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李佳琦变了

作者 |  even

来源 | 她刊

  双十一平淡落幕了。

  今年也是14届以来,首次没有公布销售额的双十一。

500

  图源:新浪微博       

  早在预售第二日,就有风传李佳琦首日交易额达215亿,是去年的翻倍。

  公司美腕立即降温处理,辟谣:“数据不属实,已向相关媒体发放律师函。”

  公司似乎希望这个装着所有鸡蛋的篮子,能稳健低调地度过双十一。

500

  图源:新浪微博       

  李佳琦的直播间变了。

  “理智消费、快乐购物”取代了喇叭唢呐。

  “买它买它”被替代成了“谢谢大家”。

  “最低价”的宣传词几乎不再出现,而对助播团的大力扶持也趋于“鸡蛋分篮子装”的一次试水。

  但,从另一个维度来讲,今年双十一又是淘宝直播最热闹的一年。

  张柏芝空降“遥望梦想站”,抖音三大流量,罗永浩、俞敏洪纷纷迎来淘宝首播,刘畊宏夫妇回归入局。

  虽然还是一家独大,但从平台到个人IP,都走上了风险更少的玩法。

  消费狂潮,遭遇降温。

  但是即便如此,无可争辩的是李佳琦还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断层的头部主播。

  首日预售超4.5亿的浏览人次,产品数度售罄的狂欢,让人可想而知数据必定可观。

500

  图源:新浪微博       

  但消失109天的李佳琦,回归的第一场“大战”算不上顺遂。

  作为寡头主播,不可避免地又成了热搜的常客。

  几日前,“李佳琦卖贵了”的话题被吵上风口浪尖。

500

  图源:新浪微博       

  又有不少声音猜测,“在双十一之后,李佳琦将可能退居二线”。

  一叶知秋。

  内忧外患的30岁,李佳琦迎来了变局之时。

500

  六年过去,更累了

  今年的双十一,李佳琦声量低了一些。

  消失了三个多月后复出,疲惫感似乎不减反增。

  10月25日的一场直播中,李佳琦明显出现了声音不受控、发哑的情况,在喝水没有缓解之后,他坚持播完了当前产品,然后拜托同事庆姐与旺旺控场,自己“先去处理一下”。

500

  图源:李佳琦直播间      

500

  回顾这一路,声带受损或许是一度被称为“人形唢呐”的李佳琦最显著的工伤。

  其实李佳琦嗓子的受损时日已久。

  医生曾建议“不要直播了”,李佳琦摆摆手“熬一熬就过去了”。

  但这个“熬一熬”,大概是365天直播389场,累得手浸到凉水里保持清醒,眼睛闭上但仍继续介绍产品的工作强度。

  这种拼命,伴随李佳琦从南昌“柜哥”熬到如今的“一哥”。

500

  图源:36氪《创变者》      

500

  李佳琦回忆自己做“柜哥”的日子说,那是在500强企业的最底层,他明白不被尊重的滋味。

  拿着3000多的工资、做着总是被有色眼镜审视的职业。

  那时候李佳琦常常出差,六点钟在陌生的城市起床化妆,早上九点到公司,迎接公司各地领导的检查,站到晚上十点下班。

  下班后还要填完表格才能睡上几个小时,接着开启重复的下一天。

500

  图源:网络      

500

  出差的一张机票1800元,公司报销很慢,几次下来李佳琦的信用卡刷爆了。

  虽然每次都是销冠,但李佳琦还是开始对这件事感到乏味。

  这时机会砸到他面前——

  虽还是出差,但可以同刚演完《美人鱼》的林允同台,尝试活动主持。

  没钱,但老板愿意借给他,李佳琦想了想说:“那我要去。”

  不久后,网红机构美one与欧莱雅集团联合打造 “BA网红化”的项目,启用专业的美妆顾问试水直播带货。

  李佳琦,也因为那场主持在集团上下小有名气。

500

  图源:微博      

500

  他不是集团默默无闻的底层了。

  人人知道有个男孩专业好、会主持,在人满为患的三层大商场和明星同台也毫不怯场。

  但谁也没真觉得他会创造“奇迹”。

  “BA网红化”项目选了两百多人,最终只有十几个人认真地拍了视频作业报名。

  入选的除了李佳琦,还有5女1男,共7人。

  作为初代直播人,没人知道算法推荐的机制,没人掌握流量密码,李佳琦和他的同事走着一条最迷茫不已的夜路,整个团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他和团队商量,给自己定下“连续30天,每天播6个小时的目标”。

  开荒直播的日常很枯燥。对着稀少的人卖货,无异于自言自语。有一次李佳琦没禁住朋友们的饭局诱惑,提前30分钟下播。

  坚持过半的计划就这么被打断了。

  公司同事打来电话:“这你都坚持不下去,让我们很失望。”

  李佳琦也觉得后悔,他下定决心,真的“不玩了”,又清零日期,重新开启30天打卡计划。

  自此往后的职业生涯中,李佳琦再没主动提前下播过一次。

  倘若兢兢业业,数据也不一定有起色,怎么办?

  回家还是继续熬,两条路摆在李佳琦眼前。

  同期陆陆续续退出,行业未来莫测,一场大病过后,李佳琦也不想播了。

  老板劝他:“我相信你,再坚持三天。”

500

  图源:36氪《创变者》      

500

  后来李佳琦才知道,“坚持三天”是老板为每一个员工熬制的暖心鸡汤,但那时只有他信了。

  因而也只有一条路走到黑的李佳琦,遇到了曙光。

  因为过往内容质量高,前期的投入开始回馈。

  在带病坚持直播的第一天,观看人数翻倍,此后流量爆发。

  而这种爆发,持续到了如今,而他已迈入这行六年。

  六年间,他离开南昌,转投上海,工作的高压与忙碌依旧。

  在上海几年,公司、家,两点一线,李佳琦很少出门欣赏魔都的繁华。

  “生活”二字,逐渐地从他的字典里消失。

  上班路中车窗帘布紧盖,不然晒黑的话会很难接到美白产品;

500

  图源:《鲁豫有约》      

500

  下班睡觉的时间,从凌晨两点,慢慢延迟到凌晨四点、五点。

  直播说到嗓子干哑,不直播的时候,又排满了开会、选品、谈价的工作日程。

500

  图源:新民周刊      

500

  妈妈忍不住吐槽他,难得全家出去旅游,李佳琦却沉醉于免税店,热衷于研究新的化妆品。

  他的生活,被“直播”充斥。

  2017年,已经强化了口红标签的李佳琦成为了年度TOP主播,2018年直播带货打败马云,又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

  人们称是时代的一阵风吹起了他。

  但相较“风口造就神话”,更像是李佳琦扼住了机遇的喉咙。

500

  如果复制一个「李佳琦」?

  李佳琦的破圈,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

  最初,团队为了弥补他不适应短视频拍摄的营销空白,直接简单粗暴地将他直播的片段截取下来,扔在了视频平台。

  没想到,夸张魔性的洗脑话术竟瞬间席卷了互联网。

  那是2018年。

  彼时,即便再没有商业嗅觉的人们也能通过他,瞥到直播行业立于风口的繁荣。

500

  图源:网络      

500

  无数模仿者涌现,盗用声音现象泛滥,李佳琦及公司几次申请注册声音商标,但以被驳回告终。

  “OMG”“买它买它”的话术和口红组成的背景,成为了风向标。

  可终究模仿辈出,却没有人复制李佳琦的成功。

  这种无人可以复制的成功,在今年他消失的109天,也再次应验——

  失去了头部主播的情况下,第二梯队无人破圈。仅知识类的东方甄选异军突起,显得“618”都有些索然无味。

  无论人们怎样用董宇辉的文化直播模式的成功,论证李佳琦淡出的必然,可只要李佳琦一复播,依旧热闹得像过年。

500

  图源:纪录片《十一》      

500

  也许不只是一点儿拼劲,一点儿坚持,以及一点儿气运的的问题。

  即便“李佳琦”变成了一个符号,但符号背后的所有特质,依旧是属于李佳琦本人的。

  比如难以遏制的分享欲。

  在小时候,李佳琦的梦想是做一个老师,上学时喜欢给同学推荐自己发掘的美食,“抿一下就化开”的卤鸡爪、“糯糯”的咸菜饼,都在他的推荐下生意火爆。

500

  图源:《可凡倾听》      

500

  初心不改,即便成了忙碌的大主播,车途中听见同事在谈论新出的香水,他边累得假寐也能加入聊天,“还是xxx好闻,买那个!”。

  比如和美妆的不解之缘。

  在李佳琦妈妈的记忆里,这缘分能追溯到李佳琦三四岁的时候,像是拍儿童照时李佳琦最喜欢额头的红点点;

  在李佳琦心里,则是大学的辅修化妆课上。

  系主任无意的一句夸赞“你当化妆师有潜力”,让李佳琦未来的人生岔路多了一个选项。

500

  图源:《可凡倾听》      

500

  也比如,他觉察需求的敏锐力。

  这在李佳琦的记忆中与离异的家庭不无关系,早熟的他小小年纪就擅于“阅读空气”。

  于是,他能在面对无数产品时会考虑到无数产品使用者,并以此为据和商家“掰头”,成为互联网嘴替。

  于是,他更清楚地知道“所有女生”相较赠品更喜欢低价,也知道她们买东西会算到每毫升的价格。

  那种介于男友、姐妹和“老李头”之间的分寸感,似乎成了李佳琦穿过屏幕和每个观看者对话的利器。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李佳琦与直播带货,都曾被“判定”为不入流。

  即便李佳琦看路人的唇色就能在五个问题内猜出口红品牌与色号,也能在6小时试色380支口红,哪怕把嘴唇磨破。

500

  图源:bilibili      

500

  即便千万粉丝,但在主流话语里他也依旧只是一个卖口红的,一个无法与明星同屏宣传的网红。

  直播带货也一度被认为人人可做、轻而易举的生意。

  而这一切,直到无数明星下场,人们看到鱼龙混杂,才意识到李佳琦嘴里自称的“互联网营销师”,或许并不是自夸。

  毕竟,就连前些天罗永浩初入淘宝,也被繁杂的规矩打得措手不及,频频失误。

  但,李佳琦却将这条路走得越来越规整。

  从选品桌上,20个产品能过1个的都市传说,到层层加码的质检团队。

  到花半个月时间不带货、只讲课,给所有女生科普怎么挑选护肤品的科普小课堂。

500

  图源:网络      

500

  甚至,他还把和商家砍价的过程拍成综艺节目,全方位呈现他的工作模式和节奏。

500

  图源:《所有女生的offer》      

500

  但李佳琦越来越大的商业版图,似乎并没有磨掉他身上有人味儿的那部分。

  老板李佳琦,在直播间的镜头下面,一直是个“软柿子”。

  无论是初代小助理付鹏,还是被称为逆袭模版的旺旺,都可以“欺负”李佳琦。

  如今人气颇高的旺旺,在直播间不仅贡献着“每天一个离职小技巧”,夹到老板手指名场面;

500

  图源:网络      

500

  还5G冲浪,大胆调侃李佳琦去演电视剧;

500

  图源:网络     

500

  不仅如此,胆大的旺旺总会在老板“衣服魔咒”爆发的时候,无情嘲笑老板——不是像村支书就是像暴发户。

500

  图源:网络      

500

  这种在李佳琦直播间上演的、没有剧本痕迹的连续剧,不仅让人上头,还让李佳琦的直播间在程序化的商业交易中,多了一丝人情味。

  员工做错了事和观众道歉,他在一旁听得眼眶通红;开播之前出现了小问题,大家也不慌不忙拍手笑嘻嘻。

  他说,你在直播间看到的我们相处模式,就是真实的日常相处模式。

  《始于极限》一书中,上野千鹤子认为天职(vocation)、职业(profession)、工作(job)是有区别的。

  “‘无论能不能赚到钱都会做’的是天职,‘利用专长谋生的差事’是职业,而工作是‘奉人之命的有偿劳动,无关好恶’。”

  李佳琦无法被模仿的一点,或许就在于,他在做的是一个时常喜欢、偶尔会恨,但乐在其中的职业。


500

  双十一结束,李佳琦还在吗?

  昨晚(11.11)李佳琦呼唤来了所有助播成员,一起在镜头前和大家挥手告别:

  “321,谢谢所有女生,那我们双十一结束咯。”

500

  图源:李佳琦直播间      

500

  直播结束了,之后也许是漫长的复盘,抑或掌声满满的庆功宴。

  但屏幕前有一小撮人,仍在期待着双十一之后和李佳琦的继续见面。

  这一幕,让人想到2020年李佳琦罕见地停播了11天的那次。

  疫情笼罩下,团队担心过于急促的复播会引争议,却没想到开播之后效果很好。

  如果从更商业的角度来讲,原因或许是——

  消费浪潮的来去起伏,李佳琦的直播间一变再变。

  刚直播时他坐在出租屋客厅的暗橘色布艺沙发上,背景墙只有一个简单的电影海报,那时的粉丝还记得他被调侃脸红的样子,后来小狗Never的生产、小助理付鹏离开、和新助播旺旺从相顾无言到打闹互怼,生命的相聚与分别都在直播间里,在众人见证下一一上演。

500

  付鹏退居幕后前向粉丝鞠躬      

500

  而这个过程中,李佳琦的直播策略也在悄无声息地转变。

  在人们需要有一个人笃定地告诉她们,你适合什么,去买什么的时候,李佳琦带着“买它买它”横空出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试色。

  屏幕阻隔掉了可能被柜哥柜姐注目而产生的局促感,也真的减少了屏幕前的人的试错成本。

  而后,明星下场,李佳琦的直播间又变成了追星的一线。

  鹿晗、杨紫、孟美岐、刘诗诗……多少一度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明星,一个两个都出现在了李佳琦的直播间。

  到了充斥寒气的今年,名利场风雨飘摇。

  李佳琦不再把“买它买它买它”挂在嘴边,取而代之的是“理智消费,快乐购物”几个瞩目的大字。

  李佳琦从寂寂无名,到声名鹊起,或有意或无意,李佳琦似乎总能切中时代的脉搏。

  但这些商业的逻辑,似乎又不能道尽李佳琦成功的逻辑。

  昨天双十一直播结束后,飞快变化的评论里,有人打出一句评论说:

  “真诚永远无敌。”

  今年9月20日李佳琦悄悄回归时,这条评论也在微博获得高赞。

  很多人无法理解李佳琦的成功,《吐槽大会》中梁龙的稿子调侃:“如此苍白的吆喝,在这个时代怎么还这么管用?”

  可能他的受众“所有女生们”也不搞不懂,为何这个看似男生在镜头前看似毫无技巧的吆喝,总能让她们感到无比真诚。

500

  图源:纪录片《十一》      

500

  其实如果真的看过李佳琦的直播,就能发现,他总能适时说出客户最需要的话。

  这点在李佳琦还在南昌做柜哥时就初现端倪。

  假如有顾客来买眼线笔,李佳琦不会按照传统的套路,介绍这笔用了什么工艺、如何顺滑。

  他说,“你看它很柔软,不会弄痛你的眼睛。”

  以及,“真的很好用,你信我”。

  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专业担保,两句话下来,多数女孩都会点头,“嗯,我信”。

  而这点,如今更多地呈现在《所有女生的offer》里李佳琦和国货品牌的极限拉扯中。

  节目中,有76岁的品牌创始人出镜讲述风风雨雨,也有首席技术官分享自己的坚持,新品牌体现诚意,老品牌展露不易。

  而某种程度上,作为合作伙伴,李佳琦和他们之间,既互相牵制,又有着千丝万缕利益牵扯,但他总能精准戳中品牌痛点,让不少负责人失控落泪。

500

  图源:豆《所有女生的offer》      

500

  但李佳琦也不总是坚定且温和的。

  被粉丝常看常笑的视频之一就是,他怒怼某大牌的口红包的名场面。

  那场直播里,李佳琦白眼翻上天,初代小助理付鹏几次救场都拉不回他放飞的自我。

  这也成了直播间的保留节目,不是一味带货,而是从用户角度考虑性价比。

  比如“这款酸奶虽然健康,但真的不好喝”“买这个套装就好,那个套装太不值了”。

500

  图源:《可凡倾听》      


500

  帮顾客推荐适合她的产品而不是让对方无脑下单,是李佳琦对自己的定位。

  “如果家里已经有了一百片面膜,为什么还要囤?”“有多少钱,就过什么样的生活。”

  粉丝们喜欢看李佳琦怼老板、怼大牌,或者怼她们自己。

  “月薪五千买什么海蓝之谜,先解决温饱”。

500

  图源:bilibili      

500

  这样的“销售策略”得到的反馈,或许是李佳琦最初也不曾想到的——

  李佳琦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人间烟火气”。

  一直以来,提到他时往往会有很多与产品、消费、冰冷冷的交易无关的故事涌现出来。

  一位粉丝曾留言说,“李佳琦的声音让我仿佛被拉回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城市烟火中”。

  有一次直播间出现了15岁的女孩,李佳琦“哄赶”她去读书。

  还有一次六十岁的阿婆,在他的直播间买了人生第一支口红。

  有自己去到陌生城市读大学的女孩,在不适应的夜晚看李佳琦直播度过。

  有独居女性,工作累了一天回家后屋子黑漆漆的,就把李佳琦直播间打开当做背景音。

500

  图源:网络      

500

  李佳琦似乎不再是一个电商主播。

  他的定时定点开播的直播,成了很多人不确定的生活里,一丝抓得住的确定性。

  很多即便不看李佳琦的直播的人,在李佳琦恢复直播后,也莫名产生了一种家附近的大卖场恢复营业了的“秩序感”与喜庆。

  人类难免需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从个体望见众生。

  从一种不确定的生活里,夺取一种稳定生活的安慰剂。

  而李佳琦的直播间,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不一定能驱散寒气。

  但当寒冬里看见一个人卖力吆喝,总能感到一丝暖意。

  而这对很多在这个寒冬里瑟瑟发抖的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慰藉。她刊 

500

  图源:36氪《创变者》      

500

  监制 - 她姐

  作者 - even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她刊」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