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人的亲疏远近

前些天,看到一个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一群外国女大学生听老师讲了关于二战犹太人的经历,尤其是纳粹大屠杀的经过时,眼眶含泪,低声啜泣;但当有人说中国也曾经历过南京大屠杀时,一众人,甚至包括当堂课的讲课老师,一脸漠然,毫无同情,甚至还有一点厌烦。

由此,我想到了陶渊明的一句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这句诗把人的亲疏远近描写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了,并且很有画面感。

读到这里,你可能认为我要讲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那么,你错了,我要讲的确实是人的亲疏远近,但远远超出了家长里短的范围。

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脱不开人的亲疏远近,大的包括国家关系,阶级阶层关系,地域关系等,小的包括血缘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可以说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是与人的亲疏远近有关的。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主席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亲疏远近不但是哲学上和政治上的问题,在各国的法律规定上也明确体现着亲疏远近:比如说继承权排序就是根据亲疏远近来决定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分亲疏远近的,稳重成熟的人都知道跟关系远的人不要讲机密或者私密的事情。

可以说,人的亲疏远近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一个人能够把亲疏远近看明白了,安排好了,可以说这个人活得通透了,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亲疏远近既是实实在在的,比如说人与父母子女的亲近是实实在在的;但有时又是感觉上的,是模糊的,比如说,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与我很投缘啊,投缘说明亲近,再比如,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就说这个妹妹好像上辈子在哪里遇到过;就是说,亲疏远近既是实的,又是虚的,是虚实结合的。一种亲近关系如果能够做到虚实结合,就会让人既踏实,又舒服,不会给人或生硬,或虚浮的感觉。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对亲疏远近的判断呢?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血缘。人总是与父母子女很亲,与兄弟姐妹就差一点,关系再远的亲属就更差一点,出了五服就相当生分了;这样关系就像一块石头丢到水里,涟漪由近到远,像一环环的同心圆。

再次,我们会想到,距离的远近,比如说,同一个村子,同一个乡镇,同一个县等,出来的人到了外地,就会比较亲,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交往比较多,也会比较亲近,比如说同学,同事关系一般说起来都会有亲近感。

共同的爱好也会让人亲近,比如说,两个人都爱音乐,或者都爱某一项运动,就会有亲近感。

感情好也能使人亲近。比如说,感情好的同学、同事关系比一般的同学、同事关系要亲近,恋爱中的男女朋友关系比一般的朋友关系有亲近得多。

理念相同,认识相近也能使人亲近,比如说两个人的三观相近,说话投机,就会很亲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利益关系紧密也能拉近人的关系,比如同一个行业,同一个单位,同一个系统,同一个国家,一般来说,总比这些方面不同的关系近一些。

我们还可以找到更多的因素影响人的亲疏远近,比如说,古代科举考试同一年考中的,称为同年,同年之间关系就很亲近,我们现在会觉得不可思议,与我一年高考,没有觉得关系近啊,但当时就是有这样的情况。俗话说,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是四大铁杆关系,当然后面两个要反对。

总之,上升到哲学高度,由于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因此影响亲疏远近的因素不外乎这两方面,一般来说,上面我们例举的各个因素都是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只是二者权重不同,有的物质方面多一些,有的精神方面多一些,只有一方面的情形很难找。所谓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总还像水吗,不是完全虚无缥缈的;所谓的酒肉之交,也还有酒吗,喝了酒就还是会有一点精神上的东西。

事物是辩证变化的,我们不能认为亲疏远近关系是不变的,亲疏远近关系是在变化的:一种变化是由于各种因素的消失或产生,比如说,同学、同事关系在毕业或者分开后就会生疏;另一种变化是亲疏远近关系走向了反面,比如说关系亲近意味着交往多,但交往多也意味着摩擦的可能性就大,产生矛盾的机会就多,如果矛盾加深,关系就会变生疏;当然也可能反过来,关系由生疏变亲近。

当然亲疏远近的辩证关系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每一个因素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说,两个人开始只是精神上投缘,但由此可能开始他们之间的利益方面的合作,当然情形也可能是反过来的;不同因素之间,以及不同因素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也是可以转化的,比如说一男一女两个人开始只是观念相同,聊起来有话说,但渐渐地他们之间可能会产生恋情,就是说他们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从观念转到情感上了;能够利用好这些转化,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有的人碰到困难局面能够很快找到突破口,能够很快打开局面,就是能够很好地理清和理顺各种关系,并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的转化。

上面讲的各种因素可以归结为血缘、地缘、业缘,情缘,知缘、利缘等,肯定还有其他的缘,人的亲疏远近是各种缘共同决定的,当然不同的人对各种缘的认识和给予的权重,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缘的看法,以及给予不同缘的权重是不同的。这种多因素共存,以及多因素因为不同的人和在不同的时间而产生重要性变化的情况,会让我们觉得似乎很难总结出规律来分析人的亲疏远近。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点规律性的东西呢?还是有的。

我们在前面引用马克思的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什么呢?是生产关系和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意识形态;由这一核心所决定,并反过来影响这一核心,覆盖于核心关系之上,或者渗透于核心关系之中的,是各种文化。

谈论和分析亲疏远近,不能脱离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文化,脱离了这一切,分析和判断亲疏远近就会变成一种虚无主义,给人的感觉就是无根的,轻浮的,无头脑的,八卦的,随机的,一团乱麻的。当然我们也不能硬套规律,人毕竟是复杂的,还是要实事求是。

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是以土地关系为核心的,文化也要符合这一点;当然不同的封建时代,这些关系还是会有一定变化的,比如说中国的人才选拔机制就发生过变化,但再变化,选拔的人才也主要是从地主阶级来,并且服务于地主阶级。分析封建社会的亲疏远近就要从封建社会的核心关系出发,并考虑一些实际的情况。比如说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的父子关系就不同于雇农阶级的父子关系,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的父子关系和工人阶级的父子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是以资本关系为核心的,同样的,文化也要符合这一点,当然不同的资本主义时代,这些关系还是会有变化的,比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与金融资本垄断时代的社会关系就是不完全一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同于封建社会的雇农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封建社会地主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中国社会经历了改革前和改革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社会关系就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说,改革前的工人与企业的关系与改革后就是不同的,工人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前和改革后也是不同的,农民也有类似的情况。

即使亲子关系,一般来说,由于血缘在其中的比重很高,比较稳定,但不同社会或时代的亲子关系也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独立性提高,亲子关系中血缘关系的纯度提高,其他关系,如财产关系等的权重降低,由此决定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权威性降低了。在封建社会,一个地主阶级家长的决定,孩子很可能需要服从,但在现代社会,情况就不是那样的;在剧烈变化的社会,由此还可能产生严重的代沟。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反映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或者说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一切,二是,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被塑造的,这种塑造的指向或目标就是为了使人之间的关系能够更符合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的需要。

在阶级社会,这种塑造是很明显的,塑造的目的是为了缓和矛盾或者转移矛盾。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提倡各种奶头乐文化,其实质不是为了文化繁荣,而是用这些文化,用这些次要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模糊、转移社会的主要矛盾,比如说用性别关系矛盾转移阶级关系矛盾,用族群关系矛盾转移阶级关系矛盾等。

    总之,分析一个人,分析一个人的亲疏远近,根本的出发点和依据是这个人在社会根本关系中的位置,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正是此意;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个人再考虑一些具体的情况,做到实事求是,我们对这个人的判断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