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在江苏:食在南京─牛肉锅贴
锅贴,相传是无意间变废为宝的美食。在北宋年间,宋太祖因刚办完太后的丧事,心情郁闷已经一阵子没好好吃饭了。某天午后他独自在院中散步,忽然闻到一股香气飘来,便寻着香气走到了御膳房,看见御厨正将没吃完的剩饺子放在贴平锅内煎着吃。宋太祖因几天也没好吃饭,香味勾起了食欲,就让御厨铲几个试试,刚出锅的锅贴焦脆软香,一连吃了四五个,一问这道菜名,御厨一时答不上来,太祖看了看,既然是用铁锅煎的饺子就随口说:那就叫锅贴吧。
锅贴这种民间小吃,从南到北都有,在台湾也很常看见,或许是早餐宵夜的永和豆浆,亦是新兴的四海游龙或八方云集,锅贴作为饱腹感扎实、准备快速的小吃,虏获许多人的胃。而在南京,锅贴还能雅俗共赏,名列“秦淮八绝”之一,但得是“牛肉锅贴”。
南京随处可见的锅贴店,往往带上“七家湾”这个地理标签,七家湾是南京的最古老的回民聚居区,不吃猪肉,而以牛羊肉美食见长的回民,创造了这道“秦淮八绝”,并且征服了其他南京人的胃,不只在秦淮,更在金陵全城开枝散叶。
南京牛肉锅贴与一般白皮肉馅的锅贴的不同,不止在于内陷,外表更呈现诱人的金黄色,因为在煎锅贴时,使用的是“菜籽油”,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黄褐色的菜籽油在高温油煎时,便飘出浓郁的“青气味”,像是刚收割完的青草地,闻着清新并同时将原本白色面皮的锅贴,裹着上金黄焦脆的外衣,不掺杂一滴水,“滋啦啦”声中,不计成本的用油,才能煎出色泽黄亮均匀的“牛肉锅贴”。
在店里,你可能会看见两种蘸料,而这没有谁对谁错,或是谁才是正宗搭配,好吃即为王者,你可以尝试蘸醋吃,微酸的醋汁将令你更加开胃解腻,让你忘却他原是油煎的,也可以在醋汁中放点辣油提鲜提香,更是刺激着味蕾的;另一派则是蘸上辣椒酱,微辣带咸的口味,更加引出锅贴内牛肉馅的肉香,再与焦脆的面皮一起送入口中,如此被“秦淮八绝”所征服,那是心甘情愿的。一两锅贴是进店点餐的基本单位,而这单位似乎有个公约数,即是5个锅贴,刚好尝个鲜,开个胃,如果想当餐主食,那就多叫上几两吧!
在南京吃锅贴,配的可能不是豆浆,而是牛肉馄饨或是牛肉面,一份扎实的牛肉套餐就这么上桌来抚慰食客的胃了。南京的牛肉面是属于红烧汤类的,用炖煮牛肉的汤来煮面,让面与牛肉,有汤的调和,更加完整。如果觉得还不过瘾,店里有提供干切牛肉的话,别吝啬点上一份吧!
如果你想堵上一份刚出锅的锅贴,只有一种方式,到店里等着吧!因为跟你想法一样的食客,总会从四面八方涌来!来的早总不如来的巧,或是先占个位,点上菜,安耐住馋虫,握紧手中小票,不被师傅或是老板的花言巧语影响,不轻易交出那张写有你兑换美食权力的小纸片,“滋啦啦”声响,属于你的牛肉锅贴,开锅啦!
作者:Mig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