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读史有什么用?

作者 | 食堂

来源 | 历史教师王汉周

500

  951年形势图

  01

  广顺元年(951年)十月,郭威刚建国(同年正月)不久,就迎来亡国之危!

  北汉刘崇起兵两万,联合五万辽国精兵,兵锋直指晋州(今山西临汾),企图一举歼灭后周王朝!

  与此同时,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弟弟慕容彦超也在兖州招兵买马,勾结南唐,来了个南北夹击。

  关键时刻,枢密使兼宰相王峻亲自率军抵抗北汉来袭。

  可两个月过去,传回的消息却是:

  王峻悠闲自在地驻扎在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坐视晋州城被围,无动于衷!

  后周群臣心里都在打(大)鼓(笑):这个唱歌的,能行吗?

  唱歌的?

  是的。

  王峻(902年生人,相州人)原本是个伶人。

  属于子承父业。

  王峻的父亲爹担任过相州乐营使,负责给兵老爷们吹拉弹唱。

  搁现在,是XX明星。

  但在五代那会,处处受人白眼,时时被人鄙视。

  不过王峻无所谓,他只想好好活着就行。

  可惜,这个简单的愿望也不能如愿。

  先后依附于后梁镇州节度使张筠,后梁驸马赵岩、后唐三司使张延朗......

500

  南宋佚名《歌乐图》中的男艺伎形象

  02

  直到后唐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灭亡后唐,建立后晋。

  张延朗是石敬瑭的死敌,很快被杀。

  张延朗的全部家产、奴婢,都被石敬瑭当作奖品赏给了心腹大将刘知远。

  其中就包括王峻。

  这次改换门庭,成为王峻命运的转折点!

  刘知远大发慈悲,让王峻担任了一个小军官。

  因为办事非常用心,刘知远视其为心腹。

  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

  王峻升任宣徽北院使,专管传达皇帝的诏命,权力很大。

  刘知远驾崩后,刘承祐继位,即汉隐帝。

  刘承祐非常信任这位先帝心腹。

  刘知远给刘承祐留下了5位托孤大臣。

  刘承祐继位后,渐渐就受不了了,要收权。

500

  03

  乾祐二年(949年)十月,刘承祐和舅舅李业一起,要先杀掉了身在京城的三个顾命大臣(杨邠、苏逢吉、史弘肇)。

  郭威的在京家属也全部被杀。

  刘承祐然后下密诏,令澶州主帅李洪义诛杀军中的王殷,监军王峻诛杀镇守邺都的郭威。

  可,得到密令的澶州主帅李洪义怕事情不能成功,反将事变告诉王殷。

  二人立即派人通知了郭威。

  王峻这就尴尬了:郭威比自己还提前知道了密诏。

  郭威:监军大人,您......

  王峻都没怎么思考,就直接投靠了郭威。

  为啥?识时务者为俊杰。

  当时掌控后汉军政大权的,就仨人:

  主内的一人:史弘肇,都辖禁军,已经被杀。

  主外的两人:就是郭威和王殷了。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郭威被逼造反,一举终结后汉,建立后周。

  王峻自然成了后周的大功臣,任枢密使兼宰相,掌握军政大权。

  郭威也对他礼让三分,称他为兄。

  王峻位极人臣。

  04

  回到第一段,郭威派使者责问王峻:你丫到底什么时候准备出兵!不行就说,我御驾亲征......

  王峻的回答是:

  晋州城坚,未易可拔,刘崇兵锋方锐,不可力争。

  所以驻兵,待其气衰耳,非臣怯也。

  陛下新即位,不宜轻动。

  若年驾出汜水,则慕容彦超引兵入汴,大事去矣!

  ——《资治通鉴》

  郭威幡然醒悟:嗯,有道理!放手去干吧。

500

  郭威画像

  没了后方的猜忌,王峻放心大胆地执行自己的战略计划。

  十几天后,天气大变,风雪交加。

  晋州城下的汉辽联军那叫一个酸爽。

  王峻等的就是此刻。

  他立即下令,挥兵北上,汉辽联军被迫撤退。

  王峻乘势追击,大败汉辽联军。

  紧接着,王峻又随郭威讨慕容彦超。

  王峻身先士卒,立下夺城之功,干脆利落地干掉了慕容彦超。

  先去外侮,再除内患。

  一时间,王峻声望达到顶点。

  05

  这年,王峻五十岁。

  这个小老头心野得很:

  自己不是当皇帝的料,那做仅次于皇帝的第二人,总可以吧。

  在后周,谁才是老二?

  不是王峻,而是威的侄子兼养子——柴荣。

  郭威的儿子都被刘承祐杀了。

  虽然郭威还没有封柴荣为太子,可大家伙都知道,柴荣就是大周王朝下一任皇帝的第一候选人。

  不过,此时的柴荣略显尴尬。

  从郭威起兵到后周建立至今,柴荣一直镇守澶州,啥军功都没捞到。

  澶州又远离开封。

  长此以往,柴荣担忧自己会不会和皇位说拜拜。

  他迫切想回去开封,就算不能在开封上班,进宫探望一下郭爸爸,说说话,聊聊天,增进一下感情也是好的。

  但是,王峻对柴荣说NO:开封是我的地盘,您就别想进来了。

  有次王峻有事离开了开封,柴荣趁机进城。

  可柴荣前脚刚进城,王峻后脚就杀到了,将柴荣赶回了澶州。

  除了在澶州画个圈圈诅咒王峻,柴荣什么也做不了!

  皇子居然都被我压制得死死的,就问还有谁!

  趾高气昂的王峻开始变得更加疯狂。

500

  柴荣画像


  06

  其实,郭威有两个养子,除了柴荣,还有外甥李重进。

  换言之,李重进是排名第二的接班人。

  郭威死后,不是柴荣继位,就是李重进继位。

  正常思维,打压柴荣,总该拉拢李重进吧。

  王峻:不!我要两个一起压!

  不仅如此,像郑仁诲、向训这些追随郭威时间比王峻还早的铁杆心腹,也是王峻极力打压的对象。

  有次,郭威绕过王峻,偷偷给郑仁诲、向训、李重进三人升了官。

  王峻来劲了,直接辞职,回家休息!

  王峻一辞职,枢密院的工作马上乱套了。

  全国各地的节度使们,一起上书,要求王峻出山,继续主持工作。

  郭威没辙,只好派人去请王峻重回领导岗位。

  郭威甚至放低姿态,说:

  “卿倘不来,朕且自往。”

  话说到到这份上了,王峻该见好就收了吧?

  没有。

  最后,郭威让王峻的好友枢密直学士陈观从中斡旋。

  陈观对郭威说:

  “陛下但声言临幸其第,严驾以待之,峻必不敢不来。”

  ——陛下,您用以最高礼仪,亲自去请,给足他面子,他就出来了。

  郭威依计而行,王峻才勉为其难出山了。

  后来郭威才知道,那些上疏力挺王峻的节度使,都是王峻安排的!

  可把郭威恶心坏了。

  07

  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1、

  王峻复工后,发现枢密院的办公室不够豪华,未经请示,在枢密院东面建了一座豪宅。

  建完之后,还请郭威来参观。

  郭威看完之后,还给王峻封了个大红包。

  2、

  没过几天,郭威也打算在皇宫内院盖个房子,改善一下生活。

  还没开工,王峻出来唱反调:“宫室己多,何用此为?”

  3、

  广顺三年(953年)正月,王峻跑进宫找郭威:陛下,要不,让我做个节度使吧。

  想当节度使?难道还想要地盘和军队?

  郭威又忍了,封王峻为平卢节度使。

  4、

  没过多久,王峻又找郭威:宰相范质、李谷是两个草包,要不换了吧,我看颜愆、陈观就挺不错。

  颜愆、陈观都是王峻铁杆心腹。

  更要命的是,什么人才能决定宰相任免?

  皇帝!

  郭威委婉拒绝道:

  “进退宰辅,未可仓卒,待徐思之。”

  可王峻喋喋不休,一直说到了中午饭点,依旧不肯罢休,非得让郭威立刻、马上执行。

  最后,郭威无奈冷冷地说道:

  “节假之内,未欲便行,已俟假开,即依所奏。”

  ——明天就是寒食节了,现在大家都放假了,等过完节,就按你说的办。

  王峻信以为真,得意洋洋,扬长而去。

  08

  权力让人变得愚蠢。

  郭威之所以对他百般忍让,是不想引起朝廷动荡!

  王峻却挥霍了郭威给他所有的机会。

  王峻丝毫没有注意到,郭威的脸色已深沉如水!

  王峻更不知道,他走后,郭威的眼神可以杀人!

  09

  第二天,寒食节。

  郭威就召见紧急会议。

  群臣一到大殿,郭威便嚎啕大哭。

  哭得那叫撕心裂肺!

  边哭,边点数宰相王峻的罪行......

  八个字总结:

  “肉视群后,孩抚朕躬。”

  这八个字一出,所有人都知道,王峻凉了......

  王峻被押送到了商州(今陕西商洛)。

  一到商州,王峻就得了或许致命或许不致命的“腹疾”。

  然后, “未几而卒。”

  PS:

  普通人读史有什么用?

  套用罗翔老师两句话结尾:

  当我们越多地理解世(历)界(史),我们也就越多地理解自己。

点击「历史教师王汉周」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