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事聊聊国内的意识形态问题

从一个小事聊聊国内的意识形态问题。

昨天去见一个客户,五十多岁的阿姨,学历不高,但颇为精明。聊着聊着她突然来了一句:“我被学校给骗了,以前上学时学的知识全是错的。活了大半辈子了,社会现实和学校教的理论完全对不上。”我回复她说:“学校教的理论可能不是反映社会现实,而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期望。”她说:“期望啥呢,完全就是反的。”然后后边发表的观点都是诸如新冠就是感冒、饶毅钟南山和检测公司有利益关系才主张封控、美国很强大、中国很腐败之类的言论,我才反应过来这阿姨被洗脑了。不过毕竟是客户,而且也不太熟,就由她去说,偶尔提醒几句。不过她的经历和想法倒是印证了我的一个想法。

去年底新冠封控乱象和过年期间《流浪地球2》与《满江红》之争,充分反映了国内思想领域的撕裂。产生思想撕裂的原因除了境外势力渗透和资本利益之外,也有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自身的问题,那就是理论和社会现实相背离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相当明显了,很大一部分人也默认了书上讲一套社会现实是另一套,一如儒家思想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接受这种潜规则,认为虚假的无法说明现实的理论就是洗脑,他们会因此对国内思想有所抵触,想摆脱这种困境而接触国外的思想。问题是国内的社会环境就在真实生活中,理论和现实是否一致生活中体验一下就能知道,但是国外的信息他们受限于学识阅历而无法验证。国内的理论肯定错,境外的信息不知道对不对,但好歹还有对的可能,因此很容易受境外势力的蛊惑洗脑。

这种意识形态问题对国家而言可绝不是饭后闲谝的谈资,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国家存续需要凝聚力,而不同国家形成凝聚力的根本原因各不相同。如英法德意日,这些国家是典型的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来源就是国家主体民族的血缘。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主体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来源是掌控美国政府的资本,所以美国也被称之为伪装成国家的企业。苏联是一个典型的意识形态立国的国家,国家凝聚力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是一个依靠文化共识形成政治实体的国家,国家凝聚力的来源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思想。

不同的凝聚力来源也体现出不同的国家特征。2018年中美关系逐渐走向对抗。美国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两党共识共同对抗中国,而我国则始终无法凝聚共识,甚至还出现了去年年底的乱象。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两国的凝聚力形成原因不同。美国受资本掌控,国家意志由国内少数大资本家协商一致即可决定,决策范围小、决策效率高。然后就如同企业运作一样依靠资本掌控的媒体对民众洗脑、由政府贯彻执行,执行力强。所以美国可以快速转变对华立场,从经济合作快速转向对抗。而我国则是依靠文化思想凝聚共识,社会主流思想对社会的认识存在滞后性,而且转变速度也慢得多。因此中美走向对抗之后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已经强大到威胁美国的根基,还对中美经济合作有所幻想,因此才会出现中美对抗责任在中国、还要继续韬光养晦和美国合作等言论。

凝聚力的来源是立国之本,要想灭亡一个国家,根本办法就是破坏对方凝聚力形成的原因,瓦解对方的国家凝聚力。比如苏联在冷战后期丧失共产主义信仰,政治腐化,国家也随之解体。英法德国内移民增多,国内主体民族占比下降,国内都出现了一定的动荡。未来随着少数民族比例增加,英法德国内动荡必然会进一步加剧。美国则是纯粹的“以利相交,利尽而交疏”,如果资本在美国赚不了钱,必然四散而去,美国也必然解体。从这一点上看,冷战几十年苏联从未真正触动美国的命脉,而中国企业的崛起和在全球范围内对美国企业的竞争、对美国构建的市场秩序的挑战才是对美国的致命威胁。而对于中国而言,文化思想领域的混乱必然导致社会混乱。如果中华文明断绝了传承,中国就很难存续。

现在我国面临的问题是,思想理论解释不了社会现实。本来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就应该承认是错的。但是一时半会找不到正确的新理论,还要面对美国的文化思想渗透。在没有找到新理论之前,为了抵御美国文化思想的渗透,还要坚持现有的思想理论。也就是说,理论无法解释社会现实的情况还会持续存在,思想领域的混乱也会持续存在。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我国很难达成共识凝聚力量,国家无法形成合力对外斗争必然难以取得优势,因此与美国全面竞争的时机尚未成熟。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