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国家,为什么都在搞“旅游+黄赌毒”?

500

本文约2600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

有一种说法颇为流行,说中国的旅游业是全世界最独特的,因为中国旅游业没有黄赌毒,纯靠风景和文化。

500

这确实有一定道理,中国虽不是完全杜绝了境内的黄赌毒,但黄赌毒基本不涉及游客和入境旅游者。而中国周边一些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黄赌毒与旅游业相互渗透。

本期,知酷文旅盘点一下中国周边国家,哪些在搞“旅游+黄赌毒”?

500

损邻利己的赌场竞赛

在黄赌毒中,最常被用作引流手段的是赌,赌场是收割他国高消费力客群的利器。

以韩国为例,面积相当于浙江省的韩国,坐拥18座赌场,其中17座只服务外国人,禁止韩国人进入。韩国赌场一般采用综合度假村模式,提供住宿、美食、赌博、免税购物、温泉、SPA、演出等一站式服务。其赌场吸引了不少中国和日本游客,赌场人员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

500

韩国“榨干外国人钱包”的赌场

韩国热衷搞赌场的原因也很简单,相比中国和日本,韩国的观光资源和文化底蕴,实在有点拿不出手。资源不够,赌场来凑。中国(除澳门)、日本都严格禁赌,这给了韩国“损邻利己”的机会。于是,小小的韩国搞了18座赌场。

新加坡有两座赌场,也是综合度假村模式。事实上,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对赌博深恶痛绝,他执政期间曾公开表示,只要他活着,就不允许新加坡建赌场。

然而,赌场这生意,你不搞,就会便宜你邻居。新加坡越是坚持不搞,马来西亚的云顶赌场赚得越开心。终于,忍无可忍的新加坡在2005年一口气批准了两座赌场度假村,新加坡人只要年满21岁便可进入。这几乎是劝告新加坡人,“不要再去马来西亚赌了,好不好?咱新加坡人就在新加坡赌”。这一切,就发生在李光耀眼皮子底下。

500

新加坡搞赌场,主要是因为马来西亚的赌场太成功。马来西亚的云顶集团是全球第二大赌场集团。云顶集团由华人林梧桐在1965年创立,最初起步于吉隆坡附近山上的云顶度假村赌场,该赌场目前仍是马来西亚唯一一家合法赌场。后来,尝到赌场业务的甜头的云顶集团,走出马来西亚,在东南亚、美国和欧洲陆续投资运营了数十家赌场,还搞了数十艘邮轮,作为公海上的“移动赌场”。

500

丽星邮轮

东南亚各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属于最克制的,只搞了一两家赌场,其他国家的赌场少则数十家,多则上百家,有综合度假村型,也有棋牌室型,还有众多非法的地下赌场。

越南有约40家赌场,绝大多数只面向外国游客。禁止越南人进入。越南搞赌场的模式也很“巧妙”,类似招商引资的模式。越南给外国资本一张赌场牌照,由外国人来投资经营,只面向外国游客。而外国资本为越南配建了酒店、度假村等设施,提升了当地旅游接待能力,赌场还为越南招揽更多外国游客。相当于越南以赌场牌照为诱饵,拉来了大笔投资和国际客流。而越南本国人既不经营赌场,也不参与赌博,对越南人的影响降到最低。

泰国是东南亚少数禁止搞赌场的国家。但合法的不搞,可以搞非法的,许多地下赌场和地方军警势力勾结,成为当地众所周知的灰色产业

500

佛教立国的泰国视赌博为“恶业” 民间抗议赌场合法化

菲律宾的赌场与其他国家又不一样。其他国家用赌场收割邻国,而菲律宾连自己国民也要收割。菲律宾把赌场视为国家敛财的工具,全国有约40家国营赌场,由政府直接运营,利润上缴财政。政府下场搞赌场,那自然希望客群越多越好,所以菲律宾不禁止本国人参与赌博,菲律宾国民越赌,政府就赚越多。此外菲律宾政府还靠发赌场牌照敛财,向多家民营赌场发牌照。由于滥发牌照,赌场间竞争激烈,一些赌场还打起了线上赌博和网络诈骗的主意,把菲律宾搞成网赌和电诈的聚集地。

可以说,菲律宾把赌场搞成了支柱产业,政府成了最大的庄家,菲律宾人成了韭菜。这么搞,菲律宾还能治理好吗?因此,菲律宾腐败现象十分严重,治安败坏,黑恶势力盘踞各地,黑色产业遍地。

500

菲律宾街头

缅甸、柬埔寨、老挝的地下赌场更是十分泛滥,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力本身就弱,一些边境地带几乎是法外之地,赌场数量根本无法统计,几间棋牌室就是一座赌场,其中不少赌场就开在电诈园区。

整体来看,东亚、东南亚的赌场通常由当地政府推动,目的是收割邻居的高消费力人群。这种损邻利己的招数,谁不搞谁就要吃亏。由此,东南亚出现了赌场竞争性蔓延的现象。即使此前禁止赌场的日本和泰国,也开始松动。日本拟在大阪建设首个综合度假型赌场,泰国也通过国会法案,拟在泰国修建1~3座合法赌场。

500

黄与毒,渗透东南亚旅游业

说完了赌,再来说黄和毒。

日本风俗业早已成为日本一大旅游标签,风俗店、艺伎、“男公关”数量众多,不少国际游客到了日本都要打卡体验一番,连著名球星梅西到日本都要“追星”日本第一男公关罗兰。不过日本的风俗业最主要的客群还是本国人。

500

日本东京歌舞伎町

泰国、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黄、毒和国际旅游密不可分。主要原因是东南亚曾是欧美的殖民地,即使解殖后,依然长期被欧美客群当作度假旅居的后花园。欧美客群在本国就喜欢搞色情和吸毒,到了物价便宜的东南亚,更要“享受花花世界”。

例如,泰国紧跟欧美国家“大麻自由化”的风潮,在2022年将大麻“非罪化”,以适配欧美客群的习惯和需求,随之而来的是泰国街头出现了许多大麻咖啡馆。

这种色情、毒品和欧美客群的长期融合互动,在东南亚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景观。泰国、越南、柬埔寨、菲律宾普遍存在半合法化的红灯区,警察对酒吧、夜店、赌场里外国游客吸食毒品的现象,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当地的默许和纵容下,色情业、毒品和旅游业互相促进、互相引流。

500

泰国酒吧街道

相对而言,华人社会的新加坡,以及穆斯林为主体的马来西亚、印尼等,对色情业和毒品管控较为严格,较少出现黄、毒与旅游业合流的现象。

回到中国,中国旅游业确实是最绿色的旅游业,基本不涉及黄赌毒。主要原因是中国是大国,又是世界制造业强国,经济发展不依赖旅游业,更不需要用黄赌毒来拉拢国际游客。相反,黄赌毒泛滥会败坏社会治安,造成吏治腐化,侵害国民健康,滋生黑恶势力。这是中国严厉打击境内黄赌毒的原因。黄赌毒也没有机会渗透进旅游业。

事实上,中国周边国家,整体呈现出经济越发达,旅游业与黄赌毒相互渗透越少的规律。如日本旅游虽有风俗业,但没有赌,也很少有毒。韩国虽遍布赌场,但只服务外国人,韩国对毒的容忍度也很低,韩国艺人即使在国外吸毒,回国后也会面临处罚。新加坡只允许赌场,严格禁止黄和毒。人均GDP 1.2万美元的马来西亚,黄赌毒现象都不算多。人均GDP 7500美元的泰国,人均5700美元的越南,黄赌毒与旅游业合流的现象略多。人均GDP不到4000美元的菲律宾,2000美元以下的缅甸、柬埔寨、老挝,属于黄赌毒重灾区。

可以说,东南亚旅游业与黄赌毒相互渗透,某种程度上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是其历史文化、经济地位、产业机构与内部治理不善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知酷君

编辑|小知知

图片来源|摄图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