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臭又长的国产剧,你还爱看吗?
70集的《延禧攻略》、87集的《如懿传》、81集的《芈月传》、96集的《武媚娘传奇》……近年来,动辄七、八十集以上的电视剧层出不穷。瞧这势头,好像不破个70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型史诗级巨作。
有点讽刺。
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电视机还是普通家庭里的稀罕物件,电视行业也尚未发展起来。此时的国产电视剧集数主要集中在1集至20集内,40集以上的屈指可数。
但是可以说没有一部是水货!
此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剧的数量大幅增多,电视剧集数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原先“1到20集”的主流地位逐渐没落,从21世纪初,“21到40集”开始一统江湖。2010年到2014年之间,21到40集的电视剧达到了1294部之多,是其他集数电视剧总和的两倍。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篇电视剧并不直接等同于烂剧。它只是叙事节奏的一种,有背景宏大、刻画细腻、线索丰富的特点。质量上乘的长篇电视剧甚至不亚于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
可以被称为是长篇电视剧典范的,莫过于2003年的历史剧《走向共和》了。虽有59集之长,却以9.7分位居豆瓣所有国产电视剧之首。对历史的尊重,让它赢得了应有的口碑。
这几部可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事实上,电视剧集数多少与电视剧质量并不直接挂钩。长、短篇电视剧一个长于铺陈,一个精于节奏,各有侧重,独具千秋
比如以口碑见长的英美剧,既有宏大叙事的八季大作《权力的游戏》,又有精巧干脆的迷你剧《神探夏洛克》,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被剧迷们奉为“神剧”。
人家拍的真的是好,短小精悍,并且一季接着一季。
在中国现实是残酷的,电视剧拍的长,投入大吗,说实话,浪费了太多的资源了。
国产长篇电视剧中的烂剧的确是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它“长”,而是因为它“水”。
原本可以25集讲完的内容,偏偏要撑到35集;播出10集了,男女主角却连面都没见过;主线剧情不老老实实推进,支线倒是遍地开花……
这是为什么呢?很大的原因是为了赚收视率。
这些钱花出去了,总得想办法赚回来。因此,如何把电视剧卖出高价就成了制片方主要考虑的问题。
这就涉及到中国的电视剧制播分离制度了。通俗来说,做电视剧的制片方和播电视剧的电视台不是一伙人。制片方完成电视剧制作后,将其按集数标价卖给电视台。集数越多,卖的价钱自然越好。
那么,电视台又为何偏爱集数多的电视剧呢?
这同样与电视台的盈利模式有关。目前大部分电视台都需要广告费来维持其运营。电视台在电视剧集之间插播广告,剧集多了,能打包卖出的广告费也更多了。
总之,就是为了钱,忽略的质量!
太水,太长,就像是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