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KTV诉音集协涉嫌垄断,音集协:觉得我们多收钱拿出证据来
【本文为风闻社区作者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
2018年10月,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音集协)要求KTV和点播系统供应商下架6000多首歌曲。
当时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
1、音集协作为民间集体管理组织,有没有权力要求歌曲下架;
2、音集协委托天合公司帮自己收钱,是不是合法合规;
3、音集协收了钱之后,有没有返还给权利人。
在被唱片公司和KTV步步紧逼时,音集协也与合作十年之久的天合公司撕破脸。
随后,音集协称将起诉天合公司,因其收费过程中存在多项违约违法行为。
但这没有转移众多KTV经营者的注意力,他们关心的依然是音集协有没有侵犯自己的权益。
3月21日,广东9家KTV起诉音集协垄断纠纷案在北京开庭。
原告方认为音集协指定单位进行签约,并提出不合理的附加费用,构成垄断。
原告代理律师方加德表示:
音集协管理作品推行的方式是委托给天合公司来帮它推广,表面上是委托,实际上是一种一揽子的承包,在签约当中设置了很多附加条件,不合理的收费,补交费用,还有就是收上门费用。
9家KTV公司提出4点诉求:
1、被告以合理、同等条件与原告签订著作权作品《许可使用合同》;
2、被告向原告提供KTV歌库正版著作权作品使用服务;
3、被告向原告提供管理的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名、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授权管理的期限等权利信息查询系统;
4、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方律师表示:
我们要的是一个合法的营商环境,他对于我们要求签约同意,但是用什么方式签约他没有讲。实际上我们要求的是直接签约,不要含第三方的,他对这个没有回答,他对作品服务问题很含糊。
对此,音集协方面回应称,已提交证据并陈述理由,以法院判决为准。
音集协总干事周亚平:
我们肯定是欢迎跟使用者签约,收费从来不存在第三方,天合只是帮助我们联络。使用者如果觉得音集协多收钱了,或者收得不合理,拿出证据来,这个案子究竟是谁有道理谁没道理,法庭自然会做出判断。
但我想问周干事,怎么解释这张红头文件上的白纸黑字呢?
据报道,双方均表示愿意接受法庭调解,案件未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