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河就在前方

第一条河算是过了,我想也不用我说,大家上下班感受下堵车就知道了。最终评价第一次过河效果如何的是经济恢复与发展情况,目前下判断为时过早。

从医院的情况来看,增量已经很平缓了,医生也有了更多的心力去琢磨怎么救治每一个病人,而不是按部就班把流程走一遍。作为病人家属,我很理解医生的意志不如我坚定,毕竟这是人家的工作每天这么多病人,你家的也只是平平无奇的n分之一,显然没有一定要想尽办法从鬼门关捞人的心力。从我家的经验来看,在这种特殊时期家属的意志强能牵着医生走很重要。哪怕在一个病房也是能看出各家解决问题也分三六九等。

绝大部分医生并没有经历过一晚上五六个病人去世,很快就会麻木,这时候就需要家属不能跟着走,不然就成了他不抱希望你也无动于衷。很多人会把个体差异想当然的理解成“有权有钱有势”,身处其中才会知道其实真不算啥,绝大部分人在这种特殊时期并没有什么理所当然纸写笔载的特权,最终比的还是主观能动性,拼的是平地起高楼。

之前也给大家说过第二条河隐约可见了。从检测数据来看,已经越来越明显,大概率就是xbb,至于时间暂时还不好说。我个人瞎猜下大概二月末三月初。言下之意还有一个月准备,时间上还是从容的。

现在到医院开新冠的小分子抑制类药物已经不难了,所以劝大家不要再去买印度药。原因很简单,这些见不得光的事我算是比较明白的,首先药到了国内,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拿到的是什么,是真是假。然后也由于这是个非法行业所以黑吃黑不稀奇,物流行业的具体从业人员也很清楚每天这个发货人总发一堆小药丸到底是咋回事不排除见钱起心。(我这么说就是真有其事,且实例就发生在身边)

从医疗救治能力的角度,我们过河只会一次比一次过的从容。客观来说,高危人群的绝对值也是有限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并没有特效手段,还停留在基因筛选为主,我们能做的也是尽人事。

最后说下辉瑞的药,这次谈判没谈成也是不稀奇,双方都是明牌。人家知道你需求量大早早的就开始开足马力生产。现在大量已经到港。之前临时进医保的价格人家也是一份不愿意让,博弈的就是三月这个时间点。

影响博弈的因素也无外乎就是国产药的效果与进口的比是不是只存在实验室差距(这个我没有看到临床数据不好说)。我们的产能够不够(暂时来看完全够)。当然最重要的是下条河的情况,这个是未知的因素。

所以存在了我们可以把人家一手顺子闷港口谈谈价格的空间。不过,救命的事不讲意识形态,有效,价格合理就行。

不管几条河,最终经济玩不转就谈不上及格,在水网稻田里怎么搞好经济其实并没有成功的作业可抄,我也很好奇突围方向是什么,怎么突围。做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当好家庭的第一责任人,或许这就是我和绝大部分人可以做的。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