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状元把学习方法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全班,但都能做到吗?

【本文来自《为啥那么多人接受不了教育的“五五分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tutu1
  • 你的采样只有清华么?清华到底有多少代表性?

我本人见识过一个文科状元,他把学习方法也是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全班,据他本人所说,老师在讲课的时候, 每当需要转身把所讲的内容在黑板上写出来,时间上是比较充裕的,他利用这种无效时间就能把当堂需要掌握的知识背下来,基本上老师一节课讲完,这节课的知识点他都背下来了。剩下55个同学都知道他是这样做的,可能像他这样背下来的,一个都没有。来来来,你告诉我,老师该怎么教才能把剩下那55个提高到他的水平呢?方法都告诉你了,问题是,你做得到吗?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广东省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6
最热 最早 最新

  • 逃家小兔
    学习方法与个人特质是密切结合的,这位同学,毫无疑问,他记忆力极强,在课堂上,就能把新学的知识点记得牢牢的,下课的时候,这些新的知识点已变成他的常识了。所以,他把方法贡献出来,也不是人人能做到。
    高手的方法,普通人不用要求自己做到100%,哪怕只做得到50%,也能显著提高自身整体效率。

    只不过普通人差的往往不是智力,而是自律,即使能做到高手的80%也不愿意去做。
  • 学习方法与个人特质是密切结合的,这位同学,毫无疑问,他记忆力极强,在课堂上,就能把新学的知识点记得牢牢的,下课的时候,这些新的知识点已变成他的常识了。所以,他把方法贡献出来,也不是人人能做到。
  • 青骓书 儒学元士,野生左派,高能黑户。
    说说我高中同班同学中的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超能力” ,男孩,父母务农,手上没钱,但他又想能与其他同学一样去玩玩游戏,于是,他发明了一种变态的“无纸化学习法”;具体做法是,从初一开始,他就不用草稿纸,一切都靠心算,买草稿本的钱省下玩游戏;从初一开始,从来不做笔记,而是把记笔记的时间用来背诵考题原文,买笔记本的钱省下来玩游戏;从初一开始,当天绝不写作业,当天只在头脑把作业做几遍,作业留到第二天早自习时在作业本上快速誊写一遍,字体排布密集,作业本用量少一半,省下钱还是为玩游戏。这种小孩,其实连那些高考状元都畏惧他们的,因为他们对争第一没兴趣。
    我在高中时还是个平庸的蒙童,有一次去请教班上的数学课代表,问他是如何能做到次次数学考满分的,太难了;但是数学课代表对自己的满分表示不屑,然后眉飞色舞地把这个坚持无纸化学习的男孩夸了一通。我听后,惊悚 ,从内心里感觉自己差太远了,最为惭愧的是,当时已经高二了,我才第一次了解到同学中有这种牛人,我第一次对自己的感知力产生疑问,疑问自己肯定有哪里是不对的。
    我可以学习这个天才同学的方法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要用他的方法去学特定会考不上大学,几年自我修习之后的差距,是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
    我对这个天才方法应该放弃吗?答案也是否定的。每一个人在人生中所遇到的别人的闪光点,它都是上天对你的恩赐。我在大二时,鼓足勇气用这个方法来学习几何,当然具体方式有所改变,但那个“无纸化学习”内核没有变,于是我也变成了别人眼里的天才。
    从功利的考学的角度来说,天才是不可学的,因为你在效能上一定拼不过天才。追求短期效益会失败。
    从想要真实地提升自己的素质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向天才学习,这样效率最高,对你自身的现实而言它效率最高,先有自知,再有取舍,适合自己,循序渐进。
  • 回不去的小迷僧 五百年前一惆怅,悟道山下小迷僧 作者
    ChenL
    现在老师不怎么在黑板上写字了,主要是ppt
    年龄有限,只能说我那个时代的状元
  • 有些东西  真的需要天分
  • 现在老师不怎么在黑板上写字了,主要是ppt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