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文化仰视,应当从更改英美德法等“列强”的译名开始

我不知道在小时候有多少人跟我有着一样的想法

“美国,那里一定很美吧。”

我18岁前是一名灯塔崇拜者,这个译名起码要负三成责任。

我去搜索了一圈,没找到是谁把America(音:额咩里肯)翻译成美国的。

但!我非常非常不了解,是谁又为什么为什么把德、法、英、美这四个在汉语中少见的单字为褒义词赋予给在近代史给予我们深刻伤痕的国家,如果日本不是大大的汉字写着“日本”二字,恐怕也会被命名为阳国。

而且这几个译名非常特殊,俄排除在外,这个字是中性词。

印度不叫印国,刚果不叫刚国,肯尼亚不叫肯国。

只有这代表西方世界阵营的最强大的几个“民主”国家,拥有单个褒义词+国字的待遇。

更何况,从音译的角度,这样的翻译完全就是胡扯。

法国原文La Republique francaise,音译类似于劳维伊乎肯,英文名是 France,从音标上应该为弗兰西而不是法兰西,如果是正常的连读应该是凡西。

英国原文 England,这个翻译为英格兰倒没什么问题,但英字完全可以用应、映等同音字取代。

美国上面说过, American就算可以翻译成阿美利肯,凭啥用直接用第二个音节+国字?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单字+国,那也应该是阿国。

德国是最过分的, Germany音译泽咪尼是怎么提取出“德”字的?

______

我个人建议,美国应当叫“阿米尼肯”, 法国为“弗兰西”,德国为“啫米尼”,英国为“应格伦”。

也别说“都约定俗成了,很难改的”,别忘了,我们把“俄国”改称“俄罗斯”也没什么感觉,把“汉城”改称“首尔”也就一夜之间。

我不知道翻译国名的规则是什么,我一个踩着线过四级的也没任何的支点去指责当年做翻译工作的大神。

但我认为无论什么国家,我们都不应该在译名上作任何的区别化对待,如果国名有自古以来的汉字如日本、越南那就以此为名。如果是音译,那就全部都是音译,尽量用中性字,不偏袒也不贬低。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