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酒的吧台(5)金色的布拉格(续1)

 没有酒的吧台(5)金色的布拉格(续1)

     沿着上次的路往下走吧。

     过了查理老桥便来到布拉格老城区,布拉格最早的居民区之一。老城区的特点是:古老的教堂+古老的房屋+古老的街道。    

    1338年修建的哥特式建筑“旧市政厅”最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它本身,而是镶嵌在外墙上的“布拉格天文钟”(Prague Orloj)。很难令人相信,这个钟的核心部件已经从1410年走到当下,600多年!太神奇了。钟盘的背景表示太阳和月亮,那些圆盘还都能运转。钟下部两侧各有两个美奂美轮的塑像。

500

500

    更奇妙的是,每逢整点,钟上方弧形拱顶下的两扇窗户会打开,耶稣的12个门徒在大门徒圣彼得的率领下陆续登场亮相,并向大家鞠躬致礼,六个向右、六个向左,极为可爱。

500

       我们等着看一次就走了,很多老外还在那儿等下个整点,打算再看一次。回想刚刚等着到点观看的心情,也有一种孩童式的企盼以及开心得忘了年龄的感觉。这个钟能抓住所有人的心。    

       这种古典风格甚至有点皇家范儿的观光马车,跟四周的环境很和谐,也深受有皇室情结的欧洲人的欢迎,这些人也许都是维护皇室地位的拥趸?

500

       高座左边的是驾驭者,是位骑士装束的美女,尽管以此为生,高贵的气质有点儿拒人千里。欧洲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观光马车,驾驭者也以女性居多。

      转到旧市政厅后面,精美的建筑鳞次节比映入眼帘。

500

500

      这辆老爷车是旅游观光车,标价1200克朗(约合48欧元),不知是怎么个玩法。

500

    优哉游哉间,发现我们已经置身于古老的街道和市场里。这是一个半露天式的集市,以小摆设等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为主,油画很多,再就是蔬菜水果点心糖果,那架式跟国内没什么两样。

500

下面那个很好吃的大草莓25克朗(≈1欧元≈8元人民币)一盒。这个价钱在北京绝对拿不下来。

500

    像这个100克朗(4欧元)尽收老城风光的瓷杯,要在北京买也便宜不了多少。不知官方汇率如何,市场上都按25克朗=1欧元(回来查了下,根本没有牌价,各大银行都不换)。在欧洲购物,心理价位要调整为拿1欧元当1元人民币花。

500

    杯子里外都有“PRAHA”,捷克文中的布拉哈,即布拉格。    

    在这儿买东西的感受是:捷克人民说一不二,没有侃价的优良传统,也就无从领略侃的过程中的那种乐趣。无论你拿着计算器怎么调价,只要低于大婶开的价,她永远无动于衷地摇摇头,直到你叹口气败下阵来,她也依然是一脸“无所谓”的漠然。后来去过东欧以及俄罗斯等国,才知道都是言不二价的横主儿。

    这家挂着“illy”牌子的酒吧,咖啡是老板直接从意式咖啡机里打出来的,而不是那种一直放在电磁灶上熬(此处读上声)着的“汤剂”。买了一杯,10克朗,味道不错,对得起这个意大利名牌。老板拿起一个小牛角包放在盘子里,伸开手掌朝我做了一个“请用”的手势,似乎是随咖啡奉送的。想了想,好像哪儿都没有喝咖啡送面包的习惯:拍了拍肚子—不饿。毕竟是在街边喝咖啡,貌似众目睽睽之下,不宜久留。后来我们到咖啡卡座去,同样的illy索25克朗,还是那种“一口闷”的标杯,那个座位随你坐多久都很自在。

500

    这家店经营范围有点“杂”,从捷克文的意思看:餐厅+咖啡+温尼酒吧+奶酪+玻璃(?)。

500

    这家餐厅+俱乐部更有噱头:里边发光的啤酒瓶从门楼子上一直挂到屋里,看着就晕,还没喝呢。    

500

500

    别有情调的街角露天酒吧。

500

    敢情这位爷儿们是发小广告的。

500

    用国内的大白话解读这辆花里胡哨的车身广告:餐厅正在营业  空调开放。

500

    这是一家地下室的地下烤肉店。

500

    除了风格迥异鳞次栉比的建筑,布拉格也是一个千姿百态充满活力的城市。路边广告牌上有博物馆、音乐会、时装秀…各种演出和晚会的资讯。

500

500

    这个独出心裁活动顶棚的候车亭也充满了生活情趣。

500

    行走在老城区的城堡街道里。

500

       突然发现马路对过有一间公厕。就是这种地方,设计师也不放过制造点儿惊讶和悬念的机会:让一个办俗事的地方显得不那么俗。

500

    这条小马路单行线的格局,是欧洲越来越多采用解决行车难、停车难的模式:路的两边只允许单向停车,这样就多出两条停车带,单行线未免要绕点儿路,但总比没地方停车、没完没了的拥堵好。即使是这样的单行线也没有忘了留出自行车车道。巴黎罗马布鲁塞尔、柏林和东京,都有海量的这种单行线。国内各级交管部门经常出国考察,肯定很多年前就见过这种简单易行的交通管理模式,为什么就普及不开呢?

500

    路边停放的一辆宝马K1300S型大摩托引起发烧友的关注,据他介绍:这车1290排量,忒飚。国内只见过水货,5000左右就能拿下,上不了车牌,更没有任何后续服务,不敢买。

500

    话说间,远远看到几排很长的活动房子,走过去发现是一个很大的集市。沿着活动房形成的长廊走着,两旁商店的商品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这个摊位的“尖椒”500克/2欧元、茄子500克/1.80欧元、西红柿500克/2欧元…怎么算都不便宜。如果像有些朋友说的,在欧洲,你得有花1欧元就当花1元人民币的心态。这么说,又挺便宜的了。

500

    这是各种咸肉和火腿,最上边两排是欧洲人的最爱—烟熏火腿,虽说是半熟品,很多人却是切下纸一般薄的一片,一口吃下去接着一口闷杯沃特加。下榻饭店这种生切吃和烤熟吃的都有,小贵。

500

    看上去,像是各种海鲜半成品。售价在100克/2—4欧元,只能是行动不如心动,捷克毕竟是个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

500

    这些蜜饯果脯相当诱人,特别是左下方的“糖渍橄榄”,太好吃了。酒店早餐就配给每人一颗,放在玻璃杯里,有中指跟大拇指围起来那么大一颗,黑郁郁的,甜中透着一股清香,嚼两口就没了。有次趁朋友取食,厚着脸皮把他的那份给吃了。“糖渍橄榄”100克/2.40欧元,合着12欧、约120元人民币1斤,汤汤水水的也就4、5颗。掂量下就没有买,一是怕路上熬不住给吃了,二一个是出入境报关也是个累赘。

500

    奶酪、葡萄酒和面包是欧洲饮食文化中最重要的三大基因:没有奶酪的日子是无法想象的,跟没有面包的后果一样严重,如果没有葡萄酒则奶酪和面包将无法下咽。据饭店餐厅经理说,奶酪大约有300多个品种,有浑身长绿毛的,有臭不可闻的....各有所爱,很难说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看看价格倒也不菲。

500

    这里的五谷杂粮跟国内的一样丰富,我们当然很高兴地看到有东北大米、陕西小米,南方的绿豆、红豆。都是原包装,以示身份的正宗。起售点全都100克、2—5欧不等。看来是做配菜用的。

500

    这些面包每个要0.80、1.00到1.80欧不等,个头倒不小。

500

    最后看见一个卖各式童装的,前摊后车,不是为了躲城管,是方便装卸车,直接挂在车里就上路。这些衣服的款式颜色,怎么看都像是动批、天意之类的货色。货架的整体布置亦似曾相识。

500

500

500

    跟所有的集市一样,里边一定开有高朋满座的风味饭馆。

500

    跟北京一样,在这种集市经营餐饮的几乎没有本地人,从很多阿拉伯文水牌看,应该有不少老板和顾客是说阿拉伯语的。

    随着夕阳西下,商店开始打烊,小贩们也陆续收摊离去,我们在布拉格的旅行也将结束了。

     再见,金色的布拉格

《后记》抑制不住对布拉格的思念,三年后借陪友人旅欧的机会,再次来到布拉格。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