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子酱源于苏联,并且当时并不酸珍贵
【本文来自《鱼子酱要怎么吃是有说法的吗?女艺人居然因为“不会吃”被群嘲》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怎么吃?
鱼子酱起源:鱼子酱源于苏联,并且当时并不酸珍贵。苏联这个原产地的最初吃法是:面包抹一层黄油再抹一层鱼子酱,然后像汉堡那样塞入口,以及酒馆下酒小菜。因为最初的鱼子酱齁咸齁咸的,不适合其它吃法。。
鱼子酱历史:鱼子酱传到西方后,最初的吃法也和苏联一样,并且因为饮食习惯与西方可获得相对较少并且比苏联贵的原因,在西方更多地是在酒吧当作下酒小菜。
再后来,共资阵营/东西阵营关系恶化,西方出于政治上的封禁苏联经济的原因——当然是对鱼子酱冠以“杀鱼取卵的残忍”和掠夺破坏灭绝野生生物资源的藉口(这些倒都是真的,没法反驳),禁止了鱼子酱的进口,于是鱼子酱在西方变得更稀少了(本来就只能捕获野生的取卵,又禁止进口,搞得当时鱼子酱在西方变成了走私的稀缺物)。
再后来,鱼子酱又被法餐之类的西餐餐饮业出于商业利益而包装炒作——吃法和仪式是西餐惯用的包装炒作伎俩——而摇身一边成为了高端食品了。
现在,中国发明了鱼子母鱼的人工饲养以及“剖腹产鱼卵”而不杀母鱼的技术,再加上人类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不再需要舔加很多盐去保存和发酵从而不那么咸了),导致鱼子酱在产能上已经不再那么珍贵了。可依然架不住鱼子酱的”包装价值“,所以价格虽然降了一些,但其价格因装X的X格的健在依然显得“高大上”(中国也因此获利)。
从鱼子酱的出身与历史可以看出,其出身并不高端——与咱们的咸菜和下酒小菜(小鱼干、花生米)一样。其看起来的”高端“不过是人为包装的而已。说到吃法,这孔雪儿的吃法还要更贴近原生态、原产地呢——那种放几粒到虎口上舔着吃的,不过是西方后来硬给包装的“商业文化”和小布尔乔亚舍不得吃不起的装X做法而已。
所以,作为美食丰富并且饮食文化并不偏重玩虚的中国人,想怎么吃鱼子酱就怎么吃,不必像”端着银盘给WIFI密码纸张“般装X。就算要尊重饮食文化,学的也该是原生地的苏联的那种吃法!当然,对崇(西)洋慕外和小布尔乔亚的人,也不必给他们脸——要我是孔雪儿,我就回怼”虽然我没吃过鱼子酱也对其不甚了解,但我怕知道鱼子酱的原产地苏联及其原生吃法就是这么抹一层吃的“,看谁下不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