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孔子

作者 | 首阳大君

来源 | 历史教师王汉

500

  孔子像

  授权自

  zhihu.com/people/yu-chen-tian-2/answers?page=2

  01

  “作为君子,别的事情也就罢了,但射箭比赛里的名次还是得争一争的!”

  如此充满武德的豪言壮语,是不是很难想象,这是儒家学派掌门人孔子说的。

  网友说他是“六边形战士”,之所以有朋友觉得惊诧,主要是忽略了“射”“御”这两项先秦贵族的标准技能。

  当时的贵族是把射箭和驾驭战车作为必修科目的。

  孔子自然不会例外。

  从《论语》里记载的孔子语录(“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就能看出这是一位非常重视“武力值”的老教授。

  02

  孔子的父亲是著名的鲁国“有力如虎”之将军叔梁纥,他还以在战争中托举过放下的城门而名垂青史。

  继承他血脉的孔子,怎么也不可能是个体态单薄的书生。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地出土了西汉时候记述孔子事迹的屏风,上面说孔子身高“七尺九寸”。

  如果按照《史记》里的说法就更高了,足有“九尺六寸”。

  但无论怎么算,孔子都是一个身高过一米八的山东大汉。

500

  03

  《吕氏春秋》和西汉《淮南子》等文献,能找到很多当时人对于“大力士”孔子的描述。

  《吕氏春秋》中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淮南子》更是直接说孔子“勇服于孟贲”。

  如果晚生几百年,就连战国时代的著名勇士孟贲,孔子也比的起。

  04

  在孔子的自述中,他还是一个拿《周易》玩占卜的高手:

  “吾百占而七十当!”

  占卜的准确率高达70%。

  现代那些整天研究塔罗牌的时髦占卜师,恐怕在孔子面前都是些不值一提的虾兵蟹将。

  05

  这位儒家的大圣人和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一样,也是个难以自制的颜控。

  《史记》里就记载,孔子弟子“七十二贤”里有个长相丑陋的家伙名叫子羽。

  孔子虽收他为徒,但一瞅到他那副尊容,便觉得这人并不会有太大出息。

  可谁知子羽后来竟然一鸣惊人,成了南方的学问大师,光跟从他学习的门徒就有数百人,各国诸侯都听说过他的才名。

  孔子眼见丑小鸭变天鹅的奇迹,也只好承认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错误。

  像极了大厂里那些没完成KPI的HR们懊悔不已的模样。

  06

  细想一下,从前孔子不受年轻人喜欢,很重要的一点,无非是因为他过去的人设是一个喜欢说教的糟老头。

  孔子过去是什么人物?

  是天下读书人心里的“神”。

  不说古代皇帝都要亲临祭祀孔子,就算到了今天,年年中考高考时候,标着“孔庙祈福”字样的文具照样卖的火热。

  年轻人真的喜欢这样一个被捧得高高在上的两千年前的哲学家吗?答案是否定的。

  而真实有缺点的孔子,让年轻人更觉得亲近。

  这种亲近感是可以带来一连串的蝴蝶效应的。

  只要寻找到孔子人性化的一面展现出来,这个老头,也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可爱。

  07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弃”大于“扬”的。

  虽然人人都喊着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可明显大多数人都把精力放在了批判上。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孔子与弟子们在两千年前遭遇的问题,直到今天也在我们的生活里不断重演。

  子羽因为不出众的外表,而失去了老师的信任。

  如今困扰诸多年轻人的外貌焦虑,与此又有什么不同呢?

  越多人想通过精致的外表获得爱情的忠诚,获得同事的青眼,就有越多如子羽的悲剧故事。

  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孔子懂了。

  今人却未必,即便已经过了两千年。

  或许,这就是现在大家重新重视起传统文化的原因。

点击「历史教师王汉」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