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特快:当代“盒子炮”还能经久不衰吗?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亚洲特快》,上周我们在解说《地狱尖兵》的时候啊,说了一嘴片中指挥官腰里挂的手枪,管它叫“盒子炮”,然后就有朋友说这不是盒子炮,是斯捷契金手枪。

那您觉得我能不认识这么有名的枪么,只不过我概念当中,所有类似的以枪盒充当枪托的枪,都可以叫“盒子炮”,尤其斯捷契金手枪的盒子长得和当年毛瑟盒子炮那个盒子还真颇有几分相似,那就更没毛病了是吧。

这回的视频吧,我觉得咱们就可以来聊聊“盒子炮”这种东西。

首先以咱们上面说的这种严格的,以携行具充当枪托的“盒子炮”概念的话,其实当今世界上还有点名气的枪就不多了。

大致来说主要就是毛瑟C96、加拿大英格里斯造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本身也是为了应对二战时中国军队对盒子炮的喜爱)、斯捷契金APS,以及德国HK公司70年代的VP-70M这四种,此外还有一些不太出名的,比如和斯捷契金竞争的APK,也就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手枪,以及斯捷契金在90年代射击的OTS-23、OTS-33手枪,虽然它的枪托是一个折叠式金属枪托,但它会配备一个能够同时容纳手枪、枪托和弹匣的皮革枪套,如果不那么严格说,也可以算是某种盒子炮吧。此外呢,类似的还有一个在国内非常出名的武器,就是我国的80式冲锋手枪。

当然肯定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盒子炮”啊,毕竟轻武器的研制门槛相对低,全世界各国百花齐放,什么奇怪的概念都有,难免会挂一漏万。

咱们今天讲故事呢,就就从毛瑟盒子炮说起吧。

其实毛瑟手枪之前,带枪托的手枪那早就已经是一种常见的东西了。在枪械发展的早期,手枪的最常用的用户就是骑兵,当时的前膛燧发手枪虽然装填起来比步枪要简单点,但在马上双手离缰,装填手枪,还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当时常见的骑兵装束就是两把装填好前膛手枪十字花插在身上,左一枪,右一枪,然后或者找个安全的地方让马站住开始装填,或者干脆就直接抽刀吧。当然当时的骑兵手枪往往会在握把下面装个配重球,以便武器的前后重量平衡,所以直接抓住枪管当锤子砸人,杀伤力也挺可怕的。而比手枪长一些,需要双手操作,但枪管长度仍然足以在马上装填的短管燧发枪,就被赋予了“卡宾枪”的名称,也就是“骑兵枪”。

而稍微后面一点,到了19世纪后期,转轮手枪的概念开始出现,这下骑兵的火力就提高了不少,那既然可以做成左轮手枪,自然也可以加个枪托,变成转轮步枪,而如果枪管比较短一点,方便在马上使用,那就成了卡宾枪。再后面,比转轮步枪再复杂点,就出现了使用杠杆式原理的卡宾枪。

这些杠杆式卡宾枪和转轮卡宾枪在今天的影视作品里最常见的地方就是西部片,也成了美国的一种精神图腾,在电影“终结者2”中,施瓦辛格使用杠杆式霰弹枪在摩托车上帅气“甩枪”装填动作给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是来源于那个年代的记忆,其实这么干手会很疼。

进入20世纪,随着自动武器的发展,卡宾枪和手枪也进入了自动和半自动时代,而卡宾枪也逐渐脱离了最初供骑兵使用的概念,成为了战场上炮兵、飞行员、后勤人员、指挥官等非一线战斗人员的随身武器,而毛瑟C96,也就是在自动手枪发展早期的一个典型产品。

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双方缺乏自动武器,又需要突击堑壕时,有半自动射击能力的手枪又在战斗一线有了一席之地。

只不过,手枪不是一种容易使用的武器,由于瞄准基线短,射击技术不容易掌握,而带有固定枪托的卡宾枪相比手枪也没有那么方便携带,毕竟长了一截嘛。

由此,就出现了在手枪握把后面接驳木制枪托的设计,在最初是作为炮兵自卫武器设计出来的,比如著名的“大红九”,就是德国为炮兵定制的毛瑟,而同样鲁格手枪也有炮兵型,也同样有加长的枪管和可以接驳枪托。但是因为毛瑟自动手枪具备不少先天优势,比如弹匣独立于握把,并且比较容易改造成全自动,所以从1898型毛瑟手枪开始,那个兼做枪盒的枪托,就成了与枪本身联系在一起的特色。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列强达成了一系列限制武器出口的协议,因此当时内战中的中国、苏俄,都无法大量购买“进攻性”军用武器。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毛瑟自动手枪被视为是自卫武器,又具备相比之下非常强的火力,就被中国、俄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军队大量采购。

这种武器在这两个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武器文化,而在各个国家制造的毛瑟手枪当中,又以带有枪托的版本为典型,于是,在中国,所有的毛瑟自动手枪就得到了一个共同的名称“盒子炮”。

当然根据地区,也有叫“匣子枪”、“驳壳枪”的,再根据不同型号的功能特点,又出现了“头把盒子”、“二把盒子”、“三把盒子”、“镜面匣子”、“快慢机”、“长苗盒子”、“大眼盒子”等等说法。

这里面,头把盒子、二把盒子和“长苗盒子”的说法一般是根据枪管长短,大眼小眼盒子是根据口径,而“镜面匣子”通常是指枪身侧面没有开窗,被视为比较高级,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而快慢机,就是带有全自动模式,至于20响就更容易理解,就是带有长弹仓或者可更换的20发弹匣。

不过这些说法其实都并不能真正具体代表某种型号,由于中国当时的毛瑟手枪的来源和型号过于驳杂。不仅德国原产,还有西班牙人高仿,甚至东北地区有罕见的俄产版本,乃至又有国内其他多个厂家的仿制型,根据“流行趋势”又有各种变形。比如一把晋造17式,半自动的枪,能不能加长弹仓,成为“20响”?没问题啊,只不过它可能还是只能半自动射击,所以它就只是“二十响”,而不是“快慢机”。而相反的,具备1200发超高射速的M1930,也就是M712,却可能因为插上了一个10发弹匣,结果就只是“快慢机”,而不是“二十响”了……至于“长苗盒子”究竟就是一把普通的长枪管,还是前面带有前护木的卡宾型?那更是除非看到实枪或者照片,无从考证。至于说一把“大眼盒子”,到底是“高贵”的德国9毫米“大红九”,还是晋造的11毫米?除非使用者自己专门提到,后人也是没法考据的。更甭提还可能出现把准星磨掉,把枪管锯短的改造,那就更是可能从“头把盒子”变成“三把盒子”,这可就更说不清楚了。

所以根据老同志们回忆录里对自己武器的称呼判断其实际型号,那可就太难了。

而且毕竟相比枪本身,木制枪盒很容易造啊,所以各种型号的毛瑟手枪,甚至是短枪管”三把盒子”也往往带有枪盒和握把上的接驳口,这就更复杂了。

不过至少,从这些复杂的称谓,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人当时有多喜欢盒子炮。就更甭提中国特殊的把具备全自动模式的盒子炮横过来打扇面的特殊用法了。

苏联红军呢,使用盒子炮的历史相对就要短很多了,基本上是在内战中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红军和白军官兵挂着枪盒的照片,也在许多电影里作为重要道具出场。

至于如今英语里常用的,Broomhandle,这个绰号源于美国人认为其握把造型如同扫帚,奇怪且舒适度差。但不管咋说原厂枪托都是个稀罕物,所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人拿出盒子炮来,基本上肯定会接上枪托来打。中国人对于这个盒子的爱好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加拿大英格里斯公司出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也为了迎合当时中国军人对盒子炮的迷恋,给加上了盒子枪托。

相比我们的盒子炮用到抗美援朝战争,苏联更早(也更有能力)实现武器的制式化。到二战时,苏制波波德、波波沙、波波斯等冲锋枪大量装备后,就没有继续仿制生产这种设计过于古老的武器了,但在这些冲锋枪上用的都是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正是深受盒子炮的7.63×25mm毛瑟手枪弹影响研发而来。

此外,苏联老红军们对于盒子炮的记忆和感情是无法抹去的,就好像我国在1980年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和毛瑟非常相似的80式冲锋手枪,苏联也在战后提出了开发一种“盒子炮”的要求。

在1948年,苏军提出了为非战斗人员配置一种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的战斗手枪的要求,这种手枪要求使用马卡洛夫手枪弹,要求最大射程可达200米,具备可选的半自动和全自动射击模式,并且能够接驳兼做枪盒的木制枪托。

当时也有多位设计师参加了设计竞标,最后卡拉什尼科夫的APK和斯捷契金的APS手枪进入最后竞争阶段。卡拉什尼科夫当时正忙着改进自己的AK-47,所以在手枪上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而且他的理念也有点过于超前了,老卡认为,作为自卫武器的自动手枪最关键的就是射速要高,要用爆发性的火力来压倒敌人才能让使用者有机会逃生,所以APK的理论射速高达2000发/分,基本上是一扣扳机20发子弹就突突出去了,要是不带枪托的话,装药量比西方的9毫米派弹还大一点的马卡洛夫手枪弹就会让全自动射击的手枪变成一个无法控制的怪兽。

APK手枪其实很长时间里都是鲜为人知,照片都很少见,只不过这几年俄罗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专门拍摄了几个小专题片来追忆这段历史,大家才得以见到它的实际模样。

相比之下,斯捷契金作为马卡洛夫手枪弹的设计师马卡洛夫的弟子,自然对于这种弹药的特性有更深的理解,所以他专门在APS手枪上设计了减速机构,使它的理论射速从1000发/分降低到了750发/分,这就相比之下容易控制得多了。

而且在1949年进行的耐久性试验中,斯捷契金手枪表现出了不亚于波波斯冲锋枪的可靠性。于是,1951年,APS手枪就成为了苏军的制式装备进入服役。

只不过,卡拉什尼科夫还是在另一个层面上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苏军最后发现这种作为炮兵、飞行员装备的手枪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优点,最后各种短枪管版的AK步枪事实上取代了原来APS的地位。

这种武器在常规部队中,成了一些怀有盒子炮情节的老派军官的收藏品。只不过由于苏联的TT-33手枪和马卡洛夫PM手枪作为一种“战斗手枪”不太合适,所以苏联特种部队、侦察兵成为了APS手枪的主要用户。到了1970年,根据特战和侦察兵的要求,斯捷契金又开发了能够安装消音器,配备钢丝枪托的消音型号,称为APB,这支手枪在2020年的电影《天空》中也有亮相,是影片中俄军特种部队指挥官的手枪,它的特点就是在不安装消音器的时候有一截亮闪闪的枪管露在套筒外面。

不过APS在苏军中的传奇是到了阿富汗战争的时候才正式开始。因为此前这种手枪也已经作为苏军的制式装备,在越南、中东、非洲等地参加过实战,也已经有不少友好国家采购,罗马尼亚还引进仿制,也没留下什么特别的名声。但是到了阿富汗,这种手枪成了苏联特种部队的标志性装备之一,而且由于阿富汗时期,苏联陆军装备的制式手枪就是马卡洛夫PM,这玩意看起来就没有APS那么威风。

于是一时间,苏军基层军官和士兵人人都想搞到一把APS,结果这玩意就成了苏军中有战斗经验,或者有关系的军官和老兵的象征。

由此,“盒子炮”情节又在苏军中复活了。

70年代末,苏联为了迎接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成立了新的内务部特警部队OMON,他们对于室内反恐战斗的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斯捷契金就为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手枪,继承了“盒子炮”的血脉。

这就是OTs-23手枪,有意思的是,这回斯捷契金也意识到了近距离战斗中,炽烈的火力还是更加重要,OTs-23的射速达到了1800发/分,为此他还专门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反后坐原理,以降低高射速对射击精度的影响。

当然,OTs-23的射速要这么高,又要控制住,除了要配备枪托,子弹也不能再用9毫米了,它选用的是5.45*18毫米的小口径手枪弹。

不过,虽然有大师级的机械设计为基础,但5.45毫米手枪弹的停止作用实在是太拉胯,即使是1800发/分的射速也救不回来。

所以到了1996年,斯捷契金又在它基础上推出了OTs-33,它的口径改回了9毫米,机械设计上和OTs-23基本相似,只不过又找回了减速机构,将射速降低到了900发/分。

OTs-33的外形很有特点,有一个很高的套筒,而且套筒前半截看起来非常光滑,没有任何花纹、按钮和机构,堪称现代的“镜面匣子”。

OTs-33手枪的结构非常复杂,价格昂贵,所以也就没有大量装备。只有OMON特警部队部分装备,生产数量很少,我实在是没找到该枪带枪套的照片,所以没法完整展示它的风采了。

不过OTs-33虽然是一把现实中非常少见的手枪,但是在不少射击游戏里它都有登场,并且是作为俄罗斯最强手枪的代表,也可算是名声在外了吧。

现代世界上除了中国的80式和苏联的APS、APK,以及OTs-23、33,还有一种小有名气的“盒子炮”,这回它又是德国产品了。

上世纪70年代,西德HK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VP70的手枪,它的设计概念源于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VP,也就是“人民手枪”概念,其基本设想是给敌后坚持游击战的民兵提供基本的武器。二战时代的几种VP手枪的设计特点都是大量采用冲压工艺降低成本,而VP70也是延续这一设想,其金属部件尽可能采用冲压部件,同时机匣、枪托则采用了工程塑料,同样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

VP70手枪分为VP70M军用版本和VP70Z民用型,VP70Z仅有半自动射击模式,而为军用设计的VP70M则采用了“盒子炮”设计,只有在接驳兼做枪托的时候才能切换为三发点射模式。

这种“敌后游击战”专用武器的概念在70年代的西德,虽然说起来也不是绝对没用吧,但多少也是有点行为艺术的味道在里面,所以西德军方从未接受过这个概念。尽管如此,HK公司还是生产了几百把VP70M,部分流入市场成为收藏家们的珍品。

其实从这些现代“盒子炮”的身世经历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概念确实已经过时了,它的战斗性能其实并不比普通手枪好,枪托也只能提高一点操控力而已。况且随着现代战场上的火力密度和单兵防护装备的普及,要起到自卫效果,手枪不论如何真的不太行。

2018年,俄罗斯飞行员罗曼·菲利波夫在叙利亚被击落,在跳伞后,他使用APS手枪与恐怖分子进行了战斗,最后引爆手榴弹自尽。

虽然即使菲利波夫当时就算是带了一把AKS-74U短突击步枪,估计也很难生还,但这仍然对各国飞行员求生武器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实早在菲利波夫事件之前,俄军飞行员已经常常携带短突击步枪, 而美国近年来也为飞行员配备了可快速拆装的短突击步枪。

另一件事也可以看出手枪作为军用自卫武器在今天这个时代是有点过时,在之前北约举办的“坚强欧洲”坦克竞赛中,包括了乘员使用随身武器射击的环节。竞赛中,德军使用的是USP手枪,英国瑞典用的是格洛克手枪,捷克使用“蝎”式冲锋枪、波兰用PM-63冲锋枪,虽然能全自动但精度也就那么回事儿,也没和手枪拉开多大差距,这时候,美国人从坦克里拿出了M4卡宾枪,而乌克兰士兵则拿出了他们的AKS-74U……

那比赛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使用手枪的几个国家当然就不行啦。

今天的环境下,大型战斗手枪基本只有在特种部队中一些特殊战术中还有用武之地,比如俄军特种部队用手枪的主要场景就是作为盾牌手的武器,他们经常是一手盾牌,一手PM或者APS手枪,再比如,法国特警就喜欢用左轮手枪执行短距离狙击任务。而一般场景下,大家通常都会选用比手枪更好的武器。

当然80年代以来还有一种新概念PDW,“单兵自卫武器”出现,比如比利时的P90,德国的MP-7,这些武器通常使用5.7、4.7毫米这类长得像个小号步枪弹的特殊弹药,近距离上对防弹衣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而围绕这些弹药,也开发了相应的手枪,比如比利时的FN57手枪,但是毕竟这些弹药也只是手枪弹的尺寸,真要去和人家的正经步枪对射,还是显然不够的。

加上通常这类枪都贵得离谱,也没法大量装备。

结果如今唯一真正大量装备PDW的国家,大概是以色列,他们把二战老枪,美国M1卡宾枪拿过来改一改,装个塑料外壳,接个折叠托,再配个M2卡宾的30发长弹匣,就成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以色列士兵使用这种武器进行街头巡逻,和以色列预备役男女带着这种枪逛街的画面。

这东西你还别说,它还真就符合关于PDW的主要概念,毕竟一般轻型防弹衣还真就顶不住它那个加大号手枪弹。

此外呢,就是近年来,世界上也出现了一种接近于“盒子炮”的概念,就是给手枪设计一个卡宾枪改装套件,基本上就是给手枪外面套个塑料壳子,有枪托和前护木,使得手枪能够被当做卡宾枪使用,有枪托和加长瞄准基线的加持,这种套件确实能提高射击精度。但这种套件基本上面向民用市场的,它的主要卖点其实是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获得一种与手枪完全不同的射击体验。而前几年,国内外一些特警单位也采购过这种套件,但如果从实际执法中这种装备的价值来看的话,它最大的实用价值可能就是通过改变外观,提高手中武器的威慑力了,真要面对战斗的话,还是得上冲锋枪乃至短突击步枪,所以最后这种套件也没流行开来。

不过不管怎么说吧, 盒子炮这东西是真的没法在今天借PDW或者卡宾枪改造套件的概念再次掀起波澜了,其实在《地狱尖兵》中的表现也已经很能展示它如今的实际地位了,那就是作为指挥官的个人配饰,体现他的老派品味和老资格身份。

虽然如此,但至少在我国这个有着“盒子炮”文化的国家,欣赏和感慨,大概是我们现在对于这种垂垂老矣的武器,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吧。

好了,本期节目到此为止,咱们下回再见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