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政引发美国实力变化

原创 张文宗 中美聚焦 2025年07月15日 1

500   

作者:张文宗(Zhang Wenzo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美国硬实力的绝对增长是否会让它在中美力量对比中占优,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比较确定的是特朗普正在损害美国的软实力。

实力是考察一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指标,而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构成和影响并不相同。考察实力变化不仅需要设计大量指标和参数,还需要扎实的调研和复杂的计算。同时,国家实力变化又与国际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离不开对主要大国实力的衡量与比较。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议程,正对美国实力和地位产生复杂影响。在大国竞争时代,这一变化值得中国予以关注。笔者通过观察特朗普的政策,在此对美国的实力走势做个把脉式诊断,所谓观其大略也。

从冷战后的“单极时刻”,到如今霸权秩序趋于瓦解,美国实力和地位相对下降早有定论。特朗普及共和党民粹派提出MAGA口号,有承认美国衰落并决心振兴的意涵,因此,他的施政目标首先是增强美国硬实力。

500

▲5月15日,特朗普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在美国-阿联酋人工智能园区的建模前握手。

从经济上看,这离不开振兴制造业、增加就业机会、拓展海外市场、减轻国家债务负担等。特朗普极端而多变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混乱,美国承受通胀上升、商品缺货等负面冲击,不过也应该看到,利用美国优势地位和一对一谈判,特朗普在经贸方面亦有所斩获。一些国家承诺对美国商品降低关税,考虑到地缘政治和关税冲击等因素,不少美国跨国公司已经或正在考虑增加在美国本土的投资。从长期看,这对美国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是个推动。

从科技上看,特朗普放松对高科技企业的监管,加大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并竭力开拓海外市场,这有助于美国的科技创新。美股“七姐妹”等公司持续受到资本追捧,成为美股上涨的主要动力,目前股市的上涨基本消化了“对等关税”的冲击。只要美国高科技产业泡沫没有破灭,美国新一轮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就仍在走上坡路。

从军事上看,特朗普在“以实力求和平”口号下不断扩充军备,其提出的2026财年国防预算超过1万亿美元。在俄乌冲突和伊以冲突影响下,美国更加重视扩大军工产能。同时,为强化对中国的战略围堵,美国正调整军事部署,对海空军等重资产军种的投入在增加。在美国一些战略家看来,制造业复兴、高科技引领与军工产能扩大相结合,就能增强美国的实力、竞争力和威慑力,维持并强化美国的霸权地位。

500

▲5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宫发布了名为“金穹”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规划。

即便不考虑美国的同盟体系和制度霸权等因素,美国硬实力的绝对增长是否会让它在中美力量对比中占优,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比较确定的是特朗普正在损害美国的软实力。从选择性退群、削减对外援助,到向盟友转移维护霸权的成本,再到蔑视美国曾引以为傲的价值观等,特朗普似乎是在自毁美国形象和美国的软实力长城。

在巴以问题上,美国对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无原则的支持,对加沙民众悲惨命运的无视,不仅损害其国际形象,还招致美国国内自由派民众的不满。在施政过程中,特朗普早就抛弃了成为“全民总统”的遮羞布,依靠强力推动右翼民粹议程以巩固基本盘,推动美国整体“向右转”。他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大范围审查留学生、大力推动劫富济贫的“大而美法案”的做法,将加剧美国国内矛盾,削弱美国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部世界的吸引力。有“软实力之父”之称的约瑟夫·奈生前对特朗普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也是不无道理。

500

▲6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战情室指挥美军轰炸伊朗行动。

如今,联合国无力维护国际和平,强权政治和丛林法则不仅没有退潮,反而愈发“流行”。在以色列和伊朗冲突前后,特朗普时而通过谈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打掩护,时而亲自下场派美军轰炸伊朗核设施,时而又通过威逼利诱促成停火,将地区大国伊朗折腾得没了尊严。在特朗普看来,在这个“肮脏的世界”,美国就应奉行“像狐狸一样狡猾、像狮子一样勇敢”的马基雅维利主义,道德说教、形象感召等毫无用处。

美国软实力受到重创,但美国的硬实力仍然强大,同盟体系也未出现崩塌。欧洲盟友没有放弃对美国的依赖,北约仍是听命于美国的军事机器。西方一些国家仍然希望在特朗普之后,“正常的美国”能够再现。由于美国政治两党轮流坐庄的规律并无改变,如果民主党重掌白宫,重拾自由主义和国际主义政策、努力恢复美国软实力是大概率事件。如果美国大学在科研、创新和教学水平上保持着竞争力,一旦美国政府在吸引移民和留学生方面变得更加自信和宽容,美国仍有可能继续成规模地吸引国际人才和劳动力。

令美国建制派和“反特朗普”势力担忧的是,特朗普依靠蛮力对盟友和对手大搞霸凌,短期看可以给美国捞到一些好处,但长期有可能加速各国“去美国化”,加速一个多极世界的到来。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尽管美国硬实力还在增长,但国际力量的组合发生变化,美国的实力将受到更大牵制。

对于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变化,中国需要观察,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很多学者用“王道、霸道”区分中美的政策和行为,相较特朗普的以力服人,中国更愿意以理服人,不得已时才后发制人。中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不必走特朗普“以软实力换硬实力”的弯路,而是要同时提升软硬实力,并让软实力的提升服务于硬实力的增长。中国提出并践行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既有助于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也有助于通过合作共赢方式增强自己的硬实力。同时,中国还应重视大国之间力量组合的变化,注重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这也是中国外交的应有之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