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是非,还是先有立场

  昨天在看风闻雁默兄弟一篇文章后,与他就先有是非还是先有立场作了探讨。

  我觉得,是先有立场,才有是非。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一样,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决定了人们的立场是不同的,他们的是非判断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会有争执,有辩论,有协商,有妥协。

  例如,我们隔壁的老爷爷,在他的眼里,他的孙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和争执时,他的是非观就是:我的孙子肯定是对的,一定是别的小朋友不对。为此,他的儿子有时也会头痛不已,怕他惯坏了小孩子,让他再不知道是非。

  再如:中国男人圈里经常相传某民国公知的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话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这站在维护家庭不爆发战争的立场上讲,是绝对正确的,但站在是非的角度来看,恐怕,太太不一定是永远正确的。只是,你如果指出太太的错误,你就该头痛了。

  也许,有人说,这是小是小非,无关大雅,不应论对错。

  那么,再举个例子,奥巴马曾讲过一句话: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人类的悲剧和灾难,地球根本承受不了,全世界将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美国并不想限制中国的发展,但中国在发展的时候要承担起国际上的责任。中国人要富裕起来可以,但中国领导人应该想出一个新模式,不要让地球无法承担。

  他这句话,在美国人的角度来讲,是正确的。但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讲,凭什么,你美国人可以开油老虎,可以退出气候协定,搞什么都美国人优先,我就该卖苦力,一直在生物链的底层呢!凭什么,你美国就可以站在推进民主自由的立场,捏造一个证据就推翻一个国家政权呢!

  鸡同鸭讲,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