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这事儿,蜥蜴可比你会多了
情人节不管有没有对象,照例都得说点对象的事。在中国古代传说里,中国最大的壁虎——蛤蚧Gekko gecko,是夫妻生死相随的“偶虫”,冯梦龙《情史》记录了这样的传说,如果杀掉一对在交配的蛤蚧,它们至死都会紧紧抱在一起。
象征爱情的动物不是鸳鸯就是蝴蝶,很难轮到蜥蜴这样鳞甲狰狞的爬行类。动物界的一夫一妻制非常罕见,一夫一妻的蜥蜴又尤为罕见,能维持长期一夫一妻关系,而且人类对此进行过充分研究的蜥蜴,可能世界上仅有一种(不是蛤蚧)。
蛤蚧 ©tontantravelFollow / Flickr
“痴情”的蜥蜴
生活在澳洲南部和中部的松果蜥Tiliqua rugosa,身长约30厘米,正如其名,全身长着粗糙凸出的鳞片,活像一个大松果。
松果蜥生活在沙漠地区,以植物为主食,在春季和初夏植物比较茂盛的季节里,食物丰富,它们最为活跃。这也是松果蜥的恋爱季节。人们对松果蜥进行了随机捕捉调查,发现在9月初到11月中(南半球的春天),40%的松果蜥成对活动。如果两只蜥蜴被分开了,它们会主动寻找彼此,两只蜥蜴重聚后,雄性偶尔还会用鼻子顶雌性的腿和体侧,用舌头轻扫她。
松果蜥 ©PG Palmer / wikimedia
成对的松果蜥会一起行走,一起栖息,雌性走在前面,雄性跟在后面。无线电跟踪的结果显示,“拍拖”的蜥蜴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一起,有17对蜥蜴甚至花费75%的时间相依相伴。10月末到11月初,它们完成交配,然后一拍两散。
松果蜥的“拍拖”时间每年维持约50天,特别长的能达到94天。雌松果蜥是卵胎生,怀孕五个月,一般一次只生两条小蜥蜴。松果蜥的寿命很长,可能达到50岁。
一篇论文总结了31年的研究资料,发现在5年内“分手”的松果蜥少于34%,有31对松果蜥坚持相聚的时间超过15年,最长的记录是27年,这对老夫妻在研究发表的时候,仍然“情比金坚”。还有一个令人悲伤的目击案例:一只雌松果蜥缠在围栏铁丝上死了,两天后,人们发现她的配偶守在尸体旁边,轻轻地顶她、舔她,就好像她还活着一样。
成对的松果蜥 ©PG Palmer / wikimedia
不过正如大多数一夫一妻动物一样,松果蜥也不总是那么痴情。无线电追踪显示,40%的雌性松果蜥在固定的配偶之外,与1到3个雄性短时间亲近,18%的雄性蜥蜴和两个雌性亲近。有一只雌蜥蜴在一年中五次被观察到跟雄蜥蜴“拍拖”,而且是四只不同的雄蜥蜴。
人们对21窝小蜥蜴进行了线粒体基因鉴定,发现至少4窝里面有“老王家的孩子”。亲子鉴定不仅在人类社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也毁坏了许多一夫一妻动物的名誉。
盯。© Alain Steffes / wikimedia
为何情有独钟?
动物之中一夫一妻的例子之少见,对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何松果蜥要维持一夫一妻制呢?对一个配偶忠贞不渝是有代价的,因为雌蜥蜴并不是每年都能生育,有可能出现雄性陪了她一季,却没有留下后代的情况。
最简单的备选答案是,雄性在看守配偶,以免被其他雄性“老王”趁虚而入。一夫一妻制的哺乳动物犬羚Madoqua spp.,雄羚随时跟在雌羚后面,可能是出于这个原因。但松果蜥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跟在老婆后面,所以他即使在看守老婆,也不是很有效。
林犬羚Madoqua saltiana © Sergey Yeliseev / Flickr
也许雄蜥蜴通过帮助配偶,来增加他的后代数量。雄蜥蜴不会给雌蜥蜴喂食或者筑巢,所以这种帮助是什么呢?一夫一妻制的鸟类也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雄鸟会给雌鸟报警,留意周围的捕食者,让雌鸟有更多的时间觅食。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已婚”的雌蜥蜴和“光棍”的雌蜥蜴相比,进食的时间差不多,而“已婚”的雄蜥蜴进食的时间,要比“光棍”短很多。也许他正在为老婆放哨,让她可以放心地找东西吃。
雄白尾雷鸟Lagopus leucura的警报会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 USFWS Mountain-Prairie
小蜥蜴出生时正逢冬天,食物缺乏,几乎只能靠妈妈给它们的营养储备为生。雄蜥蜴如果能让雌蜥蜴安心吃饭养肥,就能提高自己孩子的存活率。不过,成年松果蜥的捕食者很少,所以站岗放哨的有效性仍然值得商榷。也许好处并不是来自防备捕食者,而是防备同类,雌松果蜥身后有个“老公”跟着,其他的雄性就不会干扰她觅食,省的闹心。
如果雌雄蜥蜴能达成“一个觅食,一个警戒”的合作,也可以解释它们的“夫妻情分”为何能维持多年。彼此熟悉的配偶,可能合作得更加“顺手”,从而提高后代的存活率,所以一些一夫一妻的鸟类,每到繁殖期,都会与老配偶团聚。
一夫一妻制的漂泊信天翁Diomedea exulans平时天各一方,四处漂泊,两年跟配偶重聚一次,繁殖后代 © Andrew Shiva / Wikipedia
维持基因的健康度,也可能是松果蜥选择单一配偶的原因。松果蜥寿命很长而且扩散很慢,所以互为近亲的蜥蜴很可能堆在同一个地方,很容易发生近交。基因检测发现,结为夫妻的蜥蜴,跟附近的其他蜥蜴相比,彼此的基因差异较大。有实验显示,老鼠甚至人类可以通过嗅觉,识别跟自己基因差异最大的异性。也许松果蜥也有类似的能力,根据基因差异来选择配偶,让近亲结婚的风险最小化。
疾病可能也是松果蜥如此“痴情”的原因。寄生虫和细菌等病原体,是生物时刻都要对抗的敌人,更可怕的是,你会进化,这些敌人同样也会进化。野生环境下的松果蜥,身上寄生着蜱虫,蜱虫会传染真球虫目的寄生虫Hemolivia mariae。
两只蜥蜴生活在一起,比起独居能“稀释”寄生虫的伤害。如果你是光棍,蜱虫只叮你一个,如果你找个伴,一半蜱虫就会去叮别人(也就是《二十四孝》里让蚊子咬自己的道理)。
成对的松果蜥 ©JJ Harrison / wikimedia
随意跟陌生的异性发生关系,也会增加感染外来疾病的风险。这一点人类也很有经验,在这方面,也许蜥蜴比我们更明智。
参考文献
[1] Bull, C. Michael. "Monogamy in lizards." Behavioural processes 51.1-3 (2000): 7-20.
[2] Leu, Stephan T., et al. "Mate familiarity affects pairing behaviour in a long‐term monogamous lizard: evidence from detailed bio‐logging and a 31‐year field study." Ethology 121.8 (2015): 76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