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用仅有的零花钱买书,我妈却老说我不如买些零食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92842”推荐,来自《初中时,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主旨反映的是冷漠的金钱社会,我的理解却是…》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392842添加】
写的既搞笑又感人。肥鱼,有空写篇记叙长文吧,或者小说,等着拜读。
我小学初中的自由阅读感受和你差不多。能畅快地看书简直是当时最快乐幸福的事情。至今怀念,因为再也没有那种的感觉了。老妈总是干扰我,因为她总怕我读书读傻了😂(村子附近有个人上学读书后来神经有了问题)。
小时候知识、信息获取途径太少,读书成为能够打开新的窗户的唯一途径(后来再大一些有了彩色电视机,频道也多了)。
我会看能发现到的一切书籍。我看我爸的一些书(主要历史书和各种小说),邻居亲戚大哥哥姐姐们的文科教材和别的杂书,超市、小书店蹭书。学校从来没有图书馆。书看多了不免会遇到一些启蒙书,哈哈😄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舅舅买给我一本日思夜想的既大又厚的著名小说,我高兴坏了,废寝忘食地读。第二天走亲戚吃大席,为了清静,我一个人躲在一个小屋子里看书,后来大人们找我找了半天,让我丢掉书去吃饭。
我常用仅有的零花钱买书,我妈却老说我不如买些零食。还发生过几次老妈把我的书撕掉或烧掉,不过还好我反应快抢救出来了😂。
现在回想,这种经历既有秉性也有幸运吧,感谢书籍带给我的一切。