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青训教练又菜又业余,能教出什么质量的小球员
【本文来自《踢球,还是读书?“浙江宣传”这篇文章是不是问到点上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不是只有足球这样,其它项目一样也差不多。只不过足球作为一个更加流行的运动而更加突出而已。而且足球这项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更加全面,成才率相对更低,但总的来说,从数量中选质量的这个思路是没错,但大家都在说数量,有没考虑这个质量如何来的,
第一、基层青训教练又菜又业余,你能教出什么质量的小球员,特别是6~12岁这年接受能力比较强,习惯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我小孩练了这么多年球,业余教练和职业球员出身的教练教学水平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特别是一些正确的动作,思维。
第二、家长和教练的急功近成,导致在小学时期很多练的东西练偏练错,练太狠,兴趣被磨得差不多。
第三,足球本质上还是对抗,基层好的比赛太少。天天练这么多的基本功,没有比赛,熟练不起来,我们小区一个小朋友,6岁的时候上过一年的兴趣班,然后就不上了,但是,他下课后总会到我们小区的免费球场和一帮人踢,总会和一些比他大的人踢,当然我小孩平时不训练也会踢,就是一周可能他会和大大小小的人一起踢7天,他协调性,爆发力也没有专项训练,但是非常突出,今年被我们这一重点中学录取,他对足球一直保持热爱,比赛的感觉非常好。
第四、免费球场太少了,以上那个小孩为什么踢得这么好,因为小区有一个免费的球场全天开放,他整个假期基本能在球场踢一天。
这些原因,导致很多小孩在练到5,6年级的时候,家长感觉小孩水平不足于能靠足球挣口饭吃,就早点放弃回归学习,除非小孩相对足球来说,更不喜欢学习。
中国足球起不来,不只是学习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在家附近的免费球场非常重要,如果能解决这个,才是真正从数量中选出有质量的又热爱的小球员,进行有质量的专业培训,加上几个上升渠道,还有点机会,现在除了打职业都没别的就业渠道了,路越踢越小,哪个家长敢拿小孩一生来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