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藏经阁面向全球征集古籍
史料记载,藏经阁,又称法堂。少林寺藏经阁建于元至正年间(约公元1345年),明清时期多次修缮,后毁于1928年大火,1992年开始按旧制重修。时隔20余年,由于藏经阁内梁柱是木质结构,遭虫蚁破害严重,少林寺于2018年5月重修。
历史上,藏经阁作为少林寺重要的文化中心,是译经、讲经的核心场所,存放有大量佛经、文化典籍以及宗教圣物。新世纪以来,为恢复藏经阁的主体功能,少林寺重点加强了珍贵古籍的征集与保护力度。在国家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的指导与帮助下,少林寺的古籍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成功申请为佛教界首个“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少林寺藏经阁藏主延个法师告诉凤凰网佛教,少林禅宗享誉全球,活力丰沛,为了让更多大众分享到少林文化,并共同传承好、建设好少林文化,少林寺藏经阁决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担当,迎接新的发展与挑战。
据延个法师介绍,在藏经阁落成典礼当天,少林寺藏经阁将与北京荣宝斋再度携手,共同举办“法藏少林”佛经大展,以庆贺藏经阁重辉于世。“法藏少林”佛经大展,将展出从北宋《开宝藏》,到清《龙藏》在内历代的大藏经版本,使大众得以近距离接触古佛经文化与古印刷文化。延个法师还介绍,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8日。
经过近一年的修缮,河南嵩山少林寺藏经阁重新对外开放。 岳龙 摄
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出席少林寺藏经阁修缮落成大典。 岳龙 摄
为庆祝少林寺藏经阁修缮落成,“法藏少林”佛经大展在少林寺藏经阁举办。 岳龙 摄
三十多件历代珍稀佛经在“法藏少林”佛经大展中向游客揭开神秘面纱。 岳龙 摄
观众在少林寺藏经阁观看“法藏少林”佛经大展。 岳龙 摄
少林寺藏经阁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约公元1345年),之后历明永乐朝,清顺治朝,每有修葺。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少林寺时,原藏经阁藏经移贮法堂,故法堂又称“藏经阁”。少林寺藏经阁原建筑毁于1928年大火,1993年按旧制重修。 岳龙 摄
三十多件历代珍稀佛经在“法藏少林”佛经大展中向游客揭开神秘面纱。 岳龙 摄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介绍说,少林寺藏经阁现拥有古籍总计3万余册,善本1.2万余册。其中,元明清版大藏经5480卷。珍贵的古籍还有木刻《少林寺志》、清康熙岳生堂刊刻《说嵩》以及少林寺的秘藏拳谱等。
藏经阁现代图书则以佛医、武术为特色。近年来,少林寺先后编纂出版了《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国武术大典》《禅宗大典》等大型丛书。
为庆祝少林寺藏经阁修缮落成,3月24至28日,少林寺与北京荣宝斋在少林寺藏经阁共同举办“法藏少林”佛经大展,三十余件散落民间的写刻藏经以及少林寺秘藏千年的历代佛经将向游客揭开神秘面纱。这些佛经包括唐代的写经宝卷,西夏文写本刻经,宋元刻本大藏,明清宫廷写经。其中中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开宝藏》,也是目前发现的全世界第十三件《开宝藏》原件,也将于此次大展中首次亮相。
于此同时,少林寺藏经阁还面向全球发出征集启示如下:
为丰富藏经阁典藏,我们欢迎诸方善信、朋友,踊跃捐赠古籍与图书,以共襄文化之功德。为体现与发挥藏经阁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也倡议并向大众征集设计藏经阁文化印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