
现在蔡英文此举,似乎是要模仿其「恩师」李登辉。众所周知,蔡英文的走上台湾地区政坛,是李登辉一手「挖掘」及抬扶的。李登辉先是委任她作为「台澎金马单独经济体」加入「GATT」的谈判团队召集人,继而指定她主持起草《港澳关系条例》法案,还授命她率领团队拟制「特殊两国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李登辉又向陈水扁推荐蔡英文出任「陆委会」主委。
蔡英文此举,显然是要在自己卸任之前,扮演「李登辉2.0版」的角色,亦即要对在李登辉之后,台湾地区历任领导人陈水扁、马英九在对美国进行「过境外交」时,都未能进行公开演说的情况进行「突破」,展示自己是李登辉的「继承者」,而且还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际上,李登辉发表演说地点的康奈尔大学,是一家研究型的私立学校,并非是「公权力机构」。而列根图书馆是由美国政府出资的机构建造,其职员也是美国政府的退休人员,属于政府下属机构,因而充满了美国「公权力机构」的色彩,打破了以往台湾地区领导人不能接触美国公权力机关的惯例。
蔡英文要在四月间「过境」美国时与麦肯锡会面,还有一个「实务」上的考量,那就是要抢在各个政党正式确定参与「二零二四」大选的提名人之前,实现与麦肯锡会面,以避免对民进党参选人的选情造成不良影响。实际上,麦肯锡的访台时间,并不会太早,可能是在今年八月的美国国会「放暑假」之时。此时台湾地区已经进入「大选时间」,解放军的军事演训必然会令台湾民众产生「票投民进党,青年上战场」的情绪心理,对民进党的选情不利。因而蔡英文趁着四月出访中美洲「友邦」之机,提前在美国与麦肯锡会面,就将能消解这个有可能会发生的选情危机。而麦肯锡在已经提前与蔡英文会晤之下,也就必然会取消八月间的台湾之行。
但蔡英文仍然要「一鱼两吃」,还是要让麦肯锡访台的「靴子」落地。实际上,根据中央社报导,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画主任葛来仪就表示,即使是麦卡锡已经在美国加州与蔡英文会面,仍不应排除麦卡锡访台的可能,时间点或许在台湾明年大选之后。今年二月间曾访台的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盖拉格也透露,麦卡锡可能在台湾选后与民主党非裔领袖杰福瑞斯访台。
在此背景下,蔡英文在美国而且还是麦肯锡的选区与麦肯锡会面,其性质就将比麦肯锡访台并在台北与蔡英文会面,更为恶劣。而且,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三年来,蔡英文的首次出访,就实现在美国的领土上与美国国会的领袖会面,图谋制造「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轰动效果。而在台北会面,因为已经有佩洛西的事例「珠玉在前」,其「含金量」就有所降低。反之,蔡英文在美国与麦肯锡会面,其「性价比」就更为超越佩洛西访台。
因此,蔡英文的「避免刺激北京」之说,其实是「偷渡陈仓」、「掩耳盗铃」,欺骗不明真相的台湾民众,以避免对民进党的「二零二四」选情造成负面影响;或者也是要迷惑对岸。但相信对岸不会上当受骗,相反还因为其性质比麦肯锡访台还要恶劣得多,因而必会作出强烈的反应,让蔡英文的「瞒天过海」策略将不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